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木的''''材''''和''''艺''''哪个重要?这些常识你应该知道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红木微媒体!
弘扬红木文化, 交流红木知识
发布供求信息, 关注市场动态
分享国学智慧, 传播正知正见
红木  |  木材  .  家具  .  工艺品
自“红木”成为33种名贵木材统称的那天起,围绕着这个名字的是是非非就从未中断。“红木”和“老红木”,一字之差纷乱不断,收藏圈对于其名一直存有质疑,“红木梯队”如何选拔木材众说纷纭。好不容易,这两年“红木”名称的使用稍显规范,《红木》国标修订又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实,对于“红木”最大的诟病是和商业利益间过于紧密的关系,以至于在“唯材质论”的大肆炒作下,许多优质木材被做成了毫无艺术美感,甚至实用性也不佳的家具。资源的极度浪费,让许多人心痛不已。物极必反。过度夸大材质价值带来的反作用是,“唯艺术论”逐渐抬头,这种论调和前者相比,将材质放到了最微不足道的位置,而将艺术和工艺视为判断家具价值的根本。
什么事情,一旦“唯”起来,总会走向极端的死胡同。材质也好,工艺也罢,是一件家具价值不可割裂的二元统一体。采访海岩先生的时候,他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对那些说材质就是个载体,主要就是看它艺术加工的人,我想问,结婚要是别人送你一枚铜的戒指你干吗?”这话说得很实在,也很在理儿。
向上追溯。中国文人为什么喜欢黄花梨家具?造型、工艺是一方面,黄花梨木材的颜色和纹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面对如此良材他们才有使用乃至创作的欲望。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将花梨等花纹美丽的木材统称为“文木”,并认为用“文木”制作的家具可入佳品,足见其对材质的重视。现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学也有人专门搞木材文化学的研究。
继续说“红木”。抛开争论不谈,它对规范红木家具产业的确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为消费者选购红木家具提供了一个有据可依的价格标杆。因此,我们更应该正视“红木”,不论使用传统悠久的紫檀、黄花梨、红酸枝,还是跨洋而来的市场新宠,它们都材美质优,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任何一个真正喜欢古典家具的人都无法忽视这份自然之美。
对待“红木”,既不能跟风炒作,也不能顺势贬低,理性客观地看待它的价值,买家具不等于买木材,买家具也不等于买工艺,只有珍木良工、“材艺”双绝,才值得拥有。
最后,有必要说明一点,“红木”的确已经成为大众流行语境里的词汇,说得直接点儿,就是这词已经“俗”了,不过也正是这份“俗劲儿”,说明了大众对它的接受程度,也让它多了些接地气的亲切。
来源:《红木视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讨论一下红木家具到底是“材”重要还是“艺”重要
红木家具能保值,但是如何让红木家具升值
【收藏鉴赏】被误读的家具收藏观点
揭秘:古典红木家具“贵”之原理
明清家具(第七辑)【3】
白酸枝,珍贵堪比“黄花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