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色磁性滤镜在中画幅镜头上暗角测试

广角镜头上的滤镜暗角

稍微有点经验的风光摄影爱好者都知道,当我们在广角和超广角镜头上使用各种滤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暗角问题。 

滤镜的暗角来源有两种。

第一种是“软暗角”。如上图所示,当光线穿透ND滤镜的时候,中心部分的光线和边缘部分的光线在滤镜里的行程(黄色部分)是不一样的。中心部分短,光线吸收少。边缘部分行程长,光线吸收多。这会导致画面边缘比中心暗。这种暗角是慢慢出现的。

对广角镜头来说,边缘光线入射角度非常大,因此暗角要比长焦镜头明显。

此外,越是高倍的ND, 中心和边缘部分的光线绝对差别就越大。因此高倍ND在广角镜头上的暗角会更明显。

第二种暗角是“硬暗角”。对视角非常广的镜头来说,它有时候能看到滤镜边框或滤镜支架的边缘。如上图所示,滤镜边框会挡住最边缘角落的光线。其结果是在照片上突然出现全黑的暗角。

 超广角镜头上的用滤镜导致的硬暗角

如何避免滤镜暗角?

第一种软暗角是没法在前期避免的。我们只能在后期中用各种手段去提升边角亮度。如果你使用Capture One软件,可以考虑给滤镜做一个LCC来完成自动校正。

不过说实话,我从来不觉得这样的暗角是一个大问题。不管是拍风光还是人物,我其实喜欢有一定的暗角。暗角能迫使我们视线集中看画面中心。

如果原来的镜头没有暗角,我后期还常常会加上点。 

第二种硬暗角是必须绝对避免的。解决的办法是用超薄滤镜。滤镜边框越薄越好。

此外,如果两片滤镜叠加使用,那么暗角会更加严重。

这就是为什么中长焦镜头可以用任何厚度的滤镜,但广角镜头一定要用超薄滤镜的原因。

那么厂家为啥不把所有滤镜都做成超薄呢?因为超薄也带来了别的限制。很多超薄滤镜前面没有螺纹,没法几个滤镜叠加使用。在超薄滤镜上装镜头盖有时都不容易。

卡色金刚狼圆形磁吸滤镜

卡色最新推出的金刚狼圆形磁吸滤镜有众多优点,使用非常方便,我以前写文章讲过。下面的动画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秒安装磁吸滤镜

吸力强大,正常使用时候不会脱落

金刚狼系列滤镜一直是以卓越的抗摔性能出名

这个系列的圆形磁吸滤镜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它们非常薄。测试表明,这个系列的滤镜,在市场上所有主流的135系统广角变焦镜头(非灯泡头)上,如佳能/尼康/索尼的16-35镜头,尼康14-30镜头等,两片同时使用均无暗角,哪怕在14mm端。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因为是磁吸结构,所以就算是做成非常薄,这些滤镜依然可以相互叠加,前面可以加镜头盖。这点优于传统螺纹滤镜。

虽然在135系统上表现良好,卡色公司还想知道这套滤镜在中画幅系统上的表现。中画幅有特殊需求,用户对画质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他们今年8月寄给我一套样品,希望我能测试并给出反馈和建议。 

下面是我的测试报告。其实测试今年8月我在北京的时候就做好了,只是我一直忙于几个大型影展和一些拍摄计划,到现在才有空写出来。 

中画幅技术相机系统的广角镜头

对使用阿尔帕/飞思/金宝/雅佳等中画幅技术相机系统拍摄风光的摄影师来说,广角镜头是必备之镜。而罗顿斯德HR 23mm罗顿斯德HR 32mm可能是最重要的两枚广角镜头了。

HR 23在54x40mm的645格式传感器(比如飞思4150,飞思3100数码后背等)上相当于135系统的14-15mm视角,属于超广角镜头。注意,135系统和中画幅的比例不一样,精确等效焦距要看你是想画面高度等效还是宽度等效

