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大壮的信》|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苗炜,1968年出生,作家,已出版小说《寡人有疾》《面包会有的》等。这本《给大壮的信》是写给儿子大壮的书信体随笔。


关于本书

《给大壮的信》是一本掺杂着个人经历和文学经验的书信集,他不仅是写给孩子的,也是写给家长的。我们的育儿往往从绘本开始,从文学开始,但孩子到了一定年纪,父母就会担心文学会让孩子变得软弱,多愁善感。这本随笔集传达了文学中温暖的力量,他想告诉孩子,当你在人生中面对某种特别的体验时,你并不孤独。


核心内容

这本书想阐明的问题是,人们的精神生活与审美生活是贯穿一生的,不要太功利地看待学校教育。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智识上、审美上、道德上有追求的人,是一件长期工作,需要一种连贯性的观念。

前言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我是苗炜,本期我要解读的这本书叫《给大壮的信》。这本书是我自己写的,在这里解读一本自己写的书,还是头一次。


先说书名,给大壮的信,这是我给我的儿子苗大壮写的三十八封信,加上大壮妈妈写的序言,一共三十九封。我四十八岁的时候老来得子,非常高兴,在月子中心照顾老婆孩子,有一天晚上睡不着觉,就写了第一封信叫《数学归纳法》,这封信开宗明义,讲的就是想让儿子获得智力上的乐趣,能够理解数学归纳法、理解微积分,至少能理解实数、虚数、有理数、无理数这些基本的数学概念。第二封信写的是《梅岗镇的故事》,有一本美国小说叫《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小说被当作为人父母的必读书之一,里面有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我在月子中心里把这本小说读了一遍,写了给大壮的第二封信。第一封信写的还是数学,第二封信就回到我熟悉的领域,文学的领域。我最熟悉的还是文学。我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不少伟大的文学作品,写完了回头看,可以说,我在文学中获得的经验,都想通过这些信传递给我的儿子,《给大壮的信》是一本文学方面的育儿书。


当然,这里面肯定夹杂着我自己人生经验。有一年,我去九寨沟玩。九寨沟有一个景点叫老虎海,在老虎海,有一个十岁左右的胖小子看着水里的鱼,发出感叹:生活在这里的鱼一定很幸福!他妈妈拍着他的后背说,你也很幸福啊。我当时看到妈妈的举动,听到母子间的对话,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母亲要赶走儿子的疑虑:你也很幸福呀,你不要胡思乱想啊。我们抽离一点儿看,那个孩子观看水里的鱼,鱼就是客体,孩子观察和思考这个客体,并且懵懵懂懂地开始审视“幸福”这个概念,而他妈妈不想让他审视自己的生活,不想让他审视幸福这个概念,只想让他置身于幸福之中。或者说,他妈妈不想让儿子变得太敏感,不想让他多愁善感,想让孩子好好学习,保持纯真,每天吃好喝好,身体健康,不要太敏感,因为太敏感的人,会过得比较痛苦。


是不是这样呢?太敏感的人会过得比较痛苦?大概真的是这样的。文学是干嘛的呢?文学的确会让人变得更加敏感一些,更加多愁善感一些。所以,孩子是不是应该离文学远一点呢?虽然我们开始育儿,都会给孩子讲故事,讲绘本,都是用文学开始教育他的,但到了成长中的某个阶段,我们其实又有点儿害怕小孩变得太敏感、太复杂。我爸爸当年肯定就是这样想的,他老人家当年也鼓励我阅读,但他希望我看棋谱,看《七侠五义》或者《海底两万里》,他不喜欢我看《红楼梦》、看巴金的《家》《春》《秋》,他说那些书看了伤感,会让人萎靡,那时候说人萎靡,差不多就是经常手淫的意思。在老一辈眼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读文学书,只会变得多愁善感,变得萎靡不振。我只能说,我爸爸对文学的理解还是非常深刻的。


