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株连十族而消亡的村落,时隔六百多年,现在怎么样

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有个村庄,名叫溪下王村,这里位于象山港尾的沿海边,背靠狮子山,面西隔黄墩港与强蛟镇相望。

溪下王村的南侧,有一条著名的溪流,溪流不大,但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名叫桃花溪,发源于盖苍山西麓的狮子山谷,再折而向西,流经溪下王村汇入黄墩港。

桃花溪的南侧,六百多年前有一个盛极一时的村落,名叫溪上方村。

溪下王和溪上方,两个村庄中间,仅仅隔了一条小小的桃花溪,两村紧邻,世代和睦相处。

北侧的溪下王村,村民都姓王,因位于黄墩港水系下游,因此而名溪下王村。

南侧的溪上方村,村民都姓方,因位于黄墩港水系上游,因此而名溪上方村。

然而这个方氏村落,却在最辉煌的时刻,突然消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隔六百多年,现在又怎么样了呢?

公元1357年2月25日,溪上方村的方克勤家,出生一子,因方氏家族世敦儒术礼义,故取名方孝孺。

溪上方村的方氏大族,“宋初由(安徽)桐庐迁居,至方孝孺生已是第十四世”,已成大村落。

方孝孺之父方克勤,曾任山东济宁知府,故又称方济宁,其祖曾为鄞县教谕,因此方家是显赫的官宦世家。

方孝孺天资聪颖,好学不倦,三岁能识数目,四岁“精敏绝伦,步趋不苟,愚庵公奇也”,六岁能赋诗。

方孝孺师从大儒宋濂,宋濂佩服其聪颖智慧,称方孝孺是“喧啾百鸟中,见此孤凤凰”。

方孝孺的文风承于唐代韩愈,纯乎韩者,时人称之为“小韩子”。

公元1382年,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方孝孺经人引荐,受到了朱元璋的接见。

方孝孺的博学才识,朱元璋深为赞赏,并当即推荐给了皇太子朱标:“此庄士也,当老其才以辅汝”。

方孝孺从此进入了明王朝的皇室之中,自古祸福相依,看似前程一片大好,没想到命运突然间急转直下,竟为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

朱元璋的嫔妃众多,因此子女成群,有记载的子女多达42人,其中皇子共有26人,且大都封王,各据一方。

公元1392年,朱元璋的长子即皇太子朱标,意外因风寒病死,朱元璋因此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皇室祸根由此种下。

同一年,方孝孺任汉中教授,成为蜀献王朱椿之子的老师,朱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一子,为方孝孺读书处赐名为“正学”,因此方孝孺也被称为“正学先生”,亦称方正学。

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那些封王的众多皇叔们,并不把年轻的建文帝放在眼里。

方孝孺被征召为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为诗讲学士,凡重大国事,建文帝都要向方孝孺咨询。

建文帝在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文官的辅佐下,改变原有的一些弊政,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史称“建文新政”。

然而新政中的削藩政策,加剧了皇帝与皇叔们的矛盾,并且公开化。

公元1399年8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由,发动兵变,史称“靖难之变”。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马皇后所生,驻守北京,在著名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蓄谋已久,招降蒙古士兵以增强势力。

方孝孺等文臣武将,没能阻挡朱棣军队长驱南下。

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6月13日,朱棣攻下南京,即帝位,是为明成祖。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棣南征南京时,其谋士姚广孝曾请求朱棣,南京城破后,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正如姚广孝所言,当时的文武百官大多归顺朱棣,但是方孝孺却拒不降服。

朱棣佩服方孝孺的才能,听从谋士姚广孝的意见,拟召用方孝孺,并且请方孝孺拟写即位诏书。

方孝孺拒不服从,投笔于地,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大怒:如不拟写,诛九族!

方孝孺怒斥一句:诛十族又奈我若何!

自古以来,只有诛九族,方孝孺之祸,多了第十族:同学和老师。

公元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被极刑处死,一说是凌迟,一说是车裂,总之,死得非常悲惨,其家人也死于南京。

民间有传说,其九岁幼子德宗,交天台义士俞学夔二兄弟,潜逃生存,至今有后裔在南京一带。

宁海在解放前属于台州管辖,鲁迅曾评价方孝孺:“铮铮铁骨,台州式硬气。”

包括方孝孺的同学和老师在内的十族人员,有记载的遇害人数就有870多人,入狱和流放者,难以计数,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株连十族惨案。

方孝孺的老家溪上方村,没来得及逃跑的人员,全被诛杀,一人不存,房屋也在这场血雨腥风中被焚为废墟,

一个盛极一时的方氏村落,从此消失。

仿佛一枝消除笔,溪上方村,从人间被毫不留情地抹去了。

那么,时隔六百多年,全村被屠的溪上方村,现在怎么样了呢?

溪上方村被焚屠为废墟后的数百年间,无人愿意触碰,更无人居住,断壁残垣一直保留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改造成为了农田。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改造的推进,溪下王村已经过于密集,逐渐有村民越过桃花溪,在原来的溪上方村的地盘上,修建了新居。

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六百多年前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戮。

通过航拍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溪上方的地盘时,仅在靠近桃花溪一侧,有近年修建的新居,其余地方,仍然是大片农田。

在原来的溪上方村新建的民房,门牌号:溪下王。

曾经的溪上方之名,仅存于文字中了。

2001年6月,方孝孺殉难600周年之际,宁海县大佳何镇在原来的溪上方村所在地,兴建了一座方孝孺纪念碑。

现在,方孝孺纪念馆也正在建设之中,即将竣工。

纪念馆外,有一块仅存一半的石碑,刻于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

碑刻“明儒方正学先生…”,下半部无存。

落款:浙江提督潘衍桐宁海知县王瑞…

六百多年岁月沧桑,我们无法用现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评判方孝孺的是与非。

方孝孺一个人,牵连十族之广,之惨,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特例。

史事如烟,散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史风云第二章第三回:方孝孺被灭十族案: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
明朝大儒方孝孺
朱元璋临死之前下了一道圣旨,要建文帝赶紧去接一个人回来!
他是朱元璋之子,43岁君临天下,方孝孺不服被灭十族
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历史真相
朱棣的梦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