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洛阳白马寺
古典的

  进入洛阳城时,正是傍晚。天气晴好,一片日落余晖将城市裹住。

  洛阳城分东西两部分,中间隔着一道城门,如果从东城到西城,车辆必须穿过这道城门。我们的车正是从这道门穿过,由一个较为现代的世界,转眼进入古意尚浓的世界。

  低矮的房屋,暗红色的门窗,溜成弧线的屋脊,都告诉我们城市的这一块仍然努力在尽可能地展示古意,只有大街上如水的车流、行人时尚的衣着,表明此刻是一个新的时代,是这个古都曾有过的无数帝王怎么想都想象不出的新时代。

  的确,“古老”是洛阳这个城市的最大特色。乍一看,这个历史上曾经最有野心的城市,在过于厚重的历史背负中,如今成了最没有野心的城市。可以说,它的野心全在它的历史之中。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帝王桀把国都建在洛阳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魏等十多个朝代或国家建都于此。这是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比拟的。

  有一个例证。据导游说,历史上曾有“天子六驾”的记载,这是中国早期时的一种等级制,只有贵为天子的帝王才有资格享受六匹马拉,但都一直缺乏印证。直到有一年,洛阳在拆建一处建筑过程中,突然发现地底下埋着一个东西,找来考古学家,一研究,竟然是传说中的“天子六驾”。这一发现轰动中外,至少对洛阳来说,再次证明了一点:它的古老无可置疑。

  这样一份历史清单,其中书写着多少风云际会、历史波澜,汇聚着多少的传说故事、稗史野闻,真如恒河沙数。仔细计较起来,洛阳差不多凝聚了半部中国的历史,只是有些细节仍然埋在地下,等待有一天去重新发现。

  我们夜游了洛阳城。打的,到了宋都御街。这条街完全仿古建成,只是规模比历史上真实的御街要小得多。由于是晚上十点多,御街上已经人踪绝迹,一派冷清。倒是御街尽头临湖处有一片开阔的场子,不少河南人扎成几堆儿在聊天。他们在地上铺了一匹布,席地而坐,吃小食,拉家常,也有的坐在石墩或石栏上。看着我们这群外乡人,不惊不诧,兀自开心。

  这种情形,在其他已经极为现代化的城市里已经再也看不到,反倒让我想起小时候乡下人们淳朴的生活。毫无疑问,生活节奏上的慢一拍,或者说,生活方式上的传统,为古城洛阳的“古典性”作了极为美妙的注释。

神圣的

  对我这个佛外之人来说,少林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这不仅因为《少林寺》这部电影,在早年留下了太深的记忆与感情,也不仅因为金庸对少林武功迷人魅力的夸张描述,使人心驰神往,更是因为有关禅宗六祖慧能传得弘忍衣钵的那首著名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知道,六祖不识字,这首请人代写的偈子脱去了知识的趣味,完全流自内心,充满了天籁之音,真可谓“直指人心”。从这里出发,禅宗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并发展成最具中国色彩的佛教流派。

  入嵩山,劈面而来的是洁白色的少林寺入山牌坊。虽然游客众多,但这份纯粹的洁白色却让人不由放慢脚步,情不自禁地收起狂放的内心,想要融入少林寺的内核里去;同时又让人产生一种宁静的急迫:少林寺,它的面目,到底会展现怎样一种气度?

  进山门,一抬眼是康熙帝亲笔题写的“少林寺”三个大字,俊逸,十分养眼。又穿大殿,赴塔林,转至武术馆,看了一场武僧的表演。一路下来,最让人感到少林寺作为佛门圣地的,还是塔林。

  一入塔林,便有一种宁静、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在绿树掩映中,一座座古老的浮图像树那样,密密地扎在山坡上。这些浮图都是历代少林高僧大德圆寂后埋葬舍利子的地方,实际上塔林就是一座坟场。不过,与一般坟地不同的是,少林塔林给人的感觉并没有让人联想到死亡,相反,更加给人从此岸到彼岸、功德圆满的想象。