HR 32则相当于135系统的19-21mm视角,属于广角镜头。

依据我以前的经验,用普通厚度的螺纹滤镜,在HR 23上几乎一定出现硬暗角。HR32上不移轴的话一般不会有暗角,但移轴量会大大受到限制。

卡色金刚狼95mm圆形磁吸滤镜

我的解决方案,是为中画幅系统配一套95mm卡色金刚狼磁吸滤镜。

我们常用的镜头口径都不一样。为每一个镜头配一套滤镜携带很不方便。我知道你们中画幅用户都是土豪不考虑价钱的。哦,不对, 有些人买东西还是要看价钱的,便宜的统统跳过。但土豪们力气还是有限,便携性还是需要考虑的,对吧?

最好的办法,是为手头最大口径的镜头配一套滤镜。剩下的镜头用转接环转接滤镜。这种接环叫小接大接环(Step-Up Rings)。其目的是让小口径镜头用上大口径滤镜。 

我们常用的罗顿斯德镜头里,口径最大的是HR 32mm。它的前端滤镜口径是86mm。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配86mm滤镜? 

不是。HR 32mm的前组玻璃比较突出,有点类似灯泡头。如果直接装一个86mm滤镜上去,滤镜玻璃会和镜头前组中心部分接触,损坏镜头中心。已经有好多用户中招了。不管是那个牌子的滤镜都会有这问题,因为这是镜头设计的毛病。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  

目前最好的方案,是用一个更大口径的滤镜,比如95mm滤镜,用86-95mm转接环,接到HR32上。转接环在滤镜和镜头前组之间增加了一点距离,避免了它们相互接触。更大的滤镜也能进一步避免暗角,哪怕是移轴也不怕了。

就拿我常用的镜头来说吧。下面是它们的滤镜口径:

HR23mm:滤镜口径72mm

HR32mm:   滤镜口径86mm

HR50mm:   滤镜口径67mm

HR90mm:   滤镜口径72mm

HR180mm: 滤镜口径67mm

我需要:

  • 一套95mm滤镜系统

  • 一个86mm-95mm卡色磁性转接环 ,用来把95mm滤镜装到86mm镜头上

  • 一个72mm-95mm卡色磁性转接环,用来把95mm滤镜装到72mm镜头上

  • 一个67mm-72mm或67mm-86mm普通转接环

注意这个清单里一部分是专用“磁性接环”,需要特殊材料和设计。因为滤镜需要吸附到这个接环上。

各种磁性转接环

卡色目前没有67mm-95mm磁性转接环。但我们可以先在HR180/HR50上装一个67mm-72mm的普通铝合金或黄铜接环(不需要磁性。任何一个牌子都可以),然后再把72mm-95mm磁性转接环接上去就可以了。当然我希望卡色以后能生产67mm-95mm磁性转接环,这样就更方便了。

好了,下面我们开始测试这套系统的效果。

我们测什么,不测什么? 

第一,我们不测光学性能,如清晰度和偏色

两年前我就测试过卡色金刚狼系列ND的光学性能。我的结论是我几乎看不出任何偏色和清晰度下降。金刚狼明显比自称全世界最高清最不偏色的美国Breakthrough好很多。这几年卡色依然在不断改进产品,我常常为他们测试样品。新推出的产品在光学性能上只会更好。我现在只用卡色滤镜和最顶级中画幅系统拍摄。看过我的影展的朋友,看过那些精美细腻的3米以上巨幅输出原作的朋友,相信都能对它的光学质量有直接体会。

对了,在即将到来的丽水摄影节上,我依然会展出一些用卡色滤镜拍摄的巨幅输出作品。

如果你不信我的测试,那么著名的英国风光摄影杂志On Landscape主编Tim Parkin两年前用仪器测试了当前市场上十多种主流ND1000滤镜。他的数据也说明金刚狼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滤镜之一。卡色在所有指标上都是最高分Very Good (非常好)。而自称最好的美国Breakthrough在很多方面只拿到Good(好)。

说实话,如今全世界最好的3到4个滤镜品牌包括卡色,如果只看光学性能,选哪一个都不会错。反正肉眼都是基本看不出有任何偏色和画质损失的,就算产品之间有极其微小差别又如何?就算再进一步改进又能如何?只能是很小的进步了。总不至于进化到加上滤镜反而分辨率更好吧?那是外星科技,地球人做不到的。

光学性能的结论已经有了(顶级), 所以我们不必再测试了。

那么我们选择滤镜要看什么?