我当了爹之后,开始看一些育儿书。比如《由内而外的教养》,“得到”上也有解读,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如何面对孩子?如何面对自己过往的经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你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又怎么教会孩子控制他的情绪。有一次我翻看一本育儿书,对着封面上的英语字母发呆,parenting,原来这就是育儿啊,这不就是父母parent加上ing吗?这不就是当爹当妈的意思吗?成为父亲,成为母亲,这其实是成年非常重要的一个身份转变,育儿不仅仅是把一个孩子拉扯大,也是成年人的一种转变,学会当爹当妈。


给大壮写的这些信里,我时不时回溯自己的成长。我觉得,育儿是我们继续成长的过程。我们这代人都是在传统家庭长大,讲究父母的尊严,讲究孝顺,然后我们当了父母,又觉得应该做那种西方式的开明的父母。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一方面做传统式的儿子闺女,一方面做新式的父母。


《给大壮的信》最开始都发在我的公众号上,然后就吸引了一些新的粉丝,我看他们的名字,阳阳妈、豆豆妈,好多都是用孩子做头像的,好多都是家长。他们看了信留言说,这些信是写给孩子的,其实也是写给大人的。的确,这些信也是写给大人的。有一位英国作家,艾伦·麦克法兰,他给他的外孙女写过一本书,叫《给莉莉的信》,里面提到“万事非体验不为真”。他说,你几乎不能想象爱情或饥饿是什么样的感觉,除非你亲身体验了它。当这类体验降临时,希望你手边有这本书,让你明白你并不孤独。这也是我给大壮写信的动机,我想把我的人生体验讲给孩子听,尽管体验这个东西,非常难以传达。小孩子呢,又不肯听大人说什么,他要自己去体验,但为人父母者能从我这本书里,找到相同的体验,能产生共鸣。


《给大壮的信》是一本混合了文学经验和个人体验的书信集。这三十多封信,我写的时候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到编辑出版的时候,我发现,这些信还是有主题的。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我希望孩子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希望他能过一种智识的、审美的、有道德感的生活,同时希望他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所以这本书分成四个部分,谈的就是智识的生活、审美的生活、有道德感的生活,还有就是我们互相安慰、互相支撑的家。


我的解读只说前两部分吧,智识的生活和审美的生活。道德和家庭,这是比较私人化的事,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看我的书。这本书是书信体,是一种散文,但在这个解读里,我尽量把我的观点提炼出来。有一句话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我这本书非常正能量,讲的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先说智的这方面,再说体育和美育。

第一部分

先说第一部分,智识的生活。我开头就说了,我第一封信叫《数学归纳法》,希望儿子能够获得智力上的乐趣,能够理解数学归纳法、理解微积分。有朋友说了,你的意思就是让儿子学理科,别跟你似的学了没用的文学。我承认,我是有这个想法。但我理解的智识生活比学文科还是学理科要复杂一点儿。我先说两个数字,一个是三千万个词,一个是14400个小时。


先说三千万个词。有一天大壮妈妈发给我一篇文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丹纳·聚斯金德做的一项研究,文章说,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语言有极大的关系,要想让孩子聪明,就要多跟孩子说话。聚斯金德教授统计,在美国,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只能听到600个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每小时能听到1200个词,而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每小时能听到2100个词。每小时2100个词,平均到每分钟是35个词,并不算多,但要坚持一个小时,实在是话密。要一整天都保持这样的说话频率也并不现实。所以我查了一下互联网,聚斯金德教授出过一本书叫《三千万个词》,他说,到4岁时,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会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多听到三千万个词,智力发育更好。


我被三千万这个数字吓坏了,高阶层人士,每天说的话多,用的词汇多,他的孩子就会比低收入阶层的孩子更聪明。我对三千万个词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可我对阶层这个词非常敏感,这是有了孩子之后特别敏感的一个词。怎么说呢?我们许多人都出生在平民家庭,然后好好读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后混成了一个中产阶层或者混成了一个中上阶层。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更好,因此对他有了更多的期许。让他上私立学校,希望他能去美国上大学,最好还是全美排名前一百、前五十的大学,希望他更上一层楼。


