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格列汀
药品名称苯甲酸阿格列汀片

英文名称Alogliptin Benzoate Tab
别       名尼欣那
剂       型片剂
规       格25mg*10s/合
药品分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降血糖药
【参考价格96.00元
【贮藏方法密封,不超过25℃。

【药理作用】

        1、阿格列汀为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进食可刺激小肠分泌浓度升高的肠降血糖素进入血流,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这些激素引起胰岛β细胞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释放胰岛素,但这些激素可在数分钟内被DPP-4酶灭活。阿格列汀抑制DPP-4活性,可减慢这些肠降血糖素的灭活,由此增加这些激素的血浓度,并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

        2、体外研究中,当浓度与治疗暴露量相近时,阿格列汀选择性结合并抑制DPP-4活性,但不抑制DPP-8或DPP-9活性。

【药代动力学】 

        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健康受试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本品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口服给予阿格列汀剂量800mg后,给药后1至2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Tmax中位值)。当给予推荐临床剂量25mg时,本品消除的平均终末半衰期(T1/2)约为21小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剂量400mg重复给药14天后,阿格列汀的蓄积量很小,阿格列汀总暴露量(AUC)和峰值(Cmax)分别升高34%和9%。当在剂量范围25mg至400mg进行阿格列汀单次给药或重复给药时,总暴露量和峰值升高与剂量增加成比例。阿格列汀AUC的个体间变异系数为17%。在健康志愿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间,本品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

        1、吸收: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100%。本品与高脂肪餐同时服用时,阿格列汀的暴露总量和峰值不会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阿格列汀可与食物同时或分开服用。

        2、分布:对健康受试者进行阿格列汀单次12.5mg静脉输液后,终末期分布容积为417L,说明药物广泛分布进入组织。阿格列汀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

        3、代谢:

        (1)阿格列汀不经过广泛代谢,给药剂量的60%至71%以原型通过尿液排泄。

        (2)在口服给予[14C]阿格列汀后,检测到两种次要代谢产物,N-去甲基化代谢物M-Ⅰ(99%)形式存在,在体内少量转化为(S)-异构体或不发生转化。在25mg剂量水平,未检测到(S)-异构体。

        4、排泄:[14C]阿格列汀衍生放射活性的主要消除途径为经肾排泄(76%),并有13%通过粪便回收,给药放射性剂量的总回收率达到89%。阿格列汀的肾清除率为9.6L/hr,显示肾小管主动分泌参与此过程,系统清除率为14.0L/hr。

        5、特殊人群:

        (1)肾功能受损:进行了单剂量开放标签研究,在慢性肾功能受损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中比较阿格列汀50mg的药代动力学。

        ①在轻度肾功能受损(CrCl)≥60至<90mL/min)患者中,观察到阿格列汀的血浆AUC约升高1.2倍。该升高程度不具有临床相关性,因此不推荐轻度肾功能受损患者进行剂量调整。

        ②在中度肾功能受损(CrCl≥30至<60mL/min)患者中,观察到阿格列汀的血浆AUC约升高2倍。为保持与正常肾功能患者具有相似的苯甲酸阿格列汀片系统暴露,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2.5mg每日一次。

        ③在重度肾功能受损(CrCl≥15和<30mL/min)和终末期肾功能衰竭(CrCl<15mL/min或需要透析)患者中,观察到阿格列汀的血浆AUC分别约升高3倍和4倍。透析3小时约清除7%的药物。本品给药可不考虑透析时间。为保持与正常肾功能患者具有相似的苯甲酸阿格列汀片系统暴露,重度肾功能受损和需进行透析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推荐剂量为6.25mg每日一次。

        (2)肝功能受损: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分级B)患者的阿格列汀总暴露量约降低10%,峰暴露量约降低8%。该降低程度不具有临床意义。尚未在重度肝功能受损患者(hild-Pugh分级C)中对本品进行研究。肝病患者应慎重使用本品。

        (3)性别:不需要根据性别对本品的剂量进行调整。性别不会对阿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产生任何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4)老年:不需要根据年龄对本品的剂量进行调整。年龄不会对阿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产生任何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5)儿童:未进行该项研究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6)种族:不需要根据种族对本品剂量进行调整。种族(白种人、黑种人和亚裔)不会对阿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产生任何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相互作用】 

