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刀豆壳

【中文名称】刀豆壳

【拉丁名称】CanaValia gladiata (Jacq.)DC

【别       称】大刀豆、中国刀豆、关刀豆、马刀豆、刀鞘豆、刀巴豆。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豆科

        刀豆壳为豆科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刀豆的种皮。

【分布区域】主产江苏、湖北、安徽等地。

【药用部分】豆科藤本植物刀豆的种皮。

【性       味】甘、温。

【归       经】入脾、胃经。

【功       效】和中下气,散瘀活血。

【主       治】反胃,呃逆,久痢,经闭,喉痹,喉癣。

【临床应用】

        用于呃逆:

        本品甘温止呃,可治虚寒性呃逆,临床常配合丁香、柿蒂等同用。

【处方用名】刀豆壳(晒干,切开用)、刀鞘豆、刀巴豆。

【用量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方剂举例】

        刀豆壳散: 老刀豆壳适量,焙干研末。每次10g,黄酒调服,连服5日。用于治疗慢性鼻炎。

【文献选录】

        1、《医林纂要》:甘苦咸,平。

        2、《泉州本草》:甘,平,无毒。入脾、胃二经。

        3、《医林纂要》:"和中,交心肾,止呃逆。"

        4、《重庆草药》:"散瘀活血。治腰痛,血气痛。"

        5、《福建中草药》:治颈淋巴结结核初起:鲜刀豆壳一两,鸭蛋一个。酒水煎服。

        6、《泉州本草》:治喉痹:刀豆壳(烧存性)、膏黛,共研末吹之。

【方剂选录】

        1、治膈食呕吐,不能吞咽:刀豆壳五钱,咸橄榄三粒,半夏三钱。煎汤服。《泉州本草》

        2、治虚寒呃逆:刀豆壳烧灰存性,研末,每次二至三钱,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

        3、治久痢:刀豆荚饭上蒸熟,蘸糖食。《种福堂公选良方》

        4、治腰痛:刀豆壳烧存性研末,好酒调服,外以皂角烧烟熏之。《万氏家抄方》

        5、治妇女经闭、腹胁胀痛:刀豆壳焙为末,每服一钱,黄酒下,少加麝香尤妙。《经验广集》

        6、治喉癣:刀豆壳烧灰,以二、三厘吹之。《张氏秘效方》

【形态特征】

        刀豆属于豆科,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因豆荚形似刀而得名“刀豆”。又因荚形似人挟剑横斜,故又名“挟剑豆”。主要品种有蔓性、矮性两种。

        1、蔓性刀豆:一年生草本,茎蔓生,无毛。复叶,小叶3片,小叶片阔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叶柄长3~12cm,自叶腋抽生花轴,其上开较大的蝶形花数朵,总状花序腋生,花疏,有短梗;花萼二唇形,上唇大,2裂,下唇3齿,卵形;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蝶形,长3~4cm,旗瓣圆形,翼瓣较短,约与龙骨瓣等长,龙骨瓣弯曲;雄蕊10枚,连合为单体;子房具短柄。结大而扁的荚果,长25~30cm,宽约3.5cm。种子大有10~14粒,肾脏形,红色或褐色。原产东半球热带地区。

        2、矮性刀豆,亦称“矮刀豆”、“立刀豆”、“洋刀豆”。茎矮生或半蔓生,花紫色,荚果较蔓性刀豆小,种子白色,原产印度。

【药材鉴定】

        干燥果壳具扭曲粗壮的果柄,荚果长剑状,略作螺旋形扭曲或破碎,长可达30cm,宽约4.5cm,先端尖,微弯,外表面黄色至深黄色,具皱纹,散生黑色斑点,被有稀疏短毛及斜向排列的白色细条纹,内面有白色海绵伏物;未开裂的荚果,在腹背缝线处各有助1条;果皮带纤维性,以长而宽大、完整、外面黄色、内部洁白无虫蛀者为佳。

【炮制贮藏】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剥去种子,将果壳晒至全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虫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刀豆图片和介绍
刀豆的功效与作用
刀豆
本草从新 卷十二谷部 菽豆类刀豆
槐米的功效与作用
皂荚树和皂角有什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