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吾乡吾土】任建新|纬二路剪影
userphoto

2023.02.09 山东

关注

  纬二路是济南市区的一条主干道,也是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后就有的老街。在商埠区初始的东起十王殿(今馆驿街西口),西到大槐树村,南至长清大道(今经七路),北至胶济铁路的4000亩区域内,商埠局以东西为经,南北为纬,首批规划了十多条马路,其中就有纬二路。不过,这条路开始只修了经一路到经二路这一段,直到1916年后才陆续通到经七路,至于它延伸到经十路,已是1937年以后的事了。

  由于纬二路的建设时期不同,直到1980年8月大规模拓宽前,它始终以经七路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经一到经七路,路宽仅十多米,但连通七条东西纬路,布局经纬分明。它的南段经七路到经十路,虽路宽近五十米,两边却无一条东西互通的道路,路西仅有的建国小经三路偏北,路东的经八、经九路又偏南,另有两条通往居民区的小巷,全无北段老商埠区的规整。

  纬二路北段长约三华里,宽约十二三米,中间仅两车道。两侧人行道上,各有一行粗大的梧桐树,春夏秋三季枝繁叶茂,像高擎着一把把绿色大伞,让路经的行人格外舒服。这段路从南到北,纵贯老商埠区,北头顺经一路又可到火车站,交通和环境都不错,所以两边既集中了市政府、市政协、市房管局、市人民银行、省工商联和纬二路小学、银行幼儿园等机关学校;又有大观园商场、铭新池、牙科医院、文物店、银行储蓄所,以及食物店、洗衣店、旧货商店、煤店、服装加工社等商业服务类单位;更有许多长短大小不一的小街、胡同、院落和当街居住的市民。

  大观园在经四和经五路之间,是纬二路北段最大最繁华的商场,有三个出入口就开在路西。大观园沿街除了北边出口角上有个水果店外,其他都是门户当街的居民,不少人家的炉子、垃圾桶等就放在门外。那个年代不许个人经商,大观园内顾客盈门,人声鼎沸,商场外侧的纬二路上,居民们平静过着自己的日子,互不打扰。

  纬二路与经二路十字路口,是这段街上最气派的路口。最漂亮的东北角上,是1906年德商开办的德华银行办公楼,济南解放后划归市人民银行。小楼坐北朝南,石墙红瓦,正面的门洞、窗框、阳台都成圆拱形,门廊两侧上端人字形墙面正中,浮雕着两个十字。起脊的楼顶本就高耸,上面偏偏又多出几个带窗带尖的圆顶,仿佛洋人带着风镜和小红帽,威风中透着几分幽默。

  路口西北角原是市人民委员会机关(即市政府,1955年6月至1966年底称市人委)大院。院子南侧有两座洋楼,是1905年开设的德国驻济南领事馆。与之同期,美国、英国、日本、瑞典、瑞士和意大利、奥地利等国,也先后在济南开设了领事馆或领事代办处,足见近代济南曾是中国城市行列中的佼佼者。

  路口西南角是银行幼儿园,隔着外墙上的铁栅栏,可见当时很时髦的滑梯、转椅、跷跷板等。路口东南角也是一座带院的西式办公楼。当年这么多洋建筑集中在经二纬二路口,说明这一区域是济南开埠后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

  纬二路与经三路交叉口东北角,坐落着当年号称“华北第一池”的铭新池,正门(含男池)在经三路上,女盆浴入门在纬二路上。路口南边路东,是家沿街的旧货商店,以收、卖钟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绸缎衣帽和家具等日用品为主。当时我们孩子去那里多是图稀罕,能见到一些电影中旧社会富人家的东西。特别是“文革”初期,很多老户人家怕抄家,把不少老物件儿很便宜地卖给旧货店,昔日冷清的店面瞬间变得门庭若市。我父母当年也常去那里淘点便宜东西。

  纬二路临近经四路口东侧,有条连通纬一路的小街,济南市纬二路小学就在里面。学校创办于1920年,原是一座私立教会学校,1952年被政府收回,改为公办纬二路小学。当时的校门偏小街东侧,坐南朝北,纬二路拓宽改造后,校门改到纬二路上。学校附带幼儿园,南北两个大院,除最南边有趟楼房外,其余都是平房。纬二路小学是我妹妹和弟弟的母校,不料二十多年后,已在其他幼儿园结业的儿子因不到上学年龄,也到该校幼儿园大班“复读”了一年。既然是复读,孩子心不在焉,经常调皮捣蛋,被老师告状成了家常便饭。

  纬二路北段最有烟火气的是经四到经五这一段。居民们大多当街而住,屋门开关当口儿,家里的陈设便暴露在路人眼里。傍晚下班后,有的人家当街点炉子做饭,烟火缭绕,行人常掩鼻而过。盛夏的夜晚,屋里狭窄闷热,不少住家吃完饭后,就在门外人行道上泼点水,放上小桌和几个板凳,一家人围坐四周喝水拉呱。有的靠墙边摆上竹躺椅、支起小床,躺在上面乘凉。有些小伙儿和孩子还嫌不凉快,再去水管子接盆凉水,脱掉上衣,呼呼啦啦洗半天。坐在旁边的老人看着闹心,数落道:轻点,和个鸭子似的,祸弄得到处是水。

  街上的路灯本就不太亮,加上梧桐枝叶的遮挡,光线愈发稀疏昏黄。天越来越晚,年轻人和孩子大多回屋睡下,几个老人仍坐着马扎,呼搭着蒲扇,与左邻右舍甚至马路对面的街坊,有一搭无一搭地聊着。偶有车辆匆匆经过,路上斑驳的树影晃得更加支离破碎……

  1982年12月,纬二路北段展宽工程竣工,路被拓到50米,几乎与南段同宽,路北头直接通到天桥。其后两边逐渐高楼林立,现代气息越来越浓,不少媒体把这条路改叫作大纬二路。其实原先老济南人称呼商埠区的经纬路,只把相对较长的经路称作大马路,如二大马路、四大马路,单指经二路和经四路。不过如今知道这种叫法的人越来越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区50个道路项目今年建成 六一路安全岛将拆除
说说济南市中区的来历
记忆里济南的水楼子和那附近的街道
青未了|济南商埠百年“经纬”长
城市记忆:济南的老剧场、电影院(史上最全)
济南下班高峰易堵路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