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玉环桩的龙虎转换中胯的转换和用劲

在玉环桩的步法转换中,主要是以前后龙虎步为基础,而缠丝混元玉环桩则有横开龙虎步,俗称仆步。龙步也称为龙行,龙姿;是前腿屈后腿蹬,俗称弓步。虎步也称为虎踞,虎姿,虎坐,是后腿弯曲下坐前腿伸直。由虎坐转化为龙姿的转换形式为虎换龙,相反则称为龙换虎。在龙虎转换过程中,两足受力为半阴半阳相对平衡的状态时,被称为太合步,又称双虚桩。

因为玉环桩注重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整体循经,但周身协调在短时间内不易掌握。在玉环桩初习时,对步法的转换,不做特殊的要求,只要大概对就可以。但是随着功夫的深入,往往会感觉步法很难掌握。这也就是太极拳论中所说:“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武术中也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的说法。可见步法是至关重要的,不掌握正确步法,劲就不顺,气就不能循经有序,也就练不好武学,修真当然更谈不上。

人体不同于动物躯体,日常是直立的形态,这使得腰胯承担着人体重量的主要枢纽功能,所以腰胯是人体平衡的核心。

在龙换虎和虎换龙的变化中,需要掌握龙虎虚实的状态,特别是中间的太和步态。在转换中要细心体会两足由实变虚,由虚变实的过程,尤其是两足虚实转换中均衡落实、平担身体重量的太和和状态。因为这个平衡状态,是龙虎转换枢纽,也被称为玄机。

如果这个转换过程没有控制好,就容易出现步伐不稳,身体手臂失去基础(根不稳)而使得力量无法发挥。所以开始一定要慢,等心里有了虚实转换过程中出现脚下实在平稳的感受,就不需要特别注意。这也是书法中所说的“笔垂中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八方回荡”笔法的道理。

如果讲修真,就是太合步的双虚或平衡着力是非常重要的。太极拳中特别强调“两足平踏于地”,这样不偏不倚,才使得丹田元气汇流入于丹宫气海之地,否则,稍有偏差,则气就会回荡于其他位置,偏离天心地轴。这一点在玉环桩的“金风返真”过程体现得最为明显。玉环桩全体大用谱文中有“返真行踪显玄妙,元功谁人不慕哉”。

元功即是丹田元气因“金风返真”而得到积累。有人提到为什么推了玉环桩十年有余,一次也能推到三小时以上,还是丹田空空。这就是由于形体偏移正位,使得“金风”未返真地,不能产生“气血宣和汇丹田”的真实修为境地和效果。

腰胯为人体运动和平衡的核心,玉环桩在其练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去把握腰胯呢?

简而言之,就是两胯是随身行左右移动的,随身行前后而移动。其关键是身体不得歪斜扭曲,其中劲的转化以两脚平踏为要,当两脚平踏时,则两胯用劲一致与脊柱形成左中右的平衡整体格局。

李兆生先生在课徒时讲到,人的两脚“像在平行的铁轨上,走两条平行线。”这就说明,两脚的前后左右关系,向前看左右两脚是踏在左右两条平行线上。按照“足踏九宫”来讲,就是迈腿方向在四十五度线上为标准,实际练习时,偏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如果在四十五度,则可以保持两脚同时朝前,形成两脚平行的结构。如果在小于四十五度,就要脚跟内旋一定角度,不然就会产生扭力,不舒适,也会伤筋。这个扭动,在步法中为扭步,如意太极拳的孔雀开屏即是扭步,是武当法脉中七步的一个步法专修内容。

另外,太极拳讲“虚实要分清”“一处有一处虚实”。这句是说步法的转换虚实要尽可能地分清楚,即虎坐时屈膝坐腿,可以完全承受自身体的平衡,脚掌尽可能平,脚掌不平,就会使得腿部的受力离开中线,产生额外保持平衡的力。胯部就不能与脚下形成完整的协调力量,这是会有不舒适或不踏实的感觉,感觉不稳也不能很好的用力。

