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工、中工、下工”并非指临床医术之高低

“上工、中工、下工”在古籍中大概有五种不同事体的概念:一是指医政;二“上工”是指养生或摄生;三“上工”是指“医疾(病初起)”;四是指“预后”;五是指临床医术。


一、医政 《礼记》贾公彦疏:“医师者,众医之长。” 周代,在“医师”之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周礼·天官》对于“治病工”即“医”,根据年终技术业绩的考核,分为“上工”、“中工”、“下工”等不同等级,以确定其薪酬待遇。
二、“上工”指养生或摄生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类经》注释“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
三、“上工”指“医疾” 清代《世补斋医书》认为:“疾、病二字,世每连称。然今人之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谓之病,病可通言疾,疾不可遽言病。《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
四、指临床“预后”的表述 《黃帝內經·靈樞》:“……故曰:上工平,中工、下工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即治病于萌芽之初,及早治疗,当然为“上工”,否则……
五、“上工”指治既病的临床医术 《黃帝內經·靈樞》:“帝曰:候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者也;其形之盛者也;其病之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也。”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五脏(五行)之间生理、病理相关原理,从整体出发,预测原发脏的病变发展趋势,采取非针对“现脏病”的“隔二、隔三脏”预防性治疗,防止继发脏病的产生,杜绝疾病发展和传变。这种情况的“上工治未病”是对治既病的医术而言的。
张悟本事件引发的“上工治未病”的质疑,质疑的是“上工”是比“中工、下工”更高明的医术,而且认为只有调理“亚健康”即所谓“治未病”才是高明的医术;而“中工、下工”是不高明的医术!这种解读所以盛行,很大原因是把以上五种不同事体或性质的概念混淆了。虽然也在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但其不符合中医历史和中医临床事实的。
有人还拿出古籍有关扁鹊三兄第的记载,那只能说明古人已有成熟的“预防医学”,而并非能以此说明“预防医学”比治既病的临床医学的医术更高明。
中医人应当考究的是医术。考究医术只能以临床医学的医书为准。中国几千年临床历史的中医,其历史贡献在于“治既病”的“中工、下工”的临床医学。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是治既病的“中工、下工”临床医学!比如说,其中的“大承气汤”、十枣汤和“瓜蒂散”等就没有按照“治肝先实脾”那样“上工治未病”,这样的“下工”难道不高明吗?
古代中国的养生、“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不存在哪个更高明的问题,也就是说古代“上工、中工、下工”三者不存在哪个更高明的问题,因为三者都来自于对生命的深刻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界对古籍的训古太让人失望了!
《黄帝内经》还有“上工守神,下工守形”更难解读---有谁能解?
古代第一本药书《神农本草经》把三百六十五种中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这“上、中、下”是什么意思?来自哪里?几百年前的李时珍都错解而责之……今人谁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推拿三个层次
医分五等,人要三学,何为名家?
中医为什么那么推崇灵芝?院士告诉你灵芝的“神奇”效果!
向医宗兴的博客
《针灸素难要旨》十八、上工下工治病
下医治病名,中工治病症,上工治病机,治了亚健康病机,大病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