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烟稀少的克拉玛依,富得流油,有一位老人功不可没

新疆史诗级风景线独库公路的北端,独山子所在的克拉玛依市,别称油城、黑油山。

友人邱文金先生,旅拍人像邱SIR”,环疆旅行的第10站,2023712日,沿着独库公路往北行,抵达克拉玛依。

这里自古以来出石油,受地层压力影响,石油沿着裂隙从地表自然渗出,称为油泉,古籍记载,“有九泉,以山顶一泉为最大,油旺时每日可取二百数十斤。”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

自然渗出的油质为珍贵的低凝油,轻质部分自然挥发,剩下的稠液与沙土凝结,逐渐堆积而成天然的石油沥青山丘,得名黑油山。

但是石油真正被外界发现和利用,得益于一个名叫赛里木巴依的维吾尔族老人。

解放初期,赛里木巴依老人,赶着毛驴车到戈壁滩中砍柴,意外发现了从地下冒出的黑色液体,蘸到车辘里,车轮不再咯吱咯吱地响了,车子也轻快了很多。

老人用葫芦带回了一些这种黑色的液体,点燃可照明,还可用于车轮润滑,乡亲们都觉得这是好东西。

老人于是每天来收集原油,然后用毛驴运到集市出售后,换取生活用品。

这事正好被正在寻找石油的中国石油勘探者发现,在老人的带路下,找到了这个地方,由此拉开了开采克拉玛依石油的序幕。

解放之初,石油勘探者到新疆广袤的沙漠中寻找石油异常艰难,当年的口号就是“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找到大油田”。

赛里木巴依老人帮助找到了油泉,所以都非常感恩这位老人。

当时中国的石油开采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和苏联合作开采,人们在汉语书面和口头一般都称为:黑油山。

苏联的俄文资料则称为kapamau,即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再译成汉文时,有人译为克拉玛依,有人译为喀热玛依,也有人译为喀拉玛依。

19551029日,黑油山1号井出油,标志着油田的开采成功

19562月下旬,新疆自治区第一书记王恩茂、自治区主席赛福鼎到油田视察,提出建议按照维吾尔语的读音,将黑油山油田更名为克拉玛依油田。

19585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也是国西部第一个原油产量上千万吨的大油田,共有油气田25座。

克拉玛依市,是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被喻为“共和国石油长子”、“中国石油工业的西圣地”

原本人烟稀少的克拉玛依,如今富得流油。

为了纪念赛里木木巴依老人发现石油之功绩,1982101新疆石油管理局和克拉玛依市在黑油山树立了近3米高的石雕纪念碑,和一尊维吾尔老人赛里木巴依骑着毛驴弹奏热瓦普的塑像。

当地开辟了黑油山景区,主要景观就是原油长年外溢结成的一群沥青丘,其中最大的一个高13面积0.2平方公里,椐地质学家们预测,早在两亿年前,黑油山就已经开始溢油。

黑油山景区,成为了全世界游客了解克拉玛依石油文化最直接、最生动的窗口,也是游客克拉玛依的打卡网红地

黑油山景区门票40元,景区内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就是跳跳泉。

油泉池里,冒泡最多最明显,如果在旁边跳一跳,通过振动压力传导,油就会冒得更多。

导游说,油泉旁边,男士跳一跳,富得流油,女士跳一跳,美得冒泡。

说到克拉玛依市,人们都会想起那一场惨绝人寰的火灾。

1994128日,克拉玛依市教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办迎接新疆“两基”评估验收团专场文艺演出活动,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共796人参加。

演出过程中,舞台纱幕后12个光柱灯中的第七号灯因离纱幕太近烤燃起火,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由于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从而导致325人死亡132人受伤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提到“让领导先走”,这句话成为了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灾难已随岁月风烟消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富得流油的山:100万年地下不断冒出石油,如今成世界石油城
中国“富得流油”的山,百万年来不断冒出石油,如今成世界石油城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克拉玛依(西域之行 二)
花费超过20亿的“635”工程值得吗?在我看来非常值得
克拉玛依市变身“智慧油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