在我看来,是滤镜系统的完整性,多样性,易用性,坚固性(比如抗摔),抗腐蚀性,和创新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卡色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企业,要把一些保守的老牌企业甩开太远了。看看产品线丰富程度和这几年的创新量就知道了。有些企业到现在还坚持只生产方ND滤镜,而专业风光摄影师都知道,方性滤镜虽然有易于组合的优点,但在便携性和快捷性上完全没法和圆形滤镜相比,差的不是一点两点。最好的办法,是同时提供方镜和圆镜,让大家依照需要来选择。

卡色超薄磁吸滤镜的推出,是另外一个非常好的创新例子。

第二,我们不测磁吸滤镜的方便性。这个我以前已经写过文章了。本文一开始也有动画为证。绝大多数情形下,磁吸滤镜远比螺纹滤镜方便。当然航拍或其他需要绝对紧固安装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需要用螺纹滤镜的。 

那么这个测试到底做什么?

在这个测试里,我们只看会不会出现硬暗角,如果有,什么情况下会有。

测试说明:

  • 测试采用飞思4150后背和阿尔帕12STC机身完成。这是当今画质最高的相机系统。

  • 所有照片都用LCC了来消除镜头本身暗角和红移 (4150上红移非常轻微,但镜头自身暗角自然存在)。拍摄LCC的时候,镜头前面没有任何滤镜。

  • 这是我抽空在酒店房间里往落地窗外拍摄的。请忽略双层贴膜酒店窗户上的各种奇怪的不均匀情况。前面说了,这不是一个光学测试。平时拍摄风光当然不可能有这些情况。 

  • 同样,室外光线强度和色彩不断变化。我在换不同滤镜的时候,会试图调整曝光时间,让亮度大致相同,但很难做到完全一样(比如应该用8秒,但相机只能设为10秒)。请忽略照片的亮度和色彩区别,我们只看暗角表现。

  • 最后,全部测试光圈都设置为f/8。我觉得别的光圈不必测试了。为了保证景深,我一般最大光圈就是f/8。有时我会缩小到f/11,但更小光圈下暗角表现会更好。

罗顿斯德镜头HR23mm镜头 

HR23mm镜头是目前最广的原生中画幅镜头(不算转接佳能TSE-17这样的特殊情况)。也是最容易出现滤镜暗角的镜头。我们来看看它的表现。

首先看没有任何移轴情况。

下面是没有加滤镜的照片。f/8, 1/80秒

加了CPL滤镜。f/8, 1/25秒。显然没有任何暗角。

加了ND8滤镜。f/8, 1/8秒。显然没有任何暗角。

ND8和ND64两张滤镜叠加。f/8, 10秒。依然没有任何暗角

我们再看看移轴情况。众所周知,HR23的像场刚刚覆盖645中画幅传感器,几乎没有任何移轴能力。绝大多数用户是不移轴的。 

但在实用中,其实可以上移5毫米或更多。这样移动的结果,是画面上部角落超出像场,导致黑角。但如果画面顶部是天空而不是其他景物,这两个黑角是可以轻易补上的。

HR23上移5毫米,没有任何滤镜。f/8, 1/80秒。

HR23上移5毫米,ND8+ND64滤镜。f/8,  10秒。暗角比没有滤镜时候大了一点。这是必然了, 因为我们已经彻底到了像场最边缘。但这暗角依然可以后期补上。 

结论: 

