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功推拿特色之棒击法

棒击法是内功推拿流派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内功推拿流派的特色之一。棒击法是术者手握特制的桑枝棒的一端,用棒体平稳而有节奏地击打受术部位的一种操作方法。

棒击法讲究点、线、面的结合,点指人体穴位,线指人体经络,面指相应的经筋及皮部。一般在功法锻炼和手法治疗后配合棒击法,临床应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内功推拿前辈马万龙、李锡九等擅用此法治疗疾病,疗效甚佳。棒击法既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又是一种强身保健功法,被武术家用于提高抗击打能力,而养生家则用于保健强身。

击打法作为功法训练,源自明代《易筋经》,主要工具有木杵、木槌、石袋击等。据《易筋经》《江宁甘凤池易筋经秘法》等书记载,拍打法对拍打工具各有所宜,如“木槌木杵用于肉处,骨缝之间悉宜石袋”。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称其为振梃法,所用振梃是类似于擀面杖的木棒。治疗时用木棍微微振击软组织损伤四周,“使气血流通,得以四散,则疼痛渐减,肿硬渐消”。

民国时期记载有揉打工具和具体程序,如《内功十三段图说》提出“揉打各法程序说”,初功开始用揉法揉遍全身,其后用散竹棒、木棒、铁丝棒等分层次对人体击打,“久则膜皆腾起,浮至于皮,与筋齐坚,全无软陷,始为全功”。其作用是“因气坚而增重”,就是通过揉法使人体浅层“气坚”后,需进一步加力而深入,方用散竹棒击打。最后要“用散铁丝棒打之,打外虽属浅,而震入于内则属深矣,内外皆坚,方为全功”。这些描述的揉法和棒击可使身体内外皆“气坚”,实则“坚”皮、筋、骨三层。


内功推拿流派则将竹棒、木棒等拍打工具改进为桑枝棒,并创立了一套四肢和全身击打的常规套路。桑枝棒刚柔适中,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击打声响也不像散竹棒那么大。在临床治疗中,不仅用于疼痛麻木等肢体筋骨病症,还用于治疗肺结核等虚劳病症。桑枝棒击法已成为内功推拿的标志性手法之一。


1
桑枝棒制作方法

取长为36-40cm,粗0.5cm的桑枝12根,去皮阴干。把每根桑枝用桑皮纸(1-2张)包绕,用棉线从一端紧密缠扎至另一端,12根卷好的桑枝合在一起,然后再用桑皮纸和棉线卷紧扎好,手握之合适为度(虎口用力环握,拇指和中指相抵)。

去皮桑枝

做一内胆和外套:用质密且摩擦力较小的布料包裹,两头缝合即成内胆;外面缝上厚实而有弹性耐脏的布套,顶端用棒体横截面圆形,底端做一个可收口的细绳,即为外套,外套方便拆下换洗。即为桑枝棒。

桑枝棒

2
桑枝棒使用方法
击打时手握桑枝棒尾端,用棒体平稳而有节奏地击打受术部位。击打时,棒体接触面积要大,使棒体大部分平稳地击打受术部位;用力快速短暂,垂直击打体表。棒击力量要有轻到重,并适可而止。一般在一个部位连续击打3-5下即可。


3
棒击法操作常规
1.头顶棒击法   患者取坐位,挺胸,上肢自然下垂。术者站在患者前方,左手扶助患者后颈部,嘱患者咬牙闭口,下颌微收,脊柱挺拔。术者右手持棒,用棒面击打头顶(百会、四神聪)3-5次。头顶棒击法具有平肝潜阳,息风通络,明目安神功效,侧重于治疗失眠、头晕等。


2.大椎棒击法  患者取坐位,颈略前屈。术者站在患者左侧,右手持棒,棒体与垂直线呈15°击打大椎穴3-5次。大椎棒击法具有调节阴阳,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振奋精神功效,侧重于治疗胸闷、神萎、上肢麻木、畏寒等。

3.腰骶部棒击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略下蹲于患者左侧,右手持棒,横击腰骶部3-5次。腰骶部棒击法具有疏通经络,调节二便,强身补肾功效,侧重于治疗便秘、慢性腹泻、阳痿、痛经、腰骶部疼痛、下肢麻木等。

4.背部棒击法  患者取坐位,背略前屈。术者以“马档”或蹲位姿势于患者背后,右手持棒,击打患者两侧膀胧经外侧线T4至T10段。左右各3-5次。背部棒击法具有调节脾胃,宽胸理气,疏通经络功效,侧重于治疗体虚纳差,胸闷,胃脘痛,背部疼痛、板滞等。

