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涂燃原创】阿母:妈妈·老妈·母亲

“世界上一切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行踪望尽守慈乌,倚牖赊归目渐枯。
老大离乡千万里,垂髫慨忆秒分福。
余生再见已堪数,尘土难埋何以抒。
一辈为家浑似可,几人有子不如无。
——涂燃【七律(新韵)】空巢老母记


阿母:妈妈·老妈·母亲 

【文字|编辑】涂燃  

昨日是母亲节,来自洋国度。对于在这个时代肆虐泛滥的洋节,我多嗤之以鼻的,尤其是批商家之无良炒作;对于洋节日,我几乎不凑热闹,但母亲节和父亲节除外,比如昨日中午,我也带着我的母亲和孩子的母亲去下馆子。不过,郁闷的是因晚到到处满员而四处碰壁。这种火爆的场面,尽管有一些不快,但心中却是欣喜更多些:原来多数人懂得善待自己的母亲。这种节日——全天下情感情怀情意共通的节日,对于我们这样有着以孝治国传统的国度,窃以为母亲节和父亲节却可以说是一种有着跨时代现实意义的有益补充。

  记忆中,其实我是很少写母亲的。翻箱倒柜找来的一篇散文还是2011年母亲节第二天写的流水账。这并非我不爱母亲,只是经常提笔之后又放弃,生怕我这笨拙的文思、生硬的笔调和贫穷的词汇,难以写出她的辛酸与勤劳、慈祥与善良、平凡与崇高。

  又是心潮,一整日恍恍惚惚,不知所措,总觉得有一份感念需要抒发。不知从何说起,不知从哪下笔,不知笔墨轻重,不知感情沉浮。浏览网络,拜读大师的手记;翻阅书籍,重温前辈的文辞。而最终,我想还是从最朴素的“阿母”称谓说起……

  “阿母”之称,在我们的家乡,就是母亲。终我辈之一生,从出生开始到垂暮之年皆如是称。一开始,面对各种或洋气或文雅或高贵的称谓,我的心中其实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我本以为这是我们的家乡方言或者农村土话,后来我才知道,在很遥远的年代,大家就开始如是称之,而且还有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如《孔雀东南飞》就有“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的句子。只是可惜,到如今,如是称谓已无多。

  隔着时光,细数流年。人类的发展到如今,度娘告诉我们,关于母亲的称谓不下十数种,尤其到这个各种稀奇怪诞充斥网络的时代,又有新的不知所谓甚嚣其上,不过幸好是个例,幸甚。这数十种称谓,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民族、地域、阶层、地位、阶段……而时代发展到如今,又有了新的普遍历史现场:孩提时代称谓妈妈;青少年时代称谓妈或老妈;中老年称谓母亲。

  其实,每一个看似约定俗成的称谓,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每一种其背后还代表或者说夹杂着不同的情愫、心思和感受。孩提时代称妈妈,除了还懵懂无意识,更是因为有这个女人的地方就有饭吃有觉睡,那是对于母亲的依赖或者依恋;青少年时代称谓老妈最多,有这个女人的地方总是牢笼和磕磕碰碰,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想脱离这个女人设定的围墙,有一点嫌弃或者几分叛逆;而到了中老年,慢慢地也为人父母,知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那种千丝万缕的藕断丝连血溶于水,知道其中的艰辛不易,这个女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这个时候的一声声母亲更是一份由衷而发自内心的感恩之心、之情、之意。多年之前,忘了是从书中还是电影,那里面对于母亲的称谓设定只有母亲,而那里面透着的那份尊敬和孝顺,让我们神往。那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普天之下的子女,尤其是我中华儿女,就当如是。或许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笔下,或者内心,就以此称谓之。三种称谓,有意无意之间透露折射着这个历史时期的人类生态,不管是成长、叛逆、温馨、亲密或者感恩。

  岳父母常对着妻说,你别不服,你再大也是我闺女;电影台词说,妈,我再大就是须发皆白只想做您的儿子;大儿已经十周岁,无论家里家外,妻脱口而出的称呼,还是宝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全球有50亿人,50亿人心中有50亿种母亲的形象,50亿种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但是,人类对于母亲的情感,或者说母亲与子女的这种情感纠葛,却不会因为种族、总局、地位、年龄和性别等差异而不同,或者叫大同而小异。

  或者,我有点想多了,那就是一个称谓。管它何种称谓,那个女人,为了我们,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生子忘忧、咽苦吐甘、回乾就湿、洗濯不净、远行忆念、深加体恤、究竟怜愍……这些恩德,我们可知?可铭记在心?可感恩戴德?可思如何报答?可思如何爱这个女人?这时候我在想,多少人在供奉菩萨,却又有多少人像供奉菩萨一样供奉自己的母亲。

  多少年前,我不太懂。父亲走后,我才真切明白。对于父母,看一眼少一眼,你永远不知道,这一眼,是否就是永远的诀别?是否就是你余生最大的遗憾?是否是你这一辈子最无法割舍的牵绊?有人说,母亲在,家就在!我曾经很庆幸,在我的一辈子,可以有大团圆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十年。而在感叹“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后,母亲去帮弟弟带孩子。现在见面再也无法像住在一起,有时候一个月也难得见一面,就算再奢侈,也就是一周一见。或者,这已经成了我新的更大的遗憾。每一次回到家,心里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那时候,伤感而无奈,一言不发独怼夜。

  而其实我还是幸运的,至少我们还在同一个城市;如果我们想见,一个小时之内就能见到。而那么多乡下留守老人,那么多儿女远走他乡的城市孤寡,比起他们,我又是何等的幸运!我们又是何等的幸运!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妻和岳父岳母,那些年的万里之遥,是我那些年无法跨越的心坎。而感谢上苍垂怜,这几年他们愿意在我们的身边一起生活。只是这时候,他们又牵挂起在家乡的儿子和女儿。

  如果说人类有亘古不变且无可动摇的情感,那绝对是亲情尤其是母爱。如果说,人类有永恒持续的眷恋和放不下,那是母亲的牵挂、母亲的唠叨、母亲的身影……。就像美国世贸大厦倾倒的那一刻,拥有亿万资产的商人用手机发出 “妈妈,我爱你!”这是他的放不下,这或许就是最朴素人们人心中最后的放不下,每一个人心底永远最深的眷恋。

(2019年5月13日傍晚于鹭岛会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女呼母亲,还是叫娘好?!
我的母亲[七律]
【远方】海南《小说连载 成功的背后(之三)》 作者:方先华 朗诵:蕙泽兰香
这个母亲节,我想对妈妈说
【客家圈】为什么客家人都把妈妈叫做姆(mei)
老北京旗人,对称谓的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