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视剧中“金元宝、银元宝”形状是真实的元宝形状吗?

在现代古装影视剧中,流通货币大概有金元宝、银元宝、银票、碎银子、铜钱等。但凡富贵一点的主角,用的多是银票和金、银元宝。

但是金、银元宝这种,虽然外形美观,却并不好随身携带。那么古人,为什么还要将金子和银子,铸成元宝状呢?

这就是影视剧误导的,也不管符不符合历史,好多都用的银票和金银元宝。

实际在历史上,银票最早出现在宋朝,金银元宝最早出现在唐朝,在元朝之时才正式定下名称。而且金子、银子在最开始的时候,还真不就是今天看到的两头尖尖,中间鼓起的形状。

《旧唐书·食货志上》载: “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元宝最早实际上是唐朝铸造的铜钱,上写“开元通宝”。上下为“开元”,右左为“通宝”,通宝意思是“通行宝货”,有人按顺时针方向读,就成了开通元宝,自此有了“元宝”之称。

到了元朝之后,“元宝”被正式用来称为金银,大意为“元朝之宝”,黄金叫做金元宝,银锭叫做银元宝。当时的元宝,仍然不是现代影视剧呈现出的模样。

早些年,金银多为“银铤”、“腰银”、“马蹄金”、“金砖”等,其中以铤形和饼形最多。“铤源于“梃”,而“梃”指木棍,银铤就是长条状或板状的银块。而饼形,顾名思义,就是饼状。这两种形状,都是方便储存的样式。

元朝之时,官家制银,采用船型。就是两头尖尖,中间平整的样子。当时元朝军队覆灭南宋之后,丞相命人将掠夺的金银,都重新熔了做锭。重新制好的金银,呈现在元世祖忽必烈面前,形状就是马鞍状,后演变为船型。

而从元朝开始,一直到清末明初,元宝都是船型。

之所以用这个形状,与中国人携带钱财的习惯有关。不像咱们今天有口袋和钱包,当时人们大多数都将钱用布包好缠在腰间,“腰缠万贯”就是这么来的。船型正好能重叠起来,用布包裹,缠在腰间之时也能贴合,很方便,如此造型的金银元宝就这样定下来了。

至于后世的元宝状金银是怎么来的,民间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因为元宝的样子,乍一眼看去很像棺材,十分不吉利。为了避讳,就将中间平整的地方,变成凸起的半圆,看起来美观又不忌讳。

元宝状金银普遍流通的现象,真就只存在于影视剧中。

制成定式的金银,一般都是官家铸造才如此讲究。这些官银多数都储存起来,并不常在市面上流通。民间流通的,一般都是铜钱和碎银子之类的。

而元宝状的金银,除非是大富贵人家特制,是很少有这种形状的。官方的银锭金锭,中间平整的地方一般都会烙字,比如年月和分量这些。

不管金银成元宝状的观念是何时形成的,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真正的金银元宝是什么样,又是何时出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原来古代金元宝真实模样是这样
“元宝”的称谓由来:源于对“开元通宝”的误读
怎样识别金锭
别被影视剧骗了,元宝都是剪着花的,有钱人也不会说“不用找了”
真正的金锭鉴定高手 需具备哪些素养?
清代钱币百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