脚不平则身体会出现偏斜,站立不稳,产生扭歪现象。注意在后脚踏实,而前脚要尽可能轻,好像可以随时离开地面,也可以随时去踢人,功谱所说“欲落未落气审平”。这就是虚和实能分清楚,这样就会产生阴阳平准,一轻一重,一虚一实,“一阴一阳谓之道”,站在那儿才能稳固如山。龙行时是由虎坐向前为太合步,这时首先前步落实后步也踏实,再前行后脚平落,但身体重量全部由前足承担。不管如何,两足以平踏为标准,不可为了锻炼所谓的脚力功夫,而产生偏移中线,使得受力不均衡,反而消耗了多余的体力,久而久之,造成伤害。

步的转换决定着身体的平衡,身体的平衡决定着气血的循缠状态,由此状态而进入安闲自在法界。《武当太乙门户掌十三式打手歌》功谱讲:“动中静,静中闲,天罡真气育丹田。动如行云快如风,静如古塔立如松。”这就说明了,武当功夫的根本首先要身轻体捷,要在动功中,进入到静境,在静中更进一步,到达安闲自在的状态。这是动中禅境,与道合真。身体轻灵稳固,自然变化万千,神机莫测。

在两脚的转换平衡中,再注重手足相合,使其协调一致,是下一步的专修。因为手的动作影响着脚的动作,脚下的动作,也影响着身体的平衡灵敏。往往人手的动作相比腿部的动作会快会大,这也是因为日常中手不需承担身体重量,比较灵活的天然本能决定。

人喜欢使用自己熟悉的和常用的本领,而不愿意使用自己不熟悉,不易做的动作,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由于“习惯成自然”,而且在心里不断放大,就造成身体的失衡而不自知。因此,在步的转换中,手的劲不能僵硬力大,否则始终不能转换协调,周身一家。

有人讲:太极不动手。是说太极拳讲“以腰为轴”,手的动作,要配合腰脊柱的动作,保持一致,这样“以腰为主宰”手脚就会容易的协调起来。但是往往不经过专修,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正确的运动轨迹,(当照镜子时,就会发现自己的动作并不协调。)或者说自己的运动和自己的印象并不统一。

这一点在玉环桩的金风返真中,经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如“后移时,以身形腰胯为主宰,带动两肩,以肩带肘,以肘带腕,由手而指。”(《太乙金编》上卷p77),初学者常见的是喧宾夺主,手先动,造成气血反而不能顺流而行到手,反而停止并回流,出现胸闷气短等现象。所以,太极拳讲“数年纯功而不能运化者”。即是起手已错,步步错,何谈“返真行踪显玄妙,元功谁人不慕哉。”空有其心,数年时间荒废而去,嗟叹空自耳。问我为何,我问何人?

对于玉环桩的步法,按分阶段来说,初期可两腿弯曲,不必细究。熟练后应逐渐体察,两腿呈现一直一曲,曲中求直,尽力自然贯穿,腰胯浑然一体,自成易象,阴阳合抱,混元为一,何愁不周身一家,协调一致呢。这样练就会感受身体稳定均衡,转换自然不急不燥,轻松自在。似有一团元气,如丝如雾,推涛赶浪,绵绵密密,周流不息。玉环而何?三昧真参,其中有真矣。

而后,天心地轴震动大千,四极八岐虚实相生,左右辗转,前后更易,以应八方。自此有“左右循宫呈太乙”,“周经循化妙更玄。”和“三元六合天地全”。

如果再加上龙虎转换时步法和身形微转扭转,就会产生微妙的缠经转化。缠丝混元玉环桩和罗天宝镜玉环桩的步有蟠龙步的专习,对于中脉及任督二脉皆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对于腰脊和腿部的气脉有很好的健身效果。是修真丹道的精修,这也是奇正相生和阴阳经脉循缠转化的专修。

所有武术功夫的修炼,均在这龙虎转化之中产生玄机妙得。你认为呢?

上述个人拙见,仅供玉环桩修习者参考。

声明:本文由循经太极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环桩之步法探微
“拳桩合一”是太极拳走向大成的科学之路
太极拳基本功(基本动作规格、步法、拳式、腿部等练习)
行拳随笔
行拳体悟 练出“功夫”
宁可几天不打拳|不可一日不练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