  在从唐代到清代的228座古塔和2座现代塔构成的塔林中,表面看去似乎都很相似,其实细加察看,便会发现每座塔都互不相同。由于不同时代的建筑观念、艺术表现、技术手段等的不同,无论在建筑样式上,还是材质运用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塔为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的法玩塔,主体呈四方形,给人开放、端正、大气之感,充满了大唐时代的辽阔胸襟。而最晚的一座现代塔建于新世纪,以青石和水泥建成,在塔身上刻有原子弹、宇宙飞船等现代人的创造,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别具质感。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哪一座塔,没有一座超过七层的。这与佛祖有关。相传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弟子依照释迦牟尼的书、钵、磬等七件日常物品,为他盖了一座七级五丈高的尖形建筑。这一规格成了后代无论哪里的高僧大德圆寂后建塔的极限,不可逾越。身在塔林,想到佛祖的事,想到历代高僧大德,重要的并不在于塔为几层几丈,而在于这一座座塔内的灵魂,都是那样独特,不可复制。在心灵至上的佛教中,能葬身塔林,本身就说明了一个僧人的功德圆满。

  正是这种指证,使少林塔林超越了一般坟地,而充满了精神气质。严格地说,这里不是一块埋骨的地方,而是精神永存的地方。这里,以塔的形式竖起了精神的伟大,并以物质的外观遥指苍穹,穿越时间,一直面向无尽的未来。

宁静的

  相对于少林寺塔林的神圣感,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洛阳白马寺风格完全不同。

  白马寺位于洛阳以东12公里,背依雄伟苍劲的北邙山,面对孕育了古代洛阳文明的洛河,安安静静地蹲着,宛如一位隐逸之士。跟少林寺雄踞于少室山的气魄不同,它显得平和,平和得更像一座世俗的寺庙,任何善男信女都可以在这里虔诚地许下愿望。

  然而,白马寺在平和里,其实并不普通,甚至它是中国一座最独特的寺庙。

  《洛阳伽蓝记》在谈到白马寺时,称其为“佛入中国之始”。这指的是这样一件事: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因为一个梦,派大臣郞中蔡愔、博士第子秦景等一行十八人西行求法。这在历史上称为“永平求法”。永平十年,东汉使者携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返回洛阳。汉明帝极为礼重两位印度高僧,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次年,汉明帝命人在洛阳城外兴建寺庙。由此,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因为这一层,佛门弟子公认洛阳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可以说,白马寺之于中国,正如竹林精舍、祇园精舍之于印度,地位崇高。

  我们游白马寺的时候,寺内人山人海。寺中有专门的僧人担任讲解员,讲解十分生动,富于魅力,大伙都围着他,由他一路带去。

  这样的白马寺,一方面我很喜欢,喜欢它旺盛的香火,一方面又非常不喜欢,不喜欢它过浓的俗气。

  不过,我很快从骨子里真正喜欢上了白马寺。我们在游览时所见的僧人,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僧人,他们并不修行,僧人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跟我们这些上班族一样,一到傍晚,他们就脱下僧服,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真正的僧人其实在后院,不接待游客,对外不开放。据说,洛阳白马寺修行的僧人有300个。这些僧人住在后院,他们在一片宁静中怡然自得地做功课,对景点内的喧哗不闻不问。

  这样一来,白马寺分成了两半:一半是旅游景点,另一半是真正的修行之所。不管多么热闹,佛门清静之地并没有被彻底淹没。

  真堪欣慰。

  我虽然身在景点,心却飞往了白马寺后院。在我看来,在后院修行的僧人才是白马寺真正的传人。这些似乎在传说中才存在的僧人,结趺跌坐,日诵经书,探幽发微,勘察经海奥义,体现的是佛教人心至上的真义。某种意义上,他们参禅,跟农民们种地差不多,都支撑起了大地的柱子,只是农民们支起的是物质的柱子,而他们支起的柱子是精神的。他们的沉静,他们的专注,或者说,他们身上的这一片宁静,才是洛阳白马寺真正的气质。


  我无从得见这些僧人。但我相信,在这些僧人中,将会产生佛门的伟大信徒。他们在宁静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就像任何一位高僧大德一样,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至深的影响。

  也正是由于他们,洛阳白马寺才不会沦为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而依然是精神发源地。

艺术的

  平生第一次看石窟。在看到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前,我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尊石佛竟然生动如许。

  卢舍那大佛,毫不夸张地说,真是一大艺术杰作。

  在细雨蒙蒙中登上百余级,来到奉先寺,呈现在眼前的是9尊雕像沿崖壁一字铺开,其中居中一座气势瑰丽磅礴的佛龛,就是卢舍那大佛。

  据历史记载,奉先寺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而得名,是唐高宗为唐太宗追福而建造的,前后费时三年九个月,规模之大超过了龙门所有的石窟。有意思的是,为建奉先寺,武则天专门施脂粉钱二万贯资助。宋代为保护寺内佛像,加盖九间木构屋檐式建筑。如今屋檐已毁,只
剩下崖壁上安装梁枋的石洞。

