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喘奇效良方
1.雷 火 灸
【穴位选择】天突、膻中、肺俞、定喘及合谷。
【随症加减】如食滞明显,可加中脘、脾俞、胃俞等穴。
【治疗方法】患儿取坐姿,头向后仰,点燃灸条,距离皮肤2~3cm,灸至皮肤红热为度,时间约为15~20分钟。每天1次,9次为1个疗程,视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灸1~2个疗程。
【功 效】止咳平喘,健脾益气。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小儿慢性咳嗽68例。治愈54例,好转13例,未愈1例,有效率98.5%。
验案:患者,男,3岁。反复咳嗽咳痰1个月余,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及干啰音。曾诊断为支气管炎。予口服抗生素及止咳化痰中成药治疗1周,咳嗽有所减轻,仍痰多,又继服抗生素,改服中药汤剂治疗1周,症状时轻时重,遂停用抗生素,继服汤剂治疗,并背部贴“止咳贴”治疗1周,症状无明显改善。考虑患儿为慢性咳嗽,遂停用汤药及“止咳贴”治疗,改用雷火灸治疗。点雷火灸条,距离皮肤2~3cm,分别灸双侧肺俞、定喘、合谷;患儿咳嗽痰多,灸天突、膻中;疾病日久,食欲缺乏,加灸脾俞、胃俞。每穴灸至皮肤微红发热后,移至下一腧穴,每天1次,连续灸9天。治疗1天后,患儿晚上咳嗽次数减少,治疗3天咳嗽明显减轻,咳痰及肺部痰鸣音较前减少,干啰音不明显。继治6天,咳嗽咳痰消失,肺部听诊无异常,食欲也较前好转。
【经验心得】雷火灸又名“雷火神针”,首见于《本草纲目》,属于中医灸法的范畴。但它不同于传统艾条之处是加入了一些温经散寒、清肺化痰、活血化瘀等中药,不仅可以起到传统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还有明显的止咳平喘、健脾益气等作用。慢性咳嗽病程较长,经久不愈,多耗伤正气,致使肺气亏虚,脾气不足,痰湿内生,阻于肺络,肺失宣肃,咳嗽不止。治疗宜补肺健脾,宣肺化痰,降逆止咳。故灸肺俞、脾俞、胃俞补肺健脾,可谓肺脾同取,标本合治,定喘、天突为就近取穴,可降气平喘;灸膻中加强顺气化痰止咳作用;手太阴与手阳明互为表里,合谷为阳明经原穴,配以肺俞,加强宣肺功效。通过雷火灸治疗,慢性咳嗽多获良效。《内经》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慢性咳嗽的发病涉及多个脏腑,雷火灸疗法可根据咳嗽兼症的不同,予以灵活选穴施术。临床上配合药物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代医学证实,灸法不仅可以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改善血流变情况,还可提高免疫力。
【方剂出处】崔霞,等.雷火灸治疗小儿慢性咳嗽68例.四川中医,2007,25(11):119.
2.拔 罐 法
【穴位选择】大椎、肺俞、风门。
【治疗方法】成人用3号玻璃罐,儿童用1号玻璃罐。肺俞、风门两穴,用闪罐法扣拔后留罐,成人15分钟,儿童10分钟;大椎穴直接拔罐,留罐时间成人15分钟,儿童10分钟。3天1次,治疗3次。
【功 效】温散寒邪,宣肺止咳。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外感后咳嗽46例。除3例小孩哭闹玻璃罐脱落治疗未果,43例患者中经3次治疗痊愈3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
验案:患者,女,48岁。2006年3月就诊。咳嗽1个月。1个月前因感受风寒而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时有咳嗽,咳痰清稀。未曾治疗,休息3天后头痛、恶寒、发热、鼻塞等症消退,但咳嗽症状加重,口服消炎药(具体不详)及伤风止咳糖浆后好转,但未完全治愈,尤其在晨起或稍受凉时加重,喝热饮后缓解。经人介绍,来针灸科治疗。症见脸色微白,时有咳嗽少量清稀痰液,舌苔薄白,脉浮紧。诊为外感风寒咳嗽症。即以上述方法治疗,一诊后症状明显好转,二诊后症状消失。
【经验心得】《本草纲目拾遗》中论述:“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拔罐法具有负压、温热和调节作用,通过负压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充血,促进人体的气血流通,并且可以开泄腠理将汗毛孔开放,使体内的病邪从皮毛被吸出体外,从而经络气血得以疏通,达到治病的目的。通过温热作用可以温通经络,温养阳气,温散寒邪,回阳救逆,以振奋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使阳气来复,寒邪得散。风寒外邪犯肺,肺失清肃,体内正气与之相搏,或经药物治疗,外邪虽有所发散但未能散尽,故咳嗽不止。风门、肺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风门因风邪出入门户而得名,故可治感冒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尤其善治一切风寒引起的咳嗽、哮喘等。肺俞为背俞穴,是肺气在背部输注之处,主治呼吸系统如咳嗽、哮喘的病症。通过对风门、肺俞的负压作用,使体内余留寒邪随之而出。大椎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经的交会穴,督脉统督诸阳,通过对大椎穴的温热作用,可以振奋机体阳气,以祛除寒邪。故三穴合用,能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方剂出处】沈素绒.单用拔罐治疗外感风寒后期咳嗽46例.上海针灸杂志,2008,27(2):28.
