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  小寒后有条经络必疏通(足太阳膀胱经),既养肾防寒、又祛湿排毒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冻成冰团。”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小寒是倒数第二个节气

而今日起,也正式进入三九灸的三九

此时养生保健重在于养肾防寒、排毒祛湿。

说到养肾防寒,就不得不提这条经络了,俗话说:“小寒不通膀胱经,怎么养肾都白费”而足太阳膀胱经作为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被誉为: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所以膀胱经一定不能被堵住。

另外,古人将十二经脉与十二脏腑结合起来,形成二十四经脉与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相对应的关系,小寒节气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若在此时疏通它,三九灸效果也会翻一番!

膀胱经该如何疏通?

对于艾灸爱好者来说,使用艾灸盒温灸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通过刮痧、揉搓、拍打按摩等方式也可以起到疏通的效果。

另外在午后背对着阳光,让温暖的阳光照晒背腰处,给背部来一场温暖的SPA;或者是在家中的地毯上,把膝盖弯曲到胸前,双手抱膝,背部在毛毯上滚动,也可以达到疏通膀胱经的效果。

穴位不太好按揉,肉太多。可以用拉抻或敲打的方式。拉伸的方法,就是在床上把腿伸直了,腰往下弯一弯,抻完后,再多敲打一下大腿后边,尤其是承扶到委中这一段,把痛点敲得都不痛了,膀胱经就通了。

小寒后艾灸膀胱经,4个易淤堵穴位

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因为风寒之邪通常从后背侵入人体,膀胱经就是人体在后背的一个大栅栏,能防止病魔入侵。

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艾灸它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

而对于膀胱经上的4个易淤堵穴位,可以每周都艾灸一次,可以起到养肾防寒、祛湿排毒的作用。

01委中穴:排污口!

膀胱经是身体的“排毒”通道,而委中穴是这个管道上的“排污口”,经常艾灸它能让膀胱经更通畅。

另外,中医有句话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解决,多多艾灸它就可以通畅这些部位的气血。

02合阳穴:祛腰肩痛!


合,会和、会集也。阳,阳热之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

艾灸它,能有效缓解腰肩疼痛,可谓百发百中,屡试不爽。

03承山穴:排湿气!

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

艾灸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04昆仑穴:解抽筋!


昆仑穴在足跟部踝后方, 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它最易遭受寒冷地气侵袭,一旦被寒气困扰,足太阳经气则难以上下畅达,就会导致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疼痛不舒。

小寒后艾灸膀胱经,三个穴位有奇效,排毒+益肾!

小寒后,也是三九的开始,除了艾灸神阙、涌泉两个大穴外,足太阳膀胱经大杼、膏肓、肾俞作为每日养生保健穴位灸之有奇效。

01大杼穴:颈椎病的克星

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因为不当的姿势、过度的紧张使颈肩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脉气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气血不通。

因此,艾灸大杼穴,使气血畅通,就能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02膏盲穴:祛湿排毒有奇效

我们有时候形容一个人病无可治时,会用“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但大多数人不知道,膏肓其实是人体一对重要的穴位。

艾灸膏肓穴,可以把最深处的风寒湿气淤血灸出来

03肾俞穴:补气益肾主生发

中医讲:肾中藏着先天的精气(分为阴和阳),手脚冰凉是肾阳虚的表现;阴虚的症状:夜间出汗、潮热盗汗,肾中的阴精是人体当中的物质基础。

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艾灸肾俞穴可以排毒的同时为肾脏补充阳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不通,老中医告诉你应当先调哪条经?
疏通经络再做艾灸,效果更好!
第46节: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引用】小动作,大健康!
教你如何打通肾经和膀胱经(干货)
经络不通,百病生;打通经络瘀堵的开关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