  卢舍那大佛就这样几乎露天而坐,历尽千年而姿态依然。他嘴角微含笑意,一派慈祥与和悦,目光微微向下俯视,恰与礼佛者的目光相遇交汇,令人畏而不惧,可亲可敬。这样一种形象,令人容易想到,卢舍那大佛展现的是一个具有伟大情感和开阔胸怀的形象。

  这与佛祖释迦牟尼有关。卢舍那是佛的梵文Vairocana的音译。据说,佛有三身:一是法身,二是报身,三是应身。其中报身是佛经过修炼而获得的“佛果”之身,称为“卢舍那”,所以卢舍那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形象,翻译过来是“净满”的意思,即“诸恶都尽故云净,众德悉备故云满”。将这一解释与卢舍那大佛的形象对照,就会发现,这尊卢舍那大佛将释迦牟尼的精神和形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当然,真正打动我的还不是这佛教奥义,而是它完满的艺术气质。这件唐代雕刻艺术作品,在人物表情的捕捉、线条的刻划、气质的表现、内心的流露上达到了和谐的境界,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整体风貌。当年的雕刻家一定经过了一番痛苦的寻找,呕心沥血,无数次地否定自己,才找到了这一表现佛身的合适形式。可以说,他幸运地把握住了艺术上的黄金分割点,体现了艺术上最难把握的伟大的“度”。

  纵观整个艺术史,真正在艺术上达到这种境界的作品凤毛麟角。从艺术角度看,古希腊的《断臂维纳斯》是和谐的典范,达·芬奇的《蒙纳丽莎》是神秘的典范,安格尔的《泉》、《大浴女》是优美的典范,它们都进入了这一至高的境界。从文学角度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李煜的《虞美人》、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都找到了黄金分割点,呈现出和谐、不朽的面貌。

  对比这些作品,卢舍那大佛也属于这一伟大的家族。老实说,在看到卢舍那大佛的一刹那,我深深被其震撼,震撼于它的“完美”,其优美无比的造型让人感到艺术的无限美好。

抒情的

  自古华山一条道。这句话在登华山前一直萦绕在我心里,使我对华山产生了多重的期望。

  从龙门到华山,雨也似乎一路跟着我们,而且到了华山,雨越来越密。我们备了雨衣,坐索道,上了华山。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我们的计划是登上北峰和西峰。虽然雨下个不歇,华山却依然爆满了人。只见狭窄的山道上一色的雨衣,相互擦摩。据说,华山向来少雨,这雨中万人攒动、齐登华山的景象,也算是极为别致了。

  从西峰和北峰分界处,我们向右,先登北峰。侧过身子,倚着栏杆往下一望,北峰山腰处云雾飘飘,一阵掠过,又紧随有另一阵云雾飘来。虽然山上能见度不高,山腰处却是十分清晰,云雾的空隙处,树木、野草和它们扎根的岩石都历历可见。由于经过雨的冲刷,这些树和草显得格外油绿、精神,岩石也似乎焕发出了一层少见的透明色泽,好像一块块美玉在放光。当云雾缓缓飘过,它们就若隐若现,宛似仙境。

  同行的老管赞叹道:“真是美景!这种景象,不下雨,是无论如何看不到的。这一场雨,下得也值了。”

  这话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北峰是五峰中最矮的。我们很快就登上了。在最后一段山路,我们选择了几达垂直的铁锁道,手脚并用,心有颤颤地爬了上去。其实这段锁道并不长,难度不大,只是因为雨,手脚被雨衣束缚住了,十分不方便。想起胖导游小杨说“游华山一定要体验爬山”,真是十分生动。

  相对北峰,西峰才是华山真正的爬山之处。那天,从北峰返回,一开始雄心万丈,想要登上西峰。登西峰的人极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我最佩服年岁大的,腿脚不灵便,不顾路滑,勇气十足。比起他们,我实在缺少一份毅力。一路登去,沿途只见雾霭重重,远不见山,近不见树,加上心跳气喘,还没到西峰手脚并用的铁锁道,就折回身,打了退堂鼓。

  事后想想,真是一份莫大的遗憾。

  下山时,我刻意留心华山景致。华山素来以险峻著称,但雨一飘,遮去了华山之险,而以草木的勃勃生机展现了秀丽、宜人的一面。这一转换,好比雄浑有力的交响曲,用钢琴或小提琴一演奏,去了气势,添了抒情,别具美感。