2018年6月,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封面文章,讲到了家庭收入和教育的关系,1985年的一项调查,美国250所高校,54%的学生来自中低收入家庭;2010年再调查,这个比例降到了33%。2017年一项针对美国38所好大学的调查,收入排在前1%家庭的学生,多于收入排在后60%家庭的学生。也就是说,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上好大学。现在孩子成长的环境和眼界,和我们成长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原来都梦想上清华北大,现在都盯着哈佛耶鲁。这种过高的期许,并不是从小学开始的,也不是从幼儿园开始,而是从学说话就开始了。说一个真实经历,有一次我在儿童乐园里陪儿子玩,边上是一个妈妈打电话,她跟朋友说,在教闺女学说话,中文和英文都在教,同时在看《语言本能》这本书。我当时吓了一跳,等那位妈妈打完电话问,你说你在看平克那本《语言本能》吗?那位妈妈说是。《语言本能》,哈佛大学平克教授非常厚的一本理论著作,这就是我们的育儿环境,当妈的为了教孩子说话,在看《语言本能》这样的理论书。


有一本育儿书叫《自我驱动型的孩子》,这本书上说,家长都希望孩子快乐,有成就。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家长会不自觉地产生四个假定。第一,有一条成功之路,我们得确保孩子走在这条路上。他们必须时刻具备竞争能力。第二,赢家少,失败者多,要么进耶鲁哈佛,要么去麦当劳打工。第三,督促孩子进步,他们才能成为成功的大人。要是我们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学的多,那就让他们多学点儿。第四,世界太危险了,我们得时时监控孩子,别让他们受伤害,别做错误的决定。这本《自我驱动型的孩子》是要推翻这四个假定的。这本书有两个作者,一位是临床心理学家,一位是教育专家。如果你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状态,想知道他是不是焦虑,压力是不是太大,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我接下来再说第二个数字,14400个小时。我们小时候读过一个童话故事叫《木偶奇遇记》,匹诺曹总想着玩,他坐上一辆马车,去了一个地方叫“玩儿国”。这个国家的居民都是小孩子,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八岁。满街都是嘻嘻哈哈的捣蛋鬼,墙上的标语是“玩具万岁”“我们不要学校”“打倒算术”,等等。匹诺曹到了“玩儿国”,喜不自禁,开始玩耍。没过几天,他变成了一头驴。贪玩的少年固然可以尽兴玩耍,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变成一头驴,终生干脏活儿累活儿。很多糟糕的童话故事,都是吓唬小孩。匹诺曹一说谎,鼻子就会长出一截儿,这是吓唬小孩子。可小孩子又不傻,他很快就会发现,说谎鼻子不会变长。小孩子也会明白,终日玩耍也不一定会变成一头驴。


其实,你看《木偶奇遇记》中的描述,那些少年在“玩儿国”都是从事户外运动,这实际上是好事。现在怕的是电脑和手机里的“玩儿国”。有一位专家估算,一个孩子,长到21岁,他在电脑游戏上大约会花掉10000个小时。一般来说,男孩子打游戏的时间是女生的三倍,所以一个21岁的男生已经花了大约14400个小时来打游戏。而一个大学生从入学到拿到学位,他的学习时间大概是5000个小时。在大学里学5000个小时,就能拿到学士学位。如果把打游戏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一个男生21岁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了。


三千万个词和14400个小时,我想这两个数字能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焦虑,我们想让孩子从小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他很可能会沉溺在游戏里,根本不知道生活的艰难。有一个词叫同侪压力,说的是在年龄、地位、兴趣等方面相近的平辈,彼此感受到的压力。你的同学、你的邻居,比你挣得多,你原来的同行,创业成功身价上亿了,这都会给你压力。好不容易你把心态调整好了,人家的儿子就读于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申请去了伯克利,这种同侪压力又通过“别人家的孩子”给传导回来了。这事儿肯定会焦虑。


