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温情的观照——对话冯克力和《老照片》(上)

编者按:

  “《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记忆和见证着历史,使我们得以在过去朦胧的霞光中,重新想象遥远的过去,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老照片》入选“共和国60年60本书”的这段颁奖词,冯克力认为概括得很贴切。

  冯克力从往日时光里微小的碎片中,淘洗、提炼寻常百姓的时代印痕,呈现出历史潮流背后极具私人化的影像故事。这个解读和陈述历史的过程,像极了摄影由人向人解释人的过程,温情且细腻。

  本文尝试从其主编的《老照片》切入,与冯克力老师对话和交流,走进他们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冯克力和《老照片》,似乎同时被业界熟知。在没有收视率概念的年代,杂志发行量是衡量纸质媒介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双月刊《老照片》前四辑的印数便已突破百万余册,观众的喜爱度可见一斑。

  “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配以翔实、活泼、意味隽永的文字,观照一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他当年构思《老照片》手稿中的一句话。当整个社会都在忙着转型升级的潮流之时,他和《老照片》团队拾取了遗失在街角小巷里的生存故事,汇聚成民众视角下的“成长史”。



 生存的轨迹 

  冯克力先生成长在泉水畔边的济南,从一名技术侦察兵到印刷厂校对,从一名编辑到《老照片》几十年如一日的主编者,似乎早已和《老照片》互为彼此的符号,或许这就是坚持和信念的力量。


北方农村妇女聚集在河边洗衣,一派静谧、安详的情景。摄于1927年。(原载《老照片》第88辑)


  刘书彤:您儿时在农村生活,现在还有印象么?我是从农村生长,和万千学子的进城路线一样,从农村长大,在城市生存,这两种身份一直在影响着我。


  冯克力:我在济南出生,我的情况和农村出来的孩子还不大一样,因为我在农村的时候,父母已经在济南工作,两岁时去了招远姥姥家一直生活到七岁,在农村读了小学一年级。


  尽管当时我的生活状态和普通农村的孩子有些不同,但是我和曾经那些农村的孩子关系非常好,现在还有很多来往。通过农村这几年的生活,对我的成长有很多好处,让我对农村的状况了解增多,这对我的性格影响也比较大。


  刘书彤:从一名学生到技术侦察兵,对您有什么改变么?我的父亲是一名铁道兵,从小对我要求严格,比如他干农活经常到深夜,也一定要把事情做完,坚韧但也执拗。


  冯克力:我当兵是1971年到1975年,部队生活对我的性格,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可能也与兵种有关。我在北京郊区的延庆当兵,更多倾向于文员的性质,天天戴着耳机在大山里,不像其他部队经过很严格的军事训练,我们训练就是抄报。在这期间也看了一些书,基本上诸如《毛泽东选集》之类的书籍,后来在新华书店能买到鲁迅的散文和《红楼梦》之类的书籍。


  刘书彤:当您从一名工厂校对转型到一名编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命运是眷顾努力和认真的人?


  冯克力:我从部队复员后去了山东人民印刷厂,开始是做铸字模型的工作,大概半年后厂里领导看我喜欢看些书,就安排我去做校对,当年画报一创刊就是在我们那儿印刷,“经过接触”,画报社的领导认为我挺适合当编辑,1979年去了《山东画报》,1993年底来到山东画报出版社,这期间也曾尝试做了一些画报的改革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1911年,济南火车站前道路尚在铺设,钟楼上尚未安装大钟。(原载《老照片》第88辑)


  刘书彤:似乎人一旦走出生养自己的那块土地,乡愁如影随形。关于故乡和现实的乡愁,您怎么理解?


  冯克力:可能你从农村到城市这个跨度比较明显,而且是在你成年以后,就有了这样一个大的跨度,你的感受可能会更多一些,但是现在,我的乡愁是在什么地方呢?除了童年时期的成长记忆以外,对我一生影响比较大的还是城市生活这一方面。比如,我们现在的生存状态和四五十年以前的生活状态,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简直是超出想象。


  刘书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城市化进程下,在城市中生存状态的“思愁”?


  冯克力:我印象很深的是,小时候经常去大明湖北边的一条河里去摸鱼,现在早就找不到河的踪迹。城市在变,在城市里生存的状态也在改变,这个改变其实就是伴随着城市的变化。


 “读图时代”的开启 

  “多元化”的时代,“快速化”被消费的我们。时代猛烈发展的脉络之中,无数的新鲜事物悄然萌发,这是时代的产物,但在用心之人的面前,自是必然。


  冯克力团队的《老照片》,曾一度掀开“读图时代”的序幕。被业界誉为“改变了中国人的阅读”的冯克力与《老照片》丛书,至今仍是出版行业难以超越的山峰。


1938年,活跃于敌后战场的山东省抗战游击队。驳壳枪和红缨枪混搭的武器装备与战士们严峻的面庞,显示了敌后战场的困苦与艰难。

(原载《老照片》第53辑)


  刘书彤:很多人认为,“读图时代”是由《老照片》开启,是对图文关系的新解读。您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冯克力:在策划《老照片》书时,草拟征稿启事上有一句话:“文章要围绕照片来撰写”就是说配文可长可短,但是必须围绕着你的照片来写一篇文章。


  这是当时我们给《老照片》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实际是对《老照片》图文结合的一个定义,图文本就是一种关系。


  当时有个小插曲印象很深,我们临时做了一本样书去图书订货会上做征订使用,有一个做社科人文类的书商特别喜欢,他说:“我看这个书的装帧和设计形式,实话跟你说,我都想把那本书给你们偷走,”“我后来我想了想,人家就装了一本书征订用,给人偷了人家就没了。”


  我们把“老照片”自觉地纳入了出版资源,这是其一;其二是自觉地把历史照片纳入历史叙事。当时这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样式,确实让人感觉很新颖,改变了大众对传统书籍的认知。


  在没有《老照片》以前,人们对历史照片在历史叙事中的价值,缺乏认识,而且对照片并不太重视,所以许多历史照片都在博物馆档案馆里沉睡,没人挖掘它,但是《老照片》这个书火爆以后,把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里那些历史照片全部调动起来,所以会有许多人去模仿。


  把历史照片纳入历史叙事,让这些沉睡的历史照片活起来并让大家看到,应该说《老照片》的出版,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人们认为《老照片》开创了所谓的“读图时代”,很大程度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是它的形式,一个就是它对历史照片的挖掘和展示。



  刘书彤:《老照片》曾经率先吃了“螃蟹”,现在,更快的通信技术在发展,例如当下火热的移动端视频直播等,是不是意味着“读图时代”将要结束,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冯克力:其实不存在谁能替代谁,各有特色。比如说电视不太普及的时候,人们只能通过画报这类媒介看一些形象化的东西,有了电视以后,尽管图片类媒介受到巨大冲击,但是有些人还是喜欢直接呈现在手中的纸质媒介。一位喜好收藏的朋友说:“老照片,不仅是所定格的信息内容,还有这个承载材料经过时间沉淀后的效果。”


  对我们的冲击肯定有,但是像《老照片》这样的书,依然在想办法,找到自己特殊的生存空间,就是影像很难满足的那一部分,这恰恰是我们的长板。当然我们也采取一系列网络电子化的影像传播,比如我们所登内容和网媒进行合作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图 | 北洋风流
原来照片还有这样的意义
冯克多快步
读图读到铁军魂–《馆长晒图说史》代序
冯克利文集
老寿读图22集上海屋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