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学法】食用油的那些事
食用油脂作为大家厨房中的必需品,在煎炒烹炸中都不可或缺。炒菜的时候,锅里多放油,可以带来嗅觉和味觉上极大的享受。虽然食用油在人们每天的摄入中总占比不高,但是却是食品犯罪分子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现有公布食品领域犯罪案例的统计,近些年食用油脂相关的案件数量仅次于保健食品、肉制品及面制品,排在食品安全犯罪基质的第四位。在食用油脂安全领域到底有哪些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一说食用油脂的那些事。
1.什么是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油两大类,由于它们的来源、性状和稳定性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其营养价值也不同。
动物脂肪植物油
猪、牛、羊、鸡、鸭等动物脂肪组织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葵花子油、亚麻油等
2.食用油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脂的常用标准有GB 1014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脂》和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
标准中定义:(1)食用动物油脂以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检验合格的生猪、牛、羊、鸡、鸭的板油、肉膘、网膜或附着于内脏器官的纯脂肪组织,炼制成的食用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鸭油;(2)食用植物油以食用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油脂。
3.食用油脂涉及的常见违法犯罪罪名
刑法第11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定义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
典型判例    2015年至2017年,赵某某多次从他人购买从猪皮上铲下的残余油脂熬制成的猪油,用于炒制嵌糕佐料销售给顾客食用,期间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8.7万元,个人获利人民币1.8万元。赵某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没收犯罪所得人民币18000元,禁止其在刑罚执行完毕起三年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刑法第143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定义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
典型判例    2018年5月期间,蔡某某生产、销售自榨花生油,向黄某某出售了50公斤的花生油。黄某某将其中35公斤花生油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2018年6月29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依法对黄新梅经营花生油的地摊进行检查,经检验,被抽样产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B1项目检验结果为333μg/kg,不符合标准的要求。2018年7月期间,蔡某某再次向被告人黄某某出售了80公斤的花生油,但尚未售出。公安民警在蔡某某经营的木水油坊店里依法扣押了一瓶重约12.5公斤的花生油。经检验,上述重约12.5公斤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项目检验结果为78.1μg/kg,不符合标准的要求。蔡某某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黄某某犯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
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定义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典型判例   自2018年9月5日,王某某等人在某出租房屋内,将购买的花生原香型食用调和油灌装成桶(2.5升装)后,冒充农家自榨花生油进行网上低价销售,销售金额共计946479.95元。其中,截至2018年11月28日,王某某等人通过拼多多网络销售平台“王某”店销售假花生油410746.44元,通过淘宝“浩宇特色折扣店”销售假花生油187512.7元。2018年11月28日,该制假售假窝点被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封扣押后,王某某等人仍未收手,继续以上述方式制售假花生油。截至2019年2月20日,王某某等人再次通过拼多多网络销售平台“王某”店销售假花生油300005.01元。通过淘宝网“浩宇特色折扣店”销售假花生油48215.8元。王某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4.地沟油那些事
“地沟油”简介地沟油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加工后的各类劣质油脂的统称。地沟油成分复杂,来源千差万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准确的地沟油定义。较为科学的分类是将地沟油分为三类:狭义地沟油,也称餐厨废油,是指从宾馆、酒楼、食堂等餐饮业场所产生的垃圾及排放物(通称泔水)中分离回收并加以提炼的油;煎炸废油,是指经过反复高温煎炸食品,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动物废弃油脂,是指用各类肉及肉制品加工废弃物(包括肉、内脏、皮)加工提取油。受商业利益驱使,这三类地沟油经过精炼后都有可能被非法添加到正常的食用油中,其检测甄别较为困难。由于地沟油的来源未知,是一种缺乏食用安全性的非正常食用油,严防并杜绝其混入食用油中成为技术性难题。地沟油中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和植物甾醇、生育酚等成分含量远远低于正常植物油脂,营养成分损失严重;地沟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明显高于正常食用油脂,经常食用对人体心脑血管造成危害;此外,地沟油在炼制时,卫生条件极差,其盛装容器一般使用非食用型塑料,在阳光照射下,其有毒的低聚物、单体、增塑剂、高分子化合物和铅、镉、砷等重金属会溶入油脂中,严重危害人体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公通字[2012]1号),要求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通知》中明确: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明知是利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而予以销售的,均依照刑法第144条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典型判例1    2018年火锅店经营者史某、赖某,为了节约成本、提升收入,伙同蒋某、梁某从火锅店消费者食用后的火锅餐厨垃圾、废弃油脂回收、熬制“地沟油”,添加到火锅底料中再次予以销售,直至2020年12月1日被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查控。在此期间该店所销售的含有“地沟油”锅底的金额高达228.93万余元。史某等4人均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被判处五年至十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共计人民币460万元,同时,判决4人终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追缴经营者史某、赖某违法所得人民币228.93万余元,在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支付销售额十倍赔偿金人民币2289.3万余元。
典型判例2付某作为火锅店的实际经营者,自2018年4月起,为节约经营成本,授意店内雇用人员反复回收利用废弃火锅油脂,并销售给广大消费者食用,持续时间达19个月,生产、销售的有毒、有害食品销售额达137.6万元。付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60万元,同时,责令付某在市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376万元。
5.涉食用油脂类案件线索发现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如何发现可能存在的食用油案件线索、哪些指标可以代表食用油存在问题,是办案的重点之一。首先,还是从价格来判断。火锅店低价的牛油火锅,其锅底价格比牛油的成本都低,那肯定存在问题。同样的,低价芝麻油、橄榄油等,均可能掺有便宜的大豆油甚至是回收油。其次,是通过传统的理化指标,比如水分含量、酸价、比重、皂化值、氧化值、过氧化值、碘值等。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地沟油经过了反复使用和受到污染,使其氧化程度、水解程度加剧,从而在酸价、过氧化值、碘值这些指标上与普通食用油存在不同。但是,由于这些理化指标很容易通过加碱等方式快速恢复到标准范围,因此只能作为最基础的筛查方法。再次,是通过一些特异性指标,比如电导率、重金属含量、胆固醇含量、脂肪酸组成成分、表面活性剂含量等。其中电导率适用于检测食用油是否反复使用,广泛应用于炸鸡店等油品检测。还有一些特殊的指标,比如苯并芘、辣椒素、罗丹明B等,均可以对“地沟油”做出简单判定。对于使用了发霉原料的劣质油,黄曲霉毒素B1是必不可缺的检测项目,尤其是针对花生油、玉米油等品种的油,尤其需要注意。在技术条件允许的地区,甚至可以对油品中可能存在的动物核酸及人源性核酸进行鉴定,精准分辨“口水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密地沟油内幕 变质地沟油炒菜 食用3小时夺命
各种食用油的介绍
关于进一步规范餐厨垃圾处理存在问题,保障人民健康权益的建议
发达国家治理地沟油的经验借鉴
禁散令,能否堵住地沟油?(民生三问)
云南10年3万吨地沟油上桌 150万人能吃1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