5.胸部棒击法  患者取“弓箭步”或坐位姿势,挺胸。术者以“马档”或蹲位姿势面对患者,右手持棒,击打患者胸部膻中穴或左右中府、云门穴3-5次。胸部棒击法具有宽胸降气,健肺肃肺,强身功效,侧重于治疗胸闷、咳嗽、喘息、体质虚弱等。

6.下肢棒击法

髋关节棒击法:患者取侧卧位。以左侧髋关节为例,患侧在上紧屈左髋关节。术者站在患者腹侧,右手持棒,击打大转子或大转子周围3-5下。

大腿棒击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弓箭步,术者站在要击打患侧的正前方,右手持棒,沿大腿肌肉走行击打3-5次。

小腿棒击法:患者取“弓箭步”,以右侧小腿为例。术者站在患者右侧,右手持棒,击打小腿3-5次。

下肢棒击法具有疏经通络,活血祛风,滑利关节功效,侧重于治疗关节风湿疼痛,畏寒,关节活动不利、腓肠肌痉挛,小腿胀痛、麻木等。 

4
辨证施棒

棒击法不同于推拿手法中的擦、推、被动等手法,其主要依靠棒击力对人体产生作用,因棒击的轻重而体现出补泻,所以棒击力量的大小对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运用棒击法,要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从整体出发,视疾病的轻重、正气的盛衰,选择各种不同的部位,施以轻重不等的棒击力,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例如肺结核患者,气血均衰,以轻棒力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扶助正气,待气血渐盛,患者的体质已能承受重棒力时,方可适当加重棒击力量,加速体质恢复。如果开始就施之以重棒力,患者不仅难以承受如此力量,反而加重病情。

正确选择棒击部位是治病的关键。如支气管扩张可取大推、背部、胸部等;胃院痛可取背部;痛经可取腰骶部、足三里等;失眠可取囟门、大椎等;对于腰、髋关节等深部组织病变,推拿手法的力难以达到病变部位时可直接击打局部。


5
棒击法注意事项

棒击法:用手持棒击打,便于术者操作,减轻劳动强度,而且着力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穿透性。此外,击打时,声音爽朗而有节奏,患者精力集中,意气灌注有助于提高疗效。桑枝棒击打适用于肩、背、腰、四肢等肌肉丰厚部位,用于治疗软组织疼痛、肌肉紧张痉挛、风湿痹痛、头痛、头晕等病症。

棒击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运用得当,可大大加快疾病的恢复。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使用此法治病,除了严格遵守相关禁忌证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治疗前嘱患者排解大小便。

2.击打时,要先有“信棒”(即指打击时要先轻轻击两下,以引起患者注意,使其意气汇集击打部位),不击冷棒。

3.除在大椎、八髎等处用横棒外,其余部位都要用顺棒,就是说棒身和肢体要平行。

4.棒击时医生手腕要灵活,患者呼吸要调匀,击头顶时要让患者闭口咬牙,以免上下牙齿闭合伤及舌头。

5.棒击频率不宜过频,隔天治疗1次。

6.后脑、肾区等部位和小儿严禁使用棒击法。


6
棒击法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联络人体脏腑器官,沟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及机体活动的作用。人体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筋脉皮肉等连接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功能的整体。五脏六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经络是气血运行的枢纽。若是经络不通,气血则不畅,不通则痛,就会引发病患。通过辨证施治,对相应经络、穴位进行拍击敲打,使经络畅通,气血旺盛,以达“诸脉皆通,通则疾除”的效果。

“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认为经脉不通是万病的起因,而要治愈疾病则必须从疏通经脉开始。《医宗金鉴》曰:“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拍按之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其忠可愈。”

研究表明,人体肌肉每平方毫米的横切面上约有4000条毛细血管,在平常安静的状态下仅有30-270条是开放状态,而在运动时毛细血管大量开放,此时开放数量可达安静时的20~50倍之多,因此,此时肌肉可获得比平时多得多的氧气和养料。而全身毛细血管的大量开放会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促进心脏功能改善,较好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急慢性病症。

棒击法具体作用体现在:

1.舒筋通络  棒击法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制为击打能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温度升高;棒击直接刺激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2.活血化瘀  棒击法能促使击打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血流量。

3.消炎止痛  击打后身体表面会出现类似刮痧自体溶血现象,可以刺激机体提高免疫功能,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棒击法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消除疲劳、保健身体、防治疾病、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适用广泛、效果显著等众多优点,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采用的保健和治疗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经络走向动态图
脏腑点穴
中医奇葩之刺血疗法
接气通经法
道医脏腑图点穴法-下篇【手法】3 转载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