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科建设不能个个追求“大而全”

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生态对于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藩篱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人的活力,实现高质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它科研组织和机构不同的是,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是往往建立在众多学科单元组合的基础上,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处于龙头的地位,当高校学科生态不够优化时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高校的科技创新。一段时间以来,国内部分高校为了迎接学科评估或者集中资源建设一流学科,撤销一些没有比较优势的学科点,这样的学科调整是不利于高校学科生态建设与科技创新发展的。因此,优化学科生态成为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的首要任务。

优化高校学科生态的意义

优化高校学科生态不仅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对于高校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同样意义重大。一是良好的学科生态有利于学科高峰的形成和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涌现;二是良好的学科生态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在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中产生创新成果;三是良好的学科生态有利于形成学科之间互相支撑态势,形成高校学科综合优势,协同多学科攻关重大科学问题,因为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单一学科可以解决的问题。

优化高校学科生态的路径

各个高校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发展趋势,切实优化学科生态。一是要不断优化学校学科布局,形成合理学科布局。例如同济大学按照“工、理、医、文”四个大类,对工科、理科、医学与生命科学学科、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实施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确保强势工科保持领先,理科发展形成新的优势,医学学科复兴加快步伐,人文社科发展形成特色,工理医文融合交叉形成新亮点。二是要深入推进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集成与创新。要发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完善有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造多样化的学科交叉平台,完善交叉学科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支撑,引领各学科协同发展。三是要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做好战略性新兴学科布局工作,抢先占领制高点,努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要提前布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有力推进学科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以重大科技原创性成果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

优化高校学科生态的关系处理

优化高校学科生态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学科规模与结构的关系。只有极少数的高校可以建设“大而全”“大而强”的学科体系,大部分学校还是要合理选择需要建设的基础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二是要处理好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由于历史积累,各个高校往往形成了若干相对优势的学科,优势学科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以凸显学校特色,但是新兴学科代表着未来,也需要重视并有效推进建设,保障学校学科可持续发展。三是处理好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的关系。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学校中建设一批一流的学科。但是高校也不大可能把所有的学科全部建成一流学科或者顶尖学科,因此,要以若干或者一批一流学科为引领,剩下的高水平学科为支撑,既重视一流学科建设,也重视相关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高原之上建高峰”的态势,实现内涵式发展。

来源 | 文汇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向未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南京大学: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上海各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一览
新兴学科推进学术研究革故鼎新
高校办学科学定位难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