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艺术三十六计(二)

教育艺术三十六计(二)

第13计:金蝉脱壳

  取意: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或学生搞“恶作剧”,或受外界干扰,甚至个别学生和老师持对立的态度……如果老师不讲究点策略,很容易使事件升级。此时,教师只有不温不火,不急不燥,以柔克“刚”,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进一步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案例:假如你是老师

   一天早读,去教室辅导,看到后排有一同学趴在桌上,我顺手拿起一本书朝他背上轻轻拍了一下,他猛抬头,摔出一句:“干什么?我没有睡觉!”满脸骄横。当时我恨不得立即赶他出去。此时,同学们并不知道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尽量克制自己,努力保持平静的心态,微笑着说:“那你说,你趴在桌上,老师该怎么办?噢,对了,听说你的作文写的不错,你写一篇《假如我是老师》的文章吧。”当时,他没有说话,我继续在教室里巡回辅导。当天午饭后,这位同学到办公室找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那样没礼貌。”看得出,他是真心悔过,我自然原谅了他。

  第14计:以其道治其身

  取意:受教育者什么样的人都有,不可能都是一些通情达理的人。遇到一些不讲道理、胡搅蛮缠的人,最好的回击是:用他对付别人的方法去对付他。

案例:  子教父

 一个人特别不孝顺老人,总嫌自己的父亲年老多病,是个负担。有一天,他把父亲放进了一个竹筐中,与自己的儿子一起把老人抬到山中无人之处,放下后就往回走。儿子说:“爹,把那个竹筐拿回来。”此人大惑不解,儿子接着说:“等你老了好用来抬你呀!”这位父亲幡然悔悟,又回头把老人抬了回来,以后对老人也孝顺起来。 

  第15计:指桑骂槐

取意:现在,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在公开场合教育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策略。有些事情在处理的时候,不一定要直接针对事件本身,可以采取迂回战术,旁敲侧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从中找到差距,认识到自己缺点和错误,从而得以改正。

   案例:凳子拿的

 “老师,我的钱丢了,30多块呢。”张滑边说边掉眼泪,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班里竟发生这样的事。

 我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就在走向讲台的一霎那,突然意识到:如果此时去批评全班,效果一定不会好,毕竟拿钱的是一个人。倒不如……

 于是,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高声告诉大家:“同学们,不要慌,我知道谁拿了张滑的钱了。”同学们都惊讶地望着我。“是凳子,请大家对凳子说一句话。”聪明的孩子马上领会了我的意图。一个同学说:“凳子,你这样做不对,快还给人家吧。”一位说:“你是一时糊涂,改了还是好孩子。”……孩子一个个激动不已,只有刘虎红着脸,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此时,我心里已经明白了。

 第二天,刘虎早早地来到学校,把30元钱交给了我。我告诉他:你真勇敢,这件事是我们俩之间的秘密,谁都不要告诉别人。他哭了。

  第16计:假痴不癫

取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经验和认知的缺乏,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达不到家长、教师要求的程度,这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些无大碍的错误,作为教育者,没有必要去批评他们,或者假装不知,或者编一些小故事激励他们,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案例: 欺骗

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姥姥代替了在外工作的父母去了学校。小顺一下午都惶惶不安,想:老师一定会对姥姥讲自己的成绩如何如何的一塌糊涂。

终于等到姥姥回来,小顺低着头只等姥姥数落。可是姥姥容光满面,看起来十分高兴的样子,他一脸的诧异。想不到老师竟对姥姥说他表现得很出色。

后来,小顺上了大学,暑假里他第一个去拜访了小学老师。谈起这件事时,只听这位老师忏悔地对他说:“那天,我说了你很多不好的话,可第二天,你的反应让我吃惊。从那以后,你的成绩直线上升,我一直都在纳闷儿……这时,小顺才明白是姥姥善意的欺骗挽救了他。

第17计:苦肉计

取意:不是去体罚学生,而是教育者在教育、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不惜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为代价,以实际行动感染他,让他体会到教育者的一片苦心,加深对某些事情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案例:撒谎

一次周末,和儿子约好,下班后他骑车去接我,可是按约定时间过了两个小时,儿子还没有回来。

  等待中,正好遇到儿子的同事,他说儿子和几个人看电影去了,我只好耐心地等。

  过了一会儿,儿子回来了,令我吃惊的是,他竟撒谎说路上车坏了。

“我可以等上10个小时,但我无法容忍你对我撒谎,儿子。”我气愤地转过身来,决定自己走回家去。儿子迎上去,想要解释什么。我接着说:“我很生气,不是对你,是对我自己。你看,我已经认识到,作为一个父亲我很失败,我现在要走回家去,并在这18公里的路上进行反省。”

  在3个多小时的路途中,儿子始终推着车跟在我身后,也是从那以后,儿子再没有撒过谎。

   第18计:激将法

  意:小孩子毕竟不象成年人那样成熟。当学习或工作中出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放弃。有些学生如果经常说一些鼓励、表扬甚至具有煽动性的话语,可以让孩子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对于一些争强好胜的孩子,有时说一些消极的、反面的话语反而能激发起他们的斗志。所以,对有些人歧视也是一种动力。但我们一定要看准对象、掌握火候、适可而止,否则,也可能毁掉一个孩子。

  案例: 美丽的歧视

英语课上,张老师让大伟背单词,当时他正在下面读一本武侠小说,回答不上来。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没出息,你不仅糟蹋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你如果能考是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面对老师的歧视,大伟“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说完,大伟把武侠小说撕得粉碎。结果,第一次高考差了100多分的大伟,第二年只差了17分,到了第三年竟超出分数线80多分。

 升入大学的大伟多想见到张老师,当着面告诉他自己已经考上了大学,而且是重点大学。然而一年以后,他收到了张老师的一封信:大伟,对于有的同学,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心灵的手术,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我说的对吗?

