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申遗成功!项目中有这些云南元素→(20221130)
userphoto

2022.12.01 云南

关注
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
我国共有43个项目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居世界第一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该项目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和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习俗。



在这个申遗项目中
云南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位列其中

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

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

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

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

茶俗(白族三道茶)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

接下来就跟着小布一起
品味一下
上述六种“云茶”的魅力吧

普洱茶制作技艺

(贡茶制作技艺)



普洱贡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昌

古法贡茶的加工程序特别繁复,有72道工序,36天的周期。而每一道手工制作的工序都必须用心揣摩,比如杀青环节就必须根据锅中叶子的多少老嫩程度来决定火候、翻炒的快慢和抛撒的高度。

赵梓君 摄

这门历经百年传承下来的手艺,之所以能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名录,是和其世代传人的敬业精神和对其每道工序的精益求精分不开的。



普洱茶制作技艺

(大益茶制作技艺)



“大益茶制作技艺”的核心是研配和发酵。

“大益酵池”自1973年开始发酵至今,已不间断发酵近50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沉淀,“大益酵池”累积了发酵的优势菌群,形成发酵的特有小环境。同时,这一环境与高矿物质含量的弱酸性水源完美结合,构成了大益普洱茶发酵的微生态环境,奠定了“勐海味”的基础。

历经十年科研积累,大益于2016年3月成功创制“微生物制茶法”(第三代发酵技术),揭示了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消长规律,掌握了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溶氧等参数;实现了优势共性有益微生物的可培养。并推出以科技为支撑、健康为导向的“益原素”方剂产品益原素A方、B方、U方等。

微生物制茶法继承了传统渥堆高温、需氧、多轮次发酵的工艺本质的同时,接种“大益酵池”稳定的、特有的微生物菌群,使其生产的“益原素”系列茶品具有脂溶性强、分子量较小、易于吸收等特点,成为新一代消费者便捷饮茶、健康饮茶的新选择。



黑茶制作技艺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



沱茶于1902年创制于大理下关,故名下关沱茶。在“团茶”及云南“姑娘团茶”“饼型团茶”基础上,大理喜洲商帮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枚现代型的碗臼状“砣(坨)茶”,并于1916年经昆明、昭通运往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一带销售,一举占领了川渝市场,而“砣(坨)茶”的名称也逐渐演变为“沱茶”。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荟萃云南大叶种优质晒青毛茶原料,经高原仓陈化、筛分(含风选)、拣剔、拼配、称茶、蒸茶、揉茶、压制、定型、脱袋、干燥、包装、高原仓陈储等十余道工序匠心精制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从掌到心,分毫之间、彰显功力。技艺凝聚、彰显了各族人民的智慧巧思,要凭长期实践才能掌握要点,是中国西南茶马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中紧压茶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



红茶制作技艺

(滇红茶制作技艺)




1938年秋,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为开辟西南茶区来到凤庆,只见凤山茶树成林,树壮叶肥,白毫浓密,便采摘少量一芽二叶的鲜叶制成红茶,经开水冲泡,满盏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罕见。将此红茶样邮寄香港茶市,被誉为红茶之上品,定名“滇红”。自此,可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媲美的世界一流的滇红茶由此诞生。

与其他红茶不同,滇红以凤庆大叶种茶为原料,其色更艳、香更浓、味更醇,分别有“滇红工夫茶”“滇红碎茶”“滇红特形茶”。滇红工夫茶较为常见,适宜冲泡清饮。

其外形条索紧结、雄壮,具有色泽乌润、苗峰秀丽、金毫显露、香气馥郁、滋味浓醇、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匀等特点,素有“云南工夫茶,色香味俱佳,做工极精细,声誉遍天涯”的美誉。



茶俗

(白族三道茶)



谁道人生好滋味,一苦二甜三回味。大理白族三道茶,便是借茶喻世的独有茶道。三道茶的制作要求严格。概而言之,有 “三道”“六则”“十八序”。其中最为核心的“三道”,即指此茶分为三道,味道迥异,分别对应“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这也是白族三道茶名字的由来。

第一道茶又叫“苦茶”,寓意“要立业,先要吃苦”的人生哲理。主人将茶叶置于砂罐中,接着放在火上烤出茶香,再倒入煮沸的开水,一瞬间,茶香扑鼻而来,然后气味苦涩,让人不禁回忆起往昔种种。

第二道茶是“甜茶”,主人会在客人喝完第一杯时再次煮茶,并加入红糖、乳扇、桂皮等。奇妙的组合,尝起来清甜可口,大有人生苦尽甘来的意味。

第三道茶便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但加入的原料换成了蜂蜜,并加入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



董有湘 摄

德昂族酸茶分食用茶和饮用茶两种,食用茶一般当作菜来食用,是难得的德昂美食;饮用茶酸涩回甘,其汤色金黄透亮,年份久的有橄榄香、桂花香、奶香等。

制作酸茶每道工序都需要十分用心,首先把新鲜茶叶均匀的撒在木桶里,放在火上蒸二十分钟,蒸茶的火候非常重要,蒸好后取出茶叶铺在簸箕上打散,让茶叶充分冷却。

茶师会亲自挑选挺拔修长、大小适中的成熟竹子,砍下来锯成竹筒,将竹筒内壁清洗干净,把晾好的茶叶揉搓成团装到竹筒里,一层层压实。

董有湘 摄 

茶叶填满后,用新鲜芭蕉叶封口,选一处阴凉的地方挖一个深坑,垫上芭蕉叶,再将封好的竹筒埋起来,让茶叶在地下以纯天然的方式慢慢发酵。根据光照雨水的变化,大概需要三十至五十天不等。

竹筒开封后,把茶叶取出,经过精心挑选,上好的酸茶会呈金黄色,发酵后的茶叶放在石臼中,用传统的脚碓舂烂,揉成小团,压成饼状,晒两天左右,剪成小块,接着再暴晒五天就能得到成品。

酸茶可以用陶罐、铜罐和新鲜竹筒来煮,煮出来的口感会有不同,具有天然的苔味、岩味,带有特殊的微酸和回甘,层次感很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洱茶的一些亲身感受和思考
20种中国名茶鉴赏方法
云南茶叶品牌
福茗源的茶叶排名,云南茶排名是怎样的
舌尖上的中国茶叶 | 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
非遗里的云南茶 云南十大名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