3.刺血加贴敷法
【穴位选择】耳穴取耳尖、扁桃体。
【治疗方法】耳穴取耳尖、扁桃体点刺放血,约放出血液3~10滴;配穴取少商、商阳、关冲,点刺放血,每穴3~10滴。左右交替,注意动作要轻盈、快速、稳健。鱼际络脉青紫者,适当放血2~5滴。1天1次,5次为1个疗程。
同时配合贴敷疗法:取白芥子10g研细,加等量白面,用水调好制成饼,贴敷肺俞穴,每次30分钟,1天1次,每次取一侧,交替贴敷,5次为1个疗程。
【功 效】行气活血,止咳平喘,理气化痰。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小儿咳嗽145例。治愈116例,有效2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验案:王某,男,3岁。家人代述:反复发热4天,伴流涕、咽痛、咳嗽。家人给予口服抗病毒冲剂,并在个体诊所肌内注射柴胡注射液等,仍每日反复发热,体温均在38.5~40℃之间,遂来我院就诊。来时体温为39℃。针对病情,给予耳尖、扁桃体放血,白芥子饼贴敷肺俞穴。大约30分钟后体温开始下降,1h后体温降至38℃,嘱多饮水,后未再发热。
【经验心得】小儿咳嗽为肺气不足,肺脏娇嫩,易外感风邪,使肺失宣肃,津液不布,凝液为痰,痰阻气道所致。小儿为稚阳之体,感风之后极易化热,故临床上以实证、热证常见,故选耳尖、扁桃体、商阳、少商、关冲等穴放血以驱风、宣肺、清热凉血。白芥子性味辛温,入肺经,功能温肺豁痰,消肿止痛,主治咳嗽多痰;肺俞解表,止咳化痰。经穴位放血及外敷治疗,既有透入药物的相应作用,也有局部热疗促进经络疏通、行气活血、止咳平喘、理气化痰的功效,且退热快,不伤脾气,易于病后正气恢复,调节脏腑功能,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方剂出处】李齐.刺血加贴敷法治疗小儿咳嗽145例.中医外治杂志,2007,16(5):13.
4.咳嗽膏贴敷
【药物组成】全瓜蒌15g,贝母50g,青黛15g,蜂蜜120g。
【治疗方法】先将全瓜蒌、贝母、青黛一起研成细末,再将蜂蜜入锅内加热,炼去浮沫,加入药末,调和成膏。用时取药膏分别敷贴于肺俞、天突和膻中穴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24~48h更换1次,1周为1个疗程。
【功 效】理气化痰,降逆止咳。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小儿慢性咳嗽67例。痊愈45例,显效2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
【经验心得】《素问·咳论篇》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小儿“肺常不足”,最易受邪侵,导致肺宣肃失常、肺气上逆而发为咳嗽,临床观察小儿慢性咳嗽大多属于肺热之证。现代医学认为咳嗽作为一种神经反射,与呼吸中枢、外周咳嗽感受器有关。慢性咳嗽的原因可能是咳嗽感受器受到机械、物理或化学刺激或者是敏感性增加的结果。采用咳嗽膏分别敷贴于肺俞、天突和膻中穴位治疗,并且与常规辨证内服汤药进行比较,疗效显著。咳嗽膏中全瓜蒌和贝母能够清热化痰止咳,青黛能清热解毒,蜂蜜有润肺止咳和调和诸药的作用;而且所取穴位肺俞(第3胸椎下,旁开1.5寸)有调肺气、止咳嗽的功能,天突(在胸骨上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有理气化痰、降逆平喘的功能,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的功能。药物通过穴位直达病所,与穴位的治疗作用相得益彰,能够较快改善咳嗽的症状,未发现毒性反应和副作用,较口服汤药小儿更容易接受。
【方剂出处】唐海波,等.穴位敷贴咳嗽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67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6):3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拿治小儿外感咳嗽
小儿推拿按摸详解
治咳嗽要辨证 按摩可止咳
孩子风寒咳嗽 试试生姜水擦背
治疗小儿咳嗽五大穴位,止咳喘:穴位按摩见效快!
宝宝咳嗽,让小儿推拿来解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