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夜一村雪,今朝犹乱飘 —吴敏树的几首冬景诗和咏物诗

晚清文学家吴敏树的乡村冬景诗写得不多。

    1832年冬,下雪了,吴敏树一早在雪地行走,好像是要去外村办件事情,回家后写下《雪中晓行》,诗曰:一夜一村雪,今朝犹乱飘。密添山树艳,寒上客衣娇。烟冷僧门闭,花迷野岸遥。何人描白本,画我过溪桥。

    冬天的标志就是下雪,雪又代表着寒冷。昨夜里下了一夜的大雪,吴敏树一早起来,看见满村庄被白雪覆盖着,雪没停止,还在翻飞乱飘。远远望去,山树驮着白雪挨得更密显得更美,严寒裹住了路上客人娇小的身躯。寺门紧闭无烟冒出,僧人也许都还在睡觉吧,雪花迷糊了他的双眼,只觉得对岸遥远。吴敏树在想,是什么人画了这一白底画啊,再画一座溪桥让我过去吧。

    谁是客人呢?吴敏树就是,就是他看到了这一切。

    谁是画手呢?当然是天公啊!吴敏树的想象实在是太丰富了,还盼望着天公画一座溪桥让他走到对岸。

    1869年,吴敏树写了一首《蚤起》,诗曰:鸦啼窗曙色,山客醒翻身。起坐闻僧鼓,当楼唤仆人。小寒然栗碳,厨舍劈松薪。盥漱从容毕,萧闲信老民。

    这天是小寒时节,日子进入二九,天正冷,一早,鸦雀在窗外叽叽喳喳乱叫,一位山客醒过来,看了看窗外又睡着了。

    山客是谁,吴敏树啊,这时他正在君山隐居。

    鸦雀还在叫唤,吴敏树只得起床了,寺庙里,僧人已经敲起了木鱼,他吩咐仆人服侍他穿衣盥洗,接下来吩咐道:小寒天气到了,要燃烧栗碳烤火,厨舍里要劈开松薪做炊事。

    吴敏树这年六十五岁了,这是他一早的功课,诗人渲染的还是“冷”这一色调。

    吴敏树的冬景诗似乎就这二首,数量远逊于秋景诗春景诗,质量却是不差。我们再来看吴敏树其他几首写景物的诗。

    二十几岁的时候,吴敏树写过《桃花二首》,诗曰:(1)轻薄东风惹恨天,妆成故故使人怜。含羞半为娇红雨,作态如难受碧烟。生自不言偏有泪,艳能倾国况当年。如何意叶心香者,一见妖花却悟禅。(2)似风流处即神仙,枉向红尘论宿缘。人去崔郎空有思,花开王母不知年。渡江唱过春如许,送客情深水杳然。莫道迷津无处问,渔翁知放武陵船。

    桃花的鲜艳倾国倾城,在许多人眼里,它却是轻佻浮薄的,吴敏树换了个说法,是轻佻浮薄的东风惹恼了离恨天,然后才有这倾国倾城的鲜艳桃花,吴敏树为什么说一看见桃花就参透了禅理呢?

    什么叫禅理,禅理就是佛教的义理,那么,佛教的义理又是什么呢?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读几条经典禅理慢慢去悟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吴敏树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他写给女儿劭端的祭文中就可以看出,世界原本“无”,一切的“有”都是从无所来,最终也归结于无,倾国倾城的桃花又何尝不是这样,鲜艳过后,不又归于无吗?

    桃花开了,王母娘娘却不知道到了哪一年。

    不要说迷失了渡口无处可问,渔翁知道放逐船只去武陵源。

    做王母娘娘是不可能的,做个武陵渔人还是可以的。

    这两首诗表面上看是在写桃花,实际上在表达一种思想:遁世为武陵渔人。

    这是吴敏树的借物言志法!

    吴敏树写过一首小诗《即事》,诗曰:出门眺野色,村树森如束。数武入小园,溪风寒菜绿。此间聊可娱,乃在山水曲。徘徊方独吟,樵歌起相续。

    从内容上看,这应该是写的乡居冬景。

    出门远望户外山色,只见树木森森,繁密无间。没走几步,就来到小园,这里溪水潺潺,清风阵阵,蔬菜变得更绿。种点小菜,聊以自娱,人生的快乐其实就在山水之间。我在园中来回走着,边走边吟,樵夫的山歌和我的吟唱共鸣在一处。

    这是一种怎样的乐趣啊,不就是陶渊明和孟浩然的生活写照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绅士的吟唱和樵子的山歌混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怎样的和谐啊!

    1844年,吴敏树写了一首《农圃》,诗曰:我未为农圃,犹能说近村。有年轻债负,对客誉鸡豚。社集晨趋市,邻邀夜叩门。不知风雨力,只自爱田园。

    吴敏树不是农民,没做过农业工夫,但是,他自认为过的是田园生活,为什么呢?因为他就住在村子里,就连附近村子里的事情也知道。谁在丰年还欠了点债务,谁家来客人了对着客人夸赞自家的家禽家畜长得肥美,他都知道。早晨去集市逛逛,晚上有邻居邀请就去坐坐。风雨对农耕有多大影响他不知道,但是心里爱着这田园生活啊!

    1854年,吴敏树写了一首《钓船谣》很有趣味,诗曰:渔翁渔妇百不忧,妇能荡浆夫放钩。斜阳曲岸转船头,船中有儿啼嘤憂。朝来拔杙牵绳收,大鱼小鱼若跳投。东湖西湖随去留,水田不荒胜稻畴。儿长娶妇当何谋,添买一船家事休。

    洞庭湖里的渔夫渔妇百事不忧,为什么呢?渔妇能荡浆,渔夫会放钩。

    夕阳照在弯曲的岸边,他们掉船回去,船中有小孩子啼哭不止。

    第二天早上拔起小木桩收绳又出发,大鱼小鱼跳跃着投入船舱。这辛苦也值得吧,总看见收获了吧!

    东湖西湖随便来去,水面不荒芜它胜过稻田。

    儿子长大了拿什么帮他谋媳妇,给他添置一船就完事了啊。

    无忧无虑,自给自足,没有官府的压榨,没有渔霸的欺侮,这不就是武陵渔人的生活写照吗?

    1862年,吴敏树写下一首《山头》,诗曰:日日荒村傍晚游,湖光未落在山头。不知望远思何极,禁得西风已十秋。

     天天傍晚在村子里散步,山头已经看不到湖光了,然后就到了天国战争,屈指一算,已经十个春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47年,丁未岁,道光二十七年,43岁
七律·桃花诗卅韵
执手诗人‖武陵桃花:信手拈来经纬线,一竿钓尽数千秋。
中国古诗词 桃花篇【二】
桃花诗词(六十四首) - 独钓寒江雪 蓑笠翁王晓平文学摄影博墅BLOG -
历代咏桃花诗词选(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