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冬与山麦冬的鉴别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干燥块根,山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Lour.var.proliferaY.T.Ma或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Decne.)Baily的干燥块根。麦冬类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栽培品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杭麦冬”;四川栽培品于第二年清明后采挖,称“川麦冬”;野麦冬多在清明后挖取。湖北麦冬清明至谷雨种植,用块根繁殖,生长期1年,翌年春收获。由于川麦冬、山麦冬生产周期短,因此目前国内麦冬类药材主流商品为川麦冬和湖北麦冬,比例各约占50。浙麦冬虽品质好,但因栽种期长,成本高,已减产至近乎消失,短葶山麦冬产量也很少。虽麦冬与山麦冬功效相似,湖北麦冬也为湖北地区独特的道地中药材,但药典规定麦冬与山麦冬为不同的药材,应分别应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供货单位将山麦冬当作麦冬送给用药单位,且对品种不加注明,造成了混乱用药的现象。

   区别不同品种的麦冬首先可以看产地,一般来说,麦冬的主产地在浙江,以慈溪、杭州一带为多,称“杭麦冬”,品质较优(现已很少)。四川栽培的,称“川麦冬”。湖北所产麦冬多为湖北麦冬,作“山麦冬”入药,短葶山麦冬多产于福建,亦作“山麦冬”入药,因此采购时不可忽视产地。  

   杭麦冬药材呈纺锤形,两端钝尖,中部肥满,直径为4--6mm。外表面淡黄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半透明,有的可见须根。干燥的质地坚硬而未干透的质地柔韧。折断面角质状黄白色,中心有细小的木心。气微香,味甘微苦,嚼之有粘性。

   川麦冬药材与抗麦冬相似,但个体较短粗,其外表面乳白色或类黄白色且有光泽,质坚硬,味淡香气较小,无粘性。川麦冬与抗麦冬相比其质量略差,但川麦冬的产量较大是现较常见的品种。

   湖北麦冬药材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2--3cm直径04--0.7cm。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有不规则的皱纹。质柔韧,干后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至棕黄色,角质样,木心非常细小,常可随根折断。气微,味甜,嚼之发粘。

   短葶山麦冬与湖北麦冬相比则稍扁,长2 --5cm,直径03.--0.8cm,具粗纵纹。味甘,微苦。

   在鉴别时,由于麦冬与山麦冬性状上大体相似,不易鉴别,但麦冬与湖北麦冬还是有区别的。湖北麦冬饱满、肥大,木心非常细小,常可随根折断。实在从性状上不好区别,做一下显微鉴别(正品麦冬韧皮部束1622个,湖北麦冬则为715个)或理化鉴别(正品麦冬在紫外光灯下呈浅蓝色,湖北麦冬浅绿黄色)就很容易区别开来。

 

川麦冬


 

供货单位说下面这种麦冬是浙麦冬,如果真是的话,质量也不会太好吧。

 

湖北麦冬


 

三种麦冬比较

孙广才会员说,这种麦冬是出产自浙江的,是正宗的浙八味之一浙麦冬,只因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都是川麦冬,所以大家对这种麦冬有点陌生。川麦冬生长过程中施用过增根剂,所以长得白白胖胖的,用硫磺一熏就是大家见到的麦冬了。浙麦冬现在产量很小,主产浙江慈溪、淳安等地,据说用来出口或是自产自销了,所以市场上流通的少,它的生长期要2-3年,而川麦冬却一年一收,更制约了它的产量。川麦冬和浙麦冬同是沿阶草属麦冬的块根。

上图左1是川麦冬,真是如孙广才会员说的,长得白白胖胖的;左2与右1可能是一个品种吧(颜色不同,可能是拍照时光线不同吧),都是浙麦冬?等有机会请人从浙江产地购来浙麦冬,再做一下比较。 

 

 

 

正宗无硫熏慈溪浙麦冬
http://bbs.zhong-yao.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519&fromuid=52793
xuqn:此麦冬产自慈溪,是今年刚上市的新品,虽说不是最好的一等货,确实正宗的杭麦冬,而且是无硫磺熏蒸的,吃了就知道是真正的好东西呀,是配制生脉散最好的麦冬。
杭麦冬1200.jpg



xuqn:麦冬我在杭州路边山坡挖的野生的个更小。药味也明显不如此麦冬。
杭州笕桥已经没人种植了。
慈溪等地还有小部分人种植。在慈溪,也就是那一片土地的那几个镇的麦冬质量好,另外几个镇的麦冬质量就差了。现在都新农村,用煤气不用柴灶了;也进行了化粪池改造。草木灰和人尿粪急剧减少,加之杭麦冬种植年份、质量和价位不线性,药农积极性降低,已经很少用这些了,麦冬也比以前瘦多了,基本属于半野生状态了。但此麦冬确实好,味甜微苦,质糯,药味浓。现在已经很难得找到杭麦冬了,大部分用来出口或是自产自销了,所以市场上流通的少,它的生长期要2-3年,而川麦冬却一年一收,更制约了它的产量。
寒宇_良源:上次和老师到龙井采药采到过,野生的很小的。

xuqn:呵呵,杭麦冬、杭白芍这些种植越来越少,并非房子的问题。劣币驱逐良币而已。
主要是国家对道地产品的不重视,没有一个价格保护体系。药厂、药店只要用符合《药典》的东西就可以了,自然药农的积极性被挫伤。
当然经济发展了,因价格制约,性价比不高,不如种另外的蔬菜或什么的。药农弃种也是一个原因。
礼鼠小药师 :这个麦冬外观看上去干枯啊?纵纹宽,泡过了?
xuqn :原汁原味,连洗都没洗,带泥土的。
用过这个麦冬的人都说这个麦冬好,味甜药味浓。
很多东西不能靠外观分辨,现在科技作假水平太高,真正的东西反而被认为是劣货了。


 

 

 

杭麦冬
http://bbs.zhong-yao.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2882&fromuid=52793
xuqn:同学拿到我寄他的正宗的杭麦冬,说此麦冬味甜,且有薄荷辛凉之味。麦冬,历代本草只言其甘,未言其辛。遂百思而不得其解。
今晨起读《著园医药合刊》,偶读到这么一段,“麦冬人第知其肉甘,而不知其皮固辛也。惟肉甘而皮辛,故润而不滞,后世概以滋腻目之过矣。(设皮不辛,何以能主心腹结气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麦冬真的不简单
【药师说药】优质麦冬走向绝境,何人之过?(附:麦冬最全科普 鉴别)
浅谈伤寒本草 | 麦冬篇
麦冬及山麦冬的鉴别
「本草驿站」麦冬
麦冬类系之辨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