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才情不输李清照,凭啥只落得这个结局
李清照和张淑芳,完全应验了那句老话,同人不同命。

差不多的年纪,差不多的才华,但实际的人生遭遇却是千差万别。

一个获得“千古第一才女”的美名流传至今,另一个却只能青灯古佛,鲜为人知,截然相反的命运背后难道真是冥冥注定?


01

命运决定性格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 ,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我们要知道,礼部的主要职能是外交,当然也管文化、宗教、教育等事宜,李清照父亲的位置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处长级别。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家世和修养都是一等一的优秀。

在这样一个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富裕家庭里,李清照生活无忧,自幼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少年生活于京都,繁华闲适的生活让李清照有更多的时间去感悟和发挥自己的才情。

那首流传于后世的著名词章《如梦令》就创作于当时,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惊动汴京,《尧山堂外纪》中记载道“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

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

可以说,李清照良好的家世充分开发了她的才华,也培养出了她大气超群的眼界和格局,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可比肩大丈夫的志气性格为她以后的命运埋下了浓墨重彩的伏笔。

再观女词人张淑芳。

她是南宋临安(今杭州市)人,出生于西湖一户砍柴人家,虽然家境普通,但好在从小能诗善词,聪慧有加,又生的容貌美丽,如果不出意外,她本该也能过着平凡又顺遂的一生。

只可惜,过于美丽的容貌反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块绊脚石。


南宋时期,皇帝选妃并不看重女子的出身门第,标准只有一条:好看即可参选。

出身贫寒却相貌出众的张淑芳“幸运”地得到了这个机会,并成功进入了京都的选秀圈子,再往前一步似乎就是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好生活。

可惜人生世事无常,张淑芳身为一介贫寒女子并没有及时看清当时的朝廷变局,后来落入悲剧命运似乎也早已注定。

当时的皇帝宋理宗昏庸无度,不重视周边蒙古国崛起的威胁,整日追逐声色,追求奢华,宠用奸佞,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贾似道,国运日下。


而贾似道在姐姐阎贵妃的撑腰下获得了滔天权势,在选妃过程中,贾似道看上了张淑芳,私自把张淑芳留在了自己的府中,纳为小妾,这种荒唐行径在当时竟无人阻止,也可看出当时朝堂混乱。

在旁人看来,能留在丞相府内做个衣食无忧的“金丝雀”似乎也算张淑芳命好了,但只有张淑芳自己明白她不过是贾似道的玩物,她没有拒绝的能力,也没有反抗的底气,在进入贾似道的庄园后,她注定要失去半生自由。


02

性格决定命运


李清照曾经历两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算得上琴瑟和鸣、天作之合。丈夫是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

赵明诚的父亲是时任吏部侍郎,与李清照的父亲官职相当,再加上赵李两家都是崇尚清廉节俭之家,赵明诚与李清照都自幼饱读诗书,无论是人品还是修养,两家结亲可谓门当户对。


婚后夫妻二人脾气趣味相合,酷爱藏书文玩字画,小两口曾为了没能买到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一起惋惜了好几天,日子简单平凡又和谐有趣。

可惜后来朝堂新旧党争,李家被卷入其中,再往后接连不断的政治灾难波及赵、李两家,官位丢失,赵家难以留居京师,李清照也跟随夫家一起回到青州生活,自号“易安居士”。

屏居乡里十年,夫妻二人没了官场羁绊,专注于文化成就,著书立说,收藏书画,日子倒也悠闲,后来适逢战乱来袭,夫妻二人带着自己珍视的收藏逃乱,在一次次变故中,李清照感受到家国破碎、统治者软弱无能的乱世悲剧,多次作诗讽刺。


千古绝句《夏日绝句》就作于此时: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后来赵明诚病逝,李清照不得不投靠过往亲故,后来又多次颠簸辗转,昔日收藏的文物散失殆尽令她痛苦不已,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孤寡女子最是惹人猜忌和欺凌,绝境之下,李清照选择再嫁张汝舟。

人在痛苦的绝境下很容易迷失自我,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

这次再嫁非但没能让李清照排解内心孤苦,反而陷入了更大的人生困境。

这个张汝舟愿意娶李清照并非是出于真心,而是觊觎着李清照视如珍宝的那批书画文玩。


婚后,在发现李清照的文玩早已遗失散尽后,张汝舟便撕下伪装,对李清照拳脚相加,类似家暴情景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屡见不鲜。

