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失智花园“疗愈性”设计,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康复花园是失智长辈照护的重要空间,充足的日照以及自然的景观环境对失智长辈的病情缓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为失智老人设计提供一个较为舒适和自在的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失智老人认知能力的退化,减轻老人失眠的症状,另外通过花园内的一些感官刺激,可以缓解老人的情绪,使其心情舒缓,通过环路设计还能对失智老人的游荡行为上予以满足。对失智花园细节进行“疗愈性”设计,除了能增强失智老人的安全感,还能减少护理人员的负担,同时让老人在庭园中感受到亲切、自由、活力的居住氛围。

正如和睿在之前的文章中所提到的失智机构的疗愈性空间营造对于失智长者的作用至关重要,花香四溢、色彩艳丽的康复花园则最具天然疗愈效果的场所,那么康复花园又有哪些设计的要点呢,接下来和睿将聚焦失智康复花园展开详细介绍。

◇基于失智长者需求的设计手法◇

失智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 失语、 失认、 视空间功能损害、 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表现为特征。要想做好失智“疗愈性”康复花园设计,首先要了解失智患者心理与行为特征,以此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花园环境。

>>(1)生理特征

除一般所了解的记忆障碍、行为能力等功能受损外,失智症患者往往伴随着视觉障碍,视觉呈现平面效果且色彩分辨力弱;其次触觉与感知能力也差,对于台阶、坡度等无法清晰识别。再者失智患者一般还具有时间、空间定位障碍,无法分辨方向与时间,经常出现迷路以及昼夜、四季不分等生理节律紊乱问题,因此在康复花园空间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失智长者的特点。此外,失智长者在不同阶段还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具体如下图所示:

>>(2)心理特征

根据相关研究,失智长者除了一般表现的抑郁、暴躁、易怒、妄想等心理与精神特征外,其认知水平在其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表现。

>>(3)设计思路

当考虑到失智症早、中、晚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失智患者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在失智花园设计时,应根据失智长者的病情阶段及特征,采用差别化的设计思路进行规划。

◇失智疗愈花园的设计策略◇

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可以延缓失智老人病情发展,康复花园还具有疗养与缓解症状的效果,可以减轻老人的精神压力,改善其睡眠障碍和攻击行为等。通过失智照护机构中的“疗愈性”感官花园设计,采用多样形式,如室内花园、阳光露台、室外花园、蔬果及植物种植等,不仅增加老人与自然相处的机会,也可以创造舒适的休闲与交流空间。

>>>(1)兼具安全性与活动性

失智康复花园内设置合理的感官刺激及康复活动设置,休闲空间及漫游道路设计简单明确,不易迷路,吸引长者走出室内参与活动,使花园具有生气。比如花园中可以设置喂鸟区、篮球架、种植区等活动区域,可以引导失智长者更多参与集体活动与社会交往,有利于其情绪的改善。

>>>(2)趣味性与吸引力

康复花园设计时可以在创造安全环境的基础上提供部分趣味性及挑战性的空间,以激发失智长者对于探索康复花园的好奇心,如可以在康复花园中设置了部分隐蔽具有探索性的路径,为长者提供挑战自我的可能。

>>>(3)“疗愈性”环境设计

考虑到失智短期记忆受损,但长期记忆尚存,因此可以将长期记忆作为与失智患者沟通的桥梁,利用回忆材料来帮助他们在怀旧中进行自我整合,逐渐认识和肯定自身价值,缓解不良情绪,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失智花园中布置刺激记忆的要素有助于唤起失智患者的记忆,如利用一些图片、旧物件、熟悉的植物、雕塑等都可以作为刺激来触发患者对过往的回忆。

>>>(4)“如家”的熟悉感

失智康复花园中熟悉的布景,可以为长者创造引发亲切如家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积极参与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信心。比如让失智长者参与花园的种植和打理,给花草浇水、照看盆栽、饲养小动物等,通过花园的人格化使长者感受到“泛家庭化”的亲切感。

◇疗愈性花园设计要点◇

>>>>(1)过渡空间设置

▷花园与室内应保持视线通透,公共区域尽量采用大面积玻璃的形式,一方面长者在室内可以观察植物四季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吸引失智长者从室内走向室外,参与活动;

▷建筑门口通向康复花园的过渡区作为室外景观空间延伸,应设置有活动座椅,方便长者休息;

▷康复花园可以采用简易门设计,可以轻易打开,避免长者因开门产生焦躁,让人有一种回家的心理暗示,也可以引发长者入内的好奇心;

▷花园外侧通过高大植物将居所与繁忙的街景、停车场和其他会让人增加焦虑感的景观阻隔,尽可能减少令长者焦躁的因素。

>>>>(2)漫游路径设置

▷失智老人不同于一般老人的活动行为就是漫游,在室外要提供安全的漫游路线,“8”字形的设计路线不封闭,且始终可以让失智老人回到起点,避免了老人漫游遇到阻碍的而产生焦虑;

▷道路设计要简单明了,道路上不应有台阶,斜坡的坡度不能超过2%。环线道路可防止人迷路,与主园路成90°角的次级园路不会引起人困惑,主次园路应在宽窄和铺装上有所区分;

▷提供部分挑战性路线设置,但注意应相对隐蔽,供早中期失智患者使用,注意路线不应致使失智症患者迷路,同时提供部分探索路径,可结合假山与水景进行设置;

▷环路边界可以给人安全感,用墙、树篱等材质区分场所,为花园创造柔软的边界线,将建筑与景观平缓过渡,并起到遮荫效果;

▷漫游环路中地标与导视的设计应尽量简单,方便失智长者理解,避免出现抽象的图形,以免引起长者的困惑。

>>>>(3)水景植物设计

▷康复花园中建议设置小面积水景,水深不宜超过20厘米,同时水景与路面应具有清晰界限,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使空间层次更丰富,视线更舒朗,有利于人沉思和冥想,安抚失智长者情绪;

▷芳香植物对患者有一定的康复作用,如可以通过设计蔬菜园、草药园以及一年生植物的种植园,使患者参与园艺活动,改善病情;

▷通过采用失智长者熟悉的植物和材质也可以创造熟悉的环境,唤起过往记忆,产生“如家熟悉感”;

▷在康复花园内放置部分花园装饰物、盆栽植物及其他独立的构筑物,最好设计成可移动的,可以根据不同活动改变他们的功能;

▷抬升花床使失智老人即使在室内依旧可以观察到植物的季节变化感受四季,室外也可以不需弯腰就可感受到植物的触感和气味;

▷康复花园内花台旁边配置工具箱、 木材及肥料便于长者开展园艺活动。

>>>>(4)富有温情记忆的空间设计

▷文化与活动可以唤醒记忆,可以失智长者的地域与时代背景,将一些传统元素加以应用,在花园中添加日常生活元素保留过去的记忆,如在花园中添加晾衣绳,以此为长者带来生活化的居住氛围,也可以将座椅设置成公交车/火车等车座椅等,为失智长者创造生活化的场景。

(花园内木屋)

(花园内晾衣架)

(熟悉的墙绘)

通过对失智花园进行“疗愈性”设计,为长者提供有自尊、有意义的活动设施和场地,如散步、 赏景、 运动、 园艺、休憩和社交等活动,并且创造亲切、活力的环境,对于改善失智症病情的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暖!”字蕴含了失智疗愈空间设计的全部情感(康复训练专题)
不想求医问药?来康复花园放松一下
医疗康养,也需要景观设计
医疗景观设计,了解一下~
成都主城区900张床位的医养综合体,样板间来了~
痴呆老人耐心训练能康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