此时此刻,大伟才明白是老师美丽的歧视挽救了他。

第19计:台阶艺术

取意: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比较尴尬的局面,处理不好,极易在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为教育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取一些委婉、机智、幽默的教育手段,为学生制造一个“台阶”,既缓解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也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案例:“真爱劳动”

一天,我去班上检查值日,刚到门口,见班上调皮捣蛋的郑军正拿着扫帚要打一个同学。我开始很生气,可一想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弄僵了不利于转化他。于是,我面带微笑地说:“郑军不是明天值日吗?今天帮别人值日呢,真爱劳动!”郑军愣在那里,以为要挨批,意外听到的却是表扬,脸一红,还真的扫起地来。

第20计:擒贼擒王

取意:根据受教育者个性和特点的不同,以及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我们应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决不能以偏概全,或者采取“一刀切”,而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选准突破口,抓住要害处,这样解决起问题来,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案例: 它会哭的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遇到小学生攀折树木,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会疼的,当然要哭了,等他们长大了还要为祖国建设服务呢。”孩子们一听,一个个红着脸低下了头。以后,再也没攀折过小树。

第21计:幽默艺术

取意: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尴尬的场面,或老师说错了话,或学生做错了事……如果教师不分轻重,只照顾自己的“面子”,而不注意学生的感受,对学生横加指责,很容易对学生的自尊造成伤害。这时,教师如能随机应变,采取一些幽默的手段,将尴尬局面化解,效果会非常的好。

案例: 出乎意料的批评

在师范上学的某个晚上,我们几个在寝室闹着玩,把盛满水的塑料袋放在门的上面等一位同学进门。就在这时,班主任王老师去寝室找人,见门虚掩着就推门而进,“哗”的一声,一袋子水顺身而下,衣服全湿了。房间里的学生都吓得目瞪口呆,静等老师的训斥。谁知王老师却笑着说:“今天是不是泼水节?我怎么不知道啊!再说咱们这儿也不过这个节呀。”大家都笑了,那个往门上放水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王老师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同学之间开玩笑要讲究一个‘度’,适可而止,但不要这样。”

  第22计:沉默是金

  取意:当你遇到棘手的事件又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沉默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其实,沉默的过程是教师给自己流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给学生反思自己行为过错的机会。因此,恰当地运用沉默,有时比直接批评或斥责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案例:无声胜有声

刚接一个班的第一节课,就碰上麻烦事。那天,当我拿着书兴冲冲走进教室时,看到的却是班上两个男生正在打架,此时,同学们的目光一齐射向我,而那两个男生也停止了打架。其中一个双手叉腰,昂着头,不屑地看着我,显然不把我放在眼里。其实在此之前,我已了解了他的“底细”---调皮捣蛋,老师都拿他没办法。看着他趾高气扬的样子,我知道此时无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的,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冷处理。于是,我只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径直走上讲台,说:“同学们,请大家坐好,我们开始上课……”他迷惑地看着我,有点不知所措地坐到座位上。

下课后,我对那件事仍然只字未提。直到下午,他见我仍没有批评的意思,便显得有些忐忑不安了,终于,放学后,他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主动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他很少再惹事。

第23计:出奇制胜

取意:一些事情在解决的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按照正常的思路是很难解决的,无论你付出多少爱心和努力。这就需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另辟隙径,想一些超出常理的“奇点”、“趣点”、“鬼点”、“歪点”,甚至是“馊注意”,帮助你解决问题。

  案例:暗号

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

 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课堂提问,这个原本极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沦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第24计:顺手牵羊

取意:教育无处不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意发现和珍惜身边的每一次教育机会。其实,教育的机会有很多,而很多机会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了。在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有意识地去发现,随时都可以把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传递给学生、孩子、亲人、朋友……

  案例:故意

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进晚餐,他6岁的儿子不小心碰倒了桌子上的牛奶杯。他们可能认为这对于客人来说是很不礼貌的。当他们正准备责备孩子时,我也故意弄翻了我的杯子。“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忙向朋友道歉。孩子看到我的样子,会意地笑了。紧张的气氛也松弛下来。孩子赶忙用抹布擦去桌上的牛奶,并凑到我面前小声说:“谢谢叔叔!”

第25计:信任无价

取意:我们教育的对象大多是未成年人,在我们的意识里,他们思路狭窄、办事不成熟、自控力差等等,因此,有很多机会总是自己来包办完成。其实,有时候,当你将足够的信任给了他,回报你的可能会是意外的惊喜,因为信任是鼓励,信任是督促,信任是帮助,信任是信心,信任是自尊……

  案例:玻璃门

学校大厅的门自打安上的那天起就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学校想了很多办法,大门还是经常被踢破,修了补,补了修。

新校长刚上任,后勤主任就向校长说明了这种情况,并建议换成大铁门。校长笑着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

很快,旧门被拆了下来,新门被装上去。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原来,这是一道玻璃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
学生,真的需要打吗?
后进生教育与“三十六计”
案例分析:教师眼中的中国家长
教学三十六计(部分)
后进生转化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