HR23镜头,在正常使用时候,可以叠加2片95mm磁吸滤镜而不会有任何暗角。

就算上移5mm(这属于绝大部分人不会做的非常规极限使用),使用2片磁吸滤镜也只会导致暗角稍微大一点,但不会增加后期难度

罗顿斯德镜头HR32mm镜头 

HR32是另外一个常用的广角镜头。我们来看看95mm卡色磁吸滤镜的暗角表现。

首先,32mm比23mm焦距长了一些,HR23用两片滤镜上没任何暗角的话,常识告诉我们同样情况下,HR32(不移轴)一定不会有暗角。下图证实了这一点。三张滤镜叠加也不会有暗角。当然实际使用的时候我是不会同时用三张滤镜的。有人想用是他自己的事,反正我不会,虽然多年前我干过。

ND8,ND64和CPL三张滤镜叠加!f/8, 25秒。没有任何暗角

我们再看看移轴情况。HR32的像场不是很大,移轴量不大,其实际可用移轴范围大概是12毫米(视个人要求严格程度),超出这个范围画质下降较多。不过我们不妨做极端测试,首先看看在12STC上右移到最大(18mm)的情况。

右移18mm,没有任何滤镜。f/8, 1/80秒。显然画面大大超出镜头像场。

右移18mm,ND8,ND64两张滤镜叠加。f/8, 10秒。暗角增加,但在镜头可用像场之外,对实际使用影响很小。

右移15mm,ND8,ND64两张滤镜叠加。f/8, 10秒。依然有一点暗角,但在镜头可用像场之外 (HR32可用移动范围大约是12mm左右),对实际使用影响很小。

右移15mm,ND8单片。f/8, 1/8秒。暗角几乎彻底消失。

结论: 

HR32镜头,不管是移轴还是不移轴,都可以叠加2片95mm磁吸滤镜。

罗顿斯德镜头HR50mm镜头和其他

常识告诉我们,32mm以上的镜头,比如50mm, 更不可能出现暗角。我的测试证实了这一点。这篇文章已经太长。为了节省篇幅,结果就不放在这里了。 

结论

以前的测试表明,在市场上所有主流的135系统广角变焦镜头(非灯泡头)上,如佳能/尼康/索尼的16-35镜头,尼康14-30镜头等,同时使用两片卡色磁吸滤镜均无暗角,哪怕在14mm端。

卡色光学有限公司还想知道这套滤镜在对画质要求更加严格的中画幅系统上的表现。因此他们今年8月寄给我一套样品,希望我能测试并给出反馈和评价。 

我的结论是一样的:非常好。

  • 一套卡色95mm磁性滤镜系统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的中画幅系统镜头需求。

  • 从画质上来说,这是当前全世界光学素质最好的滤镜之一。

  • 从携带方便性,使用快捷性,抗摔性和耐用性等综合方面来说,这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ND/CPL滤镜系统。

  • 不管是HR23mm镜头,HR32mm,还是更长焦距,镜头我们可以放心地叠加两片滤镜而不用担心暗角。甚至还可以移轴。这真是以前很难想象的黑科技了。 

END

我是云漫(胡亦鸣),旅居美国的华裔风光摄影师。我是一个当今时髦的跨行业斜杠人:美国大学计算机终身教授 / 电子工程博士 / 职业自由风光摄影师 / 卡色光学全球形象大使 / 瑞士阿尔帕相机荣誉摄影师 / 佳能合作摄影师 / 《旅行者杂志》非凡旅行者 / 畅销风光摄影教科书《极致之美》作者。

我的个人作品网站:

www.majestic-nature.com

欢迎移步我的个人网站,上面有更多作品、器材点评、和摄影团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知识--最少的镜头配置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教你如何用好手中的相机拍出好照片(3)
数码单反摄影——镜头、焦距与对焦
佳能16-35f4和腾龙15-30哪个镜头好?
单反相机镜头有哪些种类?
超广第二冲击波!-试用适马10-20毫米F3.5镜头 - 器材测评 - 佳友在线摄影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