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小昨:妈妈,我要是你的手机就好了


1、
我是一个手机重度依赖患者。
这是一个事实。
打开手机,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08个备忘录,全是灵感乍现时拿手机写下的草稿。
以前我喜欢在各个作者群里聊天,也喜欢和作者朋友们聊写作。潜意识里我总觉得,在这个时代,写好文章很重要,但和作者编辑们搞好关系更重要。我一度成为了作者圈里的“包打听”,似乎没有我不认识的作者,我认为这就是我的人脉。


当我在作者群里聊得热火朝天时,我的女儿正坐在房间里某一个角落独自玩积木。
有一次,她在洗手间里接了一大盆凉水泡了一个多小时。我竟浑然不知。


我乐不思蜀的拿着手机做兼职,写文章,和朋友聊天,我自诩,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成为一个让她引以为傲的妈妈。然而,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看似正能量满满的举动正在无情的伤害她。


有一天,我带女儿去亲子培训机构,把她放到游乐园里,我就开始迫不及待拿出手机看有没有错过重要信息。作为新媒时代的作者,很多投稿和转载申请信息都是通过微信获知。我把它称之为工作。


就在我忙得不可开交时,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轻轻拍了我一下,她指了指远处躲在角落玩积木的女儿问我“宝宝在家也是这种状态么?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
我有些茫然的看着老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老师继续问“你在家是不是经常玩手机啊?”
我慌忙不跌的解释道“我没有玩手机,我是在工作。”
老师笑了“可是孩子还小,她不知道妈妈拿手机是工作还是玩游戏。在她看来,拿手机就是在玩。妈妈就在我身边,却不搭理我,只知道玩手机。这种无效的陪伴,对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她会认为妈妈一定不爱我,才会无视我的存在。”
“如果你有很多非做不可的工作,那就去上班吧!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要懂事,你告诉她妈妈去上班,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更好地爱你,她会明白的。这种短暂的分离总比无效的陪伴好太多。”


老师的一席话,让我陷入沉思。


然而,天天念叨“淡出朋友圈”的我,并没有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直到有一天,女儿竟可怜兮兮地对我说“妈妈,我要是你的手机就好了!”我如雷轰顶,万分羞愧。


2、
我微信里有1500多个好友,动辄未读信息就是四五千条。
曾经一度,我看到这个数字非常害怕,不敢去点开它。因为,只有我轻轻触碰手指,几个小时就在指尖轻轻划过。
而这期间我那不满三岁的女儿,会可怜兮兮地望着我,不停地念叨“妈妈,别玩手机了!求求你,陪陪我吧?”
我会心不在焉地回复她“乖,宝贝,妈妈在工作。去找爸爸玩好吗?妈妈爱你!”眼睛并没有离开手机。


女儿极不情愿地走到爸爸面前,爸爸正半躺在沙发上看手机新闻,那姿势像极了清朝末年吸鸦片的落寞贵族。


当然,我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女儿为了讨好爸爸,小嘴跟抹了蜜一样甜“爸爸,你真帅啊!爸爸我爱你!”
先生头也不抬地回复她“乖,爸爸也爱你!”
“爸爸,别玩手机了!陪我玩玩吧!求你了。”女儿央求到。
先生有些不耐烦地敷衍到“爸爸,在工作。去找姥爷玩吧!”
女儿小嘴撅的老高,嘴里嘟囔着“我不想和姥爷玩。姥爷天天看手机,不和我玩。”
我放下手机,走到隔壁昏暗的卧室一看,高度近视的爸爸把手机贴在眼睛上看着电视剧。幽蓝的光映在他脸上分外诡异。


我忍不住提醒爸爸,手机不要离眼睛那么近,不要总是不开灯看手机。电子产品在黑暗发出的蓝光最伤眼睛了,会容易成为黄癍眼,真的会瞎!
爸爸瓮声瓮气回了一句“还好意思说我,你不也一样么!要瞎大家一起瞎!”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很绝望!
是的!手机已经完全占据我们的生活。
我已经记不得我有多久没和先生好好说过话。
没话说,是感情里最大的危机!
手机,就是罪魁祸首。

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

我抱起闷闷不乐的女儿,然后非常严肃地对先生和爸爸说,都不许玩手机了。以后约法三章,八点必须到家,在家里不许玩手机!