        本品主要由肾脏以原型排泄,推测肾小管主动分泌参与此排泄。

        1、降糖药:

        (1)由于当本品与下列降糖药合并应用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应慎重使用该药。特别是,在本品和磺脲类合井应用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应考虑减少磺脲类剂量以降低磺脲类产生的低血糖风险。

        (2)当合并应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观察到低血糖症状时,应给予葡萄糖而非蔗糖。

        (3)当合并应用噻唑烷二酮类时,应密切注意,尤其是水肿的发生。

        ①磺脲类: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甲苯磺丁脲等。

        ②速效胰岛素促分泌:那格列奈,米格列奈钙。

        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米格列醇。

        ④双胍类:盐酸二甲双胍,盐酸丁双胍。

        ⑤噻唑烷二酮类:盐酸吡格列酮。

        ⑥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艾塞那肽。

        ⑦胰岛素制剂。

        2、可增强或减弱降糖药的降糖作用的药物:当合并应用本品时,除下列所列出的某种药物之外,还应注意其与注意事项中列出的降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并应进一步注意合并使用对该降糖药物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的增强效应。

        (1)增强降糖药的降糖作用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水杨酸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贝特类衍生物,华法林等。

        (2)减弱降糖药的降糖作用的药物: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适应病症】

        本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1、单药治疗:本品作为饮食控制和运动的辅助治疗,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3、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用法用量】

         口服,推荐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可与食物同时或分开服用。(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胰腺炎、过敏反应、低血糖。尼欣那在美国外上市后使用中确定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症、血管性水肿、皮疹、荨麻疹和严重皮肤不良反应;肝酶升高;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急性胰腺炎。 (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用药禁忌】

         对阿格列汀产品有严重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包括发生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或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 (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注意事项】

        1、胰腺炎:已有服用尼欣那治疗的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上市后报道。在开始使用尼欣那后,应对患者是否出现胰腺炎体征和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如果怀疑发生急性胰腺炎,立即停用尼欣那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尚不清楚具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在使用尼欣那时发生胰腺炎的风险是否升高。

        2、过敏反应:已有服用尼欣那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上市后报道。上述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和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如果怀疑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停用尼欣那,评估其他可能的过敏原因,并开始采取其他方法治疗糖尿病。使用其他DPP-4抑制剂曾出现血管性水肿的患者应慎重用药,尚不明确这些患者在使用尼欣那时是否会诱发血管性水肿。

        3、肝功能:已有服用尼欣那治疗的患者发生致死和非致死性肝功能衰竭的上市后报道,部分报道所含信息不充分,无法确定可能的发生原因。在随机对照研究中,观察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ULN):1.3%阿格列汀治疗患者和1.5%所有对照治疗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患有脂肪肝,可引起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患者也可能患有其他类型的肝脏疾病,多数肝脏疾病可被治疗和管理。因此,在开始尼欣那治疗前,推荐评估患者的肝功能谱。肝功能检验结果异常的患者应慎重开始尼欣那治疗。如果患者报告发生可能提示肝损伤的症状(包括疲劳、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尿色加深或黄疸),迅速进行肝功能检查。在上述临床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肝酶升高,和如果肝功能检查异常结果持续或恶化,应停用尼欣那并寻找可能的原因。如果未发现引起肝功能检查异常的其他原因,不要在上述患者中再次使用尼欣那。 

        4、与其他已知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合并应用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已知可引起低血糖。因此,当与尼欣那联合使用时,可能需要降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剂量,以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最小化。

        5、大血管事件:尚无临床研究得到确定性证据证实尼欣那或其他任何降糖药物可降低大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儿童用药】 未进行该项研究,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患者用药】 尚不明确。(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吃格列汀类降糖药,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国内上市的五种DPP-4抑制剂,怎么合理用药?
杨文英:DPP抑制剂是"智能化"降糖药
被称为“聪明的降糖药”的几种药品,全都适合你吗?
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特点
药师说药-厄贝沙坦片(0.15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