有一本育儿书叫《园丁与木匠》,是伯克利大学一位很棒的心理学家写的。我觉得其中的理念非常好,书中说,我们总像一个木匠对待木头那样对待孩子,总想把他打造成一把椅子或者一个桌子,其实,父母应该当园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像料理一个花园,孩子如同花园中的花草,要任由他自在地成长,孩子的混乱和贪玩是正常状态,正是在混乱和玩耍之中,他迸发出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园丁与木匠”的理论。这本书,我在每天听本书里解读过,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找来听一听。


老一辈的人都信奉木匠理论,当年孔子有一个学生,大白天的睡觉,孔子就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我小时候一淘气,我爸爸也总是这两句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我当年听了很受刺激,我怎么就是粪土了呢?这大概是我从《论语》中最早学会的两句话。好在后来,我还能从别的文学家那里获得一点儿安慰。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我从来不让学校干扰我的教育。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孩子不应该上学。他是说,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孩子当然要上学,从三五岁还尿床的懵懂小儿到十八岁能进大学选一门专业,这十来年间发生的变化堪称神奇。要想完成这神奇的变化,光靠给孩子讲故事是不行的,得去上学。但是呢,有很多人,完成学业之后,成年之后就再也没看过一部托尔斯泰,也不去博物馆了,也不学小提琴了,改唱卡拉OK了。他们受了二十年的教育,可他们还有四五十年的寿命呢。我觉得三十岁,应该是一个人更丰富、更自由的精神生活的开始,学校只是我们受到的教育中的一部分,我们此后还要不断地自我教育,有博雅的兴趣,有好奇心,有智识生活的乐趣。过一种智识生活,这是一辈子的事儿。在知识的探求中获得满足,这是一辈子的事。这是我在智识生活这部分里最重要的一个观点。


另外一段教诲来自一位哲学家,丹麦有一个哲学家叫克尔凯郭尔,他说,“大多数人不具备关于他们自己的意识,不具备连贯性的观念,他们不是依据精神特质而存在的,他们的生活,要么在一种孩子气的天真中,要么在琐碎无聊中,这一时他们做出某种善的举动,下一时又做出某种荒唐的举动,他们如此周而往复:他们在某一个下午是绝望的,可能是三个星期过后,他们又是快乐的家伙,而后又是一天的绝望。”什么叫连贯性的观念?我想就是,你要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了这个目标,你将做什么样的努力。虽然我们小时候都写过作文《我的理想》,但这个连贯性的观念,应该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才具备的观念。但许多成年人丧失了连贯性观念,过一天算一天。其实呢,现在这个社会并不鼓励一个人走向成熟,因为孩子更容易成为消费时代和娱乐王国里顺从的公民。你看那些互联网公司,有食堂有游乐设施,就是想让大学里那种气氛能够延续。你看那些购物网站鼓励你买买买,那些视频网站鼓励你天天追剧,这是成年人的生活吗?这是长大了的小孩子的生活,还在遵循着快乐至上的原则。你天天努力读书,上大学,学了二十年有了工作,然后获得了买东西和追美剧的资格,这好像有点儿荒谬。成长比人们想象的难太多了,难到你想要抗拒。当一个有自我意识、有责任感、有精神追求的成人,让每天的生活都具备一种连贯性,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相比之下,上一个大学真不算什么难事。


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我要说的最主要的观点就是,智识生活是一辈子的事,要在智力上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这比上什么学校重要得多。我虽然是在解读自己的书,但在这部分里,我提到了三本育儿著作,是我有了孩子读的育儿书里印象较深的三本,分别是《由内而外的教养》《自我驱动型的孩子》《园丁与木匠》,希望家长能找时间看一看。