被家暴后的李清照做了一件当时非常惊世骇俗的决定:告了丈夫张汝舟。

宋代法律规定,妻子状告丈夫要判处两年徒刑。

即使知道会陷入如此不公的境地,李清照也毅然坚持到底,不仅揭发张汝舟家暴,还一并举报了他徇私舞弊、骗取官职的罪行。

这种绝决的勇气成功帮她摆脱了婚姻困境,在友人的帮助下,关押九天后,李清照重获自由,更加关注国家大事,作诗作词旁征博引,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绍兴二十五年,李清照终还是在孤身中凄苦离世,她一生创作的“易安词”“漱玉词”却永远留存了下来,在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成“易安体”,留给后人品味。


反观张淑芳,在做了多年的“笼中鸟”后,才被动获得自由。

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襄樊陷落,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抽诸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令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军士死伤逃亡不计其数。

贾似道乘单舟逃奔扬州。

天下舆论大哗,元兵直逼临安。

朝野一片震恐,群臣上书要求杀了贾似道以谢天下。

在强大的压力下,谢太皇太后被迫将他免职,但此举无法平众怒,朝廷内外都坚决要求处死贾似道。

谢太皇太后无奈,只得把他贬到偏远的广东一带。

县尉郑虎臣家里曾受过贾似道的迫害,为了报仇,他主动要求押贾似道去贬所。

在押解的路上,郑虎臣多次提醒,让贾似道自尽,但他苟且偷生,不愿就死。

郑虎臣遣散了他的妻妾,想尽办法勒逼折磨,到了木棉庵时贾似道自知再也活不下去,就服冰片自杀。怎奈一时并不得死,只是肚泄,郑虎臣气愤不过,就用铁锤将贾似道打死。

至此,张淑芳因此也结束了别人眼中荣华富贵的生活。


多年的笼中鸟终于等到了笼门打开的那一天,可她早已失去了独自飞行的能力和勇气。

兵荒马乱,孤苦无依,张淑芳没有去处,更不愿再嫁人,眼中繁华尽灭,索性看破红尘转身自度为尼,在西湖的九溪坞临水而居,从此青灯古佛,倒也清净。

她一生作词留载的作品并不多,仅有三首,保留在《历代词话》、《全宋词》、《词苑萃来编》、《词苑丛谈》以及《本事词》的书中。

《满路花》

南宋·张淑芳

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欲睡难成寐、音书绝。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寒衣弱不胜,有甚遥肠,望到春来时节。

孤灯独照,字字吟成血。仅梅花知苦、香来接。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 


《更漏子》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浙浙,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淀溪沙》

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阑绿水绕吟廊。花飞惊坠绣衣裳。

或定或摇江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为谁掩抑锁芸窗?

张淑芳的前半生似乎是空白的,因为她嫁给贾似道以后,个人的才情被淹没在所谓的“后乐园”里,她很难摆脱贾似道的控制,空有诗书天赋而不得纾解。

而她的后半生选择在尼姑庵中伴着青灯古佛走完一生,看似凄苦却都是自己做出的选择。


03

结  语


李清照与张淑芳,两种人生两种命运,各有悲欢,并不相通。

我们很难武断地说哪一种人生更好,对于当事人来说,在漫长岁月里都曾有因看不清前路而走入黑暗的日子,也有获得自由的自在时光,成王败寇的功利法则并不适用于裁决她们的人生。

正如《俗女养成记》中所说的:无论是听着别人的话还是自己摸着路走过来,都是货真价实地花了半辈子,才活成如今这样一个和大家一样,既成材又不成材的普通女人。

李清照和张淑芳,亦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让人难以理解的李清照诗酒人生,探看宋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李清照:文艺女青年的百转千回
清代才女贺双卿被婆婆虐死,生前曾写下一词《春从天上来·饷耕》,连用28个春字道尽一生悲情
诗词丨李清照最“懒”的一首诗,一个“花”字重复17次,却写尽了一生
揭秘:李清照婚嫁之谜(白话版)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