先生有些烦躁地说“给别人提要求前,自己先要做表率吧!你自己一回家就抱着手机刷个不停,还好意思说别人。”


我理直气壮地说“我那是工作好吧!”
先生也不甘示弱“我也是在工作。”


我气呼呼地说“没有非刷不可的手机,只有瞬间长大娃和瞬间抑郁的媳妇!”
先生放下手机,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叹了口气说“那都别看手机了!一起看电视吧!”


3、
电视里正在播着黄小蕾和乐嘉演的喜剧小品《手机综合症》。他们用非常夸张的形式表现了手机带给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


在喜剧小品里,因为对手机重度依赖,乐嘉和黄小蕾的身体健康岌岌可危,记忆力锐减,听力下降,颈椎、眼睛严重受到伤害, 最重要的是手机几乎完全隔断他们与亲友、爱人之间的正常沟通。


手机就像毒品一样,让我们上瘾,扰乱我们的生活,到最后不得不接受隔离治疗。
以前,只要一打开手机,女儿就会吵着要看动画片。但这一次,她看的格外认真。
看到最后,乐嘉的女儿打电话说,爸爸,我每次抢着玩你的手机是因为,只要我把你的手机玩没电了,你就可以陪我玩了。


女儿竟然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对我说“妈妈,我要是你的手机就好了!”
我愣了一下,随后问她“为什么啊?”
女儿扬起小脸,认真地说“这样,你就可以天天抱着我玩了。”
那一刻,我和先生都沉默了。

4、
手机,曾经一度让我怀疑,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们每天拼命的工作,难道就是为了晚上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玩手机?
当然不是。
手机起初只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没曾想,到头来,我们却被它绑架。
我习惯在手机上写文章,先生喜欢用手机浏览新闻,爸爸喜欢用手机看电视剧。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在女儿正在拿着手机看动画片。我怒不可遏的夺过女儿的手机,谁让你玩手机的,眼睛看坏怎么办?


女儿很委屈地说“你不也在玩手机么?”
“我那是在工作!”


看着女儿不解的眼神,我突然想起,亲子乐园老师的那番话。她还不到三岁,怎么会理解我在用手机干什么呢?即使我在写文章,做工作,在孩子的眼里也是玩手机。
想到这里,我赶紧放下手机,拿起一本书仔细看,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以前只要我拿手机就不停闹腾的女儿,居然也找一本米菲绘本,津津有味的看着。嘴里还念念有词:“我和妈妈一起看书。”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每次我拿着手机忙得不亦乎时,总觉得女儿就像小恶魔,吊在我脖上各种作。当我拿起书,安安静静享受阅读美妙时,女儿竟也变成恬静的天使。

5、
如今我,终于学会了淡出朋友圈。
以前每隔两分钟就刷一下微信和文章的阅读量。
现在我把在作者群里聊天和时刻关注阅读量的时间用来陪女儿读书,陪爱人散步。
龙应台说“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父母与子女其实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孩子三岁以前完全属于父母,这时也最需要陪伴。
当他慢慢长大了,到了8岁、12岁、16岁,你会发现他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
他不再咿咿呀呀地“纠缠你”;不再会“无理取闹”地让你陪他玩。
甚至当你再想抱抱他时,他会扭捏着把你推开,而且还会酷酷地说,我找同学玩去。
等他们上了大学,谈了恋爱,有了自己的家庭,属于我们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
生命就是由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为人父母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他需要你的时候好好陪伴,在他振翅高飞的时候绝不牵绊!
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请丢掉手机,停止无效陪伴!

-END-

作者介绍:苏小昨,二更食堂专栏作者,磨铁图书签约作者,微博@苏小昨。新书《我遇见过很多爱情,却没遇见你》在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热卖中。


《我遇见过很多爱情,却没有遇见你》专栏作者苏小昨的首部情感故事集,书中描写了28个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不止写爱情,更是一个日渐成熟后的女性对待人生的态度。关于情爱的百转千回,关于生活的点滴感悟,朴实的文字记录着真实的故事,透射出爱情最伟大的力量。抚过人心,如春风化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儿为爸爸精心打扮,浑身上下“珠光宝气”,网友:爸爸很美
苏红的女儿焦瀚霆:11岁时父亲离世,她在妈妈眼里一夜长大
读者丨父母的爱情
女儿的心思
对女儿说
《童趣实录》之;生日,苦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