第二部分

下面接着说第二部分,过一种审美的生活。如果说,智识生活是一辈子的事,那审美的生活同样是一辈子的事。简单来说,我们要学会欣赏艺术,热爱体育运动,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英国有一位哲学家叫罗素,年轻时搞数学,后来觉得自己的智力不够,就去搞哲学,然后发现自己的智力搞哲学也不够了,就呼吁世界和平,写心灵鸡汤,他写的书有一本叫《幸福之路》,他说,过于重视竞争,过于重视成功,将之视为幸福之源,实则种下烦恼之根。成功的感觉的确是人生之乐,金钱也能增进幸福,但人们也要有享受的能力,许多教育是在训练一个人的享受能力,这里所说的享受,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所无法领略的微妙享受,比如从文学、绘画和音乐中感受到的乐趣。罗素先生认识美术课和音乐课的角度很有意思,他说这是在训练一个人的享受能力。


有一本小说叫《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女主角是一位露西小姐,她没事儿喜欢弹一会儿钢琴,书中说到,露西小姐总觉得现实生活乱糟糟的,只有打开钢琴,才能获得宁静。音乐王国并非俗世之地,普通人一旦开始演奏,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向上升腾。我们则抬头仰望,惊讶于他竟能这样逃遁。这段描写,将音乐与天空的意向结合起来,讲的是一种审美体验。其实,我们有时听音乐,忽然思绪就飘开了,好像飞到一个更高的地方去了,这就是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的享受。


有一位画家说过一句话也很有意思,他讲素描的要义,说手中拿着一支铅笔看到的世界,和手中没有铅笔看到的不一样。说实话,我上学的时候,上音乐课和美术课都是特别痛苦的经历,直到上高中,我从板砖录音机里听到一首歌,《四海一家》,听到披头士,才觉得这些东西真好听。最早的美术启蒙也是上高中才开始,当时有一本杂志叫《世界美术》,在里面看到达利的画,惊为天人,然后看了一本书叫《渴望生活》。后来到西班牙玩、到法国玩,看到达利的画作,看到凡·高的画作,那真是非常棒的享受。虽然,成年之后我也学着听点儿古典音乐,去博物馆也看看名画,可我不会任何一件乐器,也不会画画。


我家里有一台旧的电子琴,我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在琴上瞎扒拉,有一天他拉着我的手往琴键上放,那意思是爸爸你给我弹一个。我特别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那种惭愧,我不会啊。可他小眼睛巴巴地看着你,充满期待。我年少的时候,玩具很少,有一年,新华书店卖军舰模型,就是一种硬纸壳,将船体和炮台沿虚线剪下来,再用糨糊黏成立体的。我和我家邻居小朋友都去买,回家就在院子里拿起剪刀糨糊开工。我做成的军舰七扭八歪,带着好多白色的糨子痕迹,而邻居家小朋友做成的军舰,边沿齐整,挺括有型。这就是我对自己动手能力最初的记忆,充满了挫败感。


有个法国的理论家叫福西永,写过一篇文章叫《手的礼赞》,他说,艺术家有点像孩子,成年人丧失了试错的秉性,因为他长大了。艺术家将孩童的好奇心延长了,他触摸着,他感觉着,他计算重量,他丈量空间,他雕刻木头,敲打金属,揉捏黏土,凿刻石块,他塑造流动的大气,他接触各种材料,抚摩着万物的皮肤。他以触觉的语言谱写视觉的语言——暖调子、冷调子、硬线条、软线条。语言表达不了双手能传达出的那种丰富的效果。这篇文章让你凝视自己的手,我读一段原文,“看着双手处于宁静的状态,手指稍稍收回,好像在沉思冥想之中。看着它们单纯的、无所事事的样子,活泼而优雅,好像正在勾画着幻想中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它们相互嬉戏,准备迎接快乐事情的到来。它们能将自己的影子投到墙上,它们会搅动空气,或伸展筋骨,将指关节弄得噼啪作响。有时,攥成结实的拳头,有时,手指会抬高降下,敏捷机灵有如舞者。”


其实,你观察一下小孩子,他的手一开始很笨拙,抓一个豆子都抓不住,到两岁了也用不好筷子勺子,但是到三岁的时候好像有了一些变化。费德勒在三岁的时候拿起了网球拍,泰格·伍兹在三岁的时候拿起了高尔夫球杆,郎朗三岁的时候学起了钢琴。你仔细观察孩子,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是在行动中思考的,骑着三轮车然后想怎么控制方向,拿起锅碗瓢盆,琢磨这是干什么用的,而艺术家、手工艺者,都是用双手在思考,动作引导着他们的思考。双手的劳作,肯定会带来一种愉悦。运动员也会用手、用整个身体来引导他们的思考,一个强健的身体,能带给人一种轻盈感。北京有一位作家叫刘恒,他当过一段时间工人,他说他那时候年轻,脑子里总胡思乱想,所以就想干体力活儿,在劳动中让自己的头脑沉静下来。


有个小说家叫卡尔维诺,他推崇轻逸的力量,轻松的轻,飘逸的逸。他说,这个世界会变成一块石头,这是一种石化,不放过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我们钟爱的作家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受敲打的过程,而他想变成天上的云,永远生猛下去。不管是石化,还是被敲打,我们都可以视之为身体的变化,身体变得僵硬,身体受到损害。身体被尘世中的种种烦琐的事情拖累,丧失轻逸之感,整个人都觉得困顿。这时候,一双灵巧的手,一个好身体就意味着一种逃脱之路。如果你的双手能够创造,能做一件陶器,或者能做出一顿美食,如果你的身体允许你去山里徒步旅行,能去玩滑翔伞,这种享受就能让你始终身心愉快。


这就是我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过一种审美的生活,尝试用双手创造点儿什么出来,在行动中思考,享受身体在行动中带来的愉悦。其实,观察一下现在的育儿机构,有芭蕾舞,有跆拳道,有击剑,有乐高玩具,有手工课,有木工,有绘画,有儿童体能馆,都非常强调身体的愉悦,如果这种丰富的活动能够继续下去,小孩子不断尝试自己在艺术、在体育上的可能性,那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事。

总结

好,上面就是《给大壮的信》这本书的一个解读。我再来总结一下。


第一,这本书是我自己写的,我想在这里再推荐一下,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生活,就是一种智识的、审美的、有道德感的生活,同时有家庭的温暖,我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讲给孩子听,也想讲给更多的家长听。这本书是带有文学经验和个人体验的育儿书,育儿不光是把孩子拉扯大,也是成年人学会做父亲、做母亲的过程。其中有些篇章,比如讲怎么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怎么对待孩子说脏话,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第二,虽然是在讲自己的书,但我也推荐三本我读过的比较好的育儿书给大家看。一本叫《由内而外的教养》,讲的是我们自己成长与培育孩子成长的关联。一本叫《自我驱动型的孩子》,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小孩子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问题,怎样让他面对压力和焦虑。一本叫《园丁与木匠》,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育儿理念。


第三,我的书分为四个部分,说的是智识的生活、审美的生活,有道德感的生活和家庭这四个问题。解读里主要说的是前两件事,我的主要观点是,智识生活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丰富的精神生活可能从三十岁才开始,从这个角度看,最重要的课程未必是语文、英语、数学,可能是音乐、美术、体育,对整个人生来说,后三门课或许比语文数学英语还重要。


第四,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文学会让一个人变得敏感,变得复杂一点儿。这到底好不好。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我有一个朋友,他就在得到工作,他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有钱人鄙视穷人,这种鄙视穷人往往能感觉得到,有文化的人鄙视没文化的人,没文化的人往往感受不到,因为他不敏感,而敏感这事是需要学习的。文学、音乐、美术都会让你敏感一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R Notes|智识生活与审美生活
解玺璋| 梁启超的家风与家教(下)
普林斯顿阅读进阶指南:从阅读中发掘乐趣的7个建议
每日荐书20210108
讲书人宋崎骏的个人主页
买书自由丨胡诌白扯第74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