  遗憾归遗憾,毕竟有聊以自慰之处。以前朗朗晴日里的山看得实在太多了,而雨中如此美丽、如此抒情的山景却是第一回看到。说来应该感谢这场雨,给我们增添了新鲜的经验。

  就这样,华山在我心中留下了“抒情华山”这一形象。

优美的

  华清池是我个人心目中的一个圣地。这原因很简单: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另类爱情,在爱情文化氛围不浓的中国,显得那样地光彩夺目,可歌可泣。

  在巨大的照壁壁画前,导游详细解说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这个故事已经被说得俗而又俗了,充满了猎奇的色彩。真是一种亵渎。

  我心目中的故事与白居易的诗歌密切相关。恰如《长恨歌》中所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易灭的肉身消失之后,李、杨之间的传奇爱情却借白居易的不朽诗歌扎根在时间中,生长成一棵茂盛的大树,获得了永生,成为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那样另类的爱情,稀有的爱情,在华清池被演绎,是十分自然和相宜的。从地理上看,华清池背依骊山,树木郁郁葱葱,山顶一线深绿,四周风景秀丽,正是爱情寄生之地。可以想见,唐明皇、杨贵妃在华清池,脱去了宫庭深禁的种种限制,自由地在骊山的风里呼吸,畅游。如果抛开政治的含义和解释,单纯从人本身去看,那其实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情感故事。尽管从历史来看,杨贵妃的确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她毕竟爆发出了女人对自身性别权利的渴望和要求,尤其是在从来不谈爱情的中国,这显得尤为可贵。

  因此,我更愿意从感性角度去想象和理解杨贵妃。胡适博士曾经说过:“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许真是如此。对于一个已逝的、有争议的人物,任何解释都是那样霸道,不讲情面,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胡适的话还可以给人另一个角度:在任人解释方面,女性更为不利。何况杨贵妃!

  面对骊山如许美景,华清池像一只美丽的鸟,在山脚散步和停歇,而且这一停,就停了千年、万年,就像李、杨的爱情故事,也像一只鸟,只是一直在飞,飞了百年、千年。我怎么也摆不掉这个想象。

  说骊山之美、华清池之美,不仅在于山草花木构成的和谐景象,还在于这里奇异的温泉。《长恨歌》中提到温泉,说是“温泉水滑”,此言不虚。我们不仅探访了几个温泉,看到了温泉汩汩流出的生动之态和袅袅上升的水汽烟雾,而且把手伸到温泉里,洗濯了一番。虽然不是“温泉水滑洗凝脂”,但其水也温,其质也滑,令人倍感舒畅。

  我突然想到,如果说华清池周围景致是娱目的话,那么骊山温泉则是娱心、娱神。在这里,它需要你投身进去,用切实的肤觉来感受、体验,从中获得心神俱放的精神状态。它让人感觉到的是渗进骨子里的美。

  我想,华清池这层层的美感一定为唐明皇、杨贵妃的现实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好像这里是一个爱情的世外桃源。然而这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在兵荒马乱中,他们的爱情戛然而止,只留下了爱情的声音。

  所幸,这爱情的声音留了下来,留在了时间的风中。

现代的

  一路西行,经过的城市不算少,第一站郑州只在夜间有过一瞥,基本没有印象。就正儿八经看过、住过的城市而言,所有城市中,西安肯定是最繁华,最有现代感的城市。

  我们在西安共住了两夜。初进西安,西安城最具特色的城墙跃入眼帘,墙砖一例青黑色,给人密密实实的感觉。高大的城门洞,穿越时,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勃发的大唐盛世,好像一个仪仗队正在经过。

  实际上,每天穿过城门的,是现代各色大小不一的车子组成的车流,络绎不绝,日夜不断。

  西安城最繁华的地段当属钟楼、鼓楼一带。作为西安沧桑岁月的见证,钟楼、鼓楼已经老得不能再老了。剥落的涂漆,暗旧的颜色,狭小的地盘,却兀自挺立着,固守着方寸之地。对人来说,一旦老了,智慧就会增加,以此观之,钟楼和鼓楼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了,只是它们比人更沉静,更有耐心:它们几乎无动于衷地目睹了一场场灾祸,看着一茬茬人生而复灭,也迎着落而又升的朝阳。在我们到来时,它们彻底完成了“晨钟暮鼓”的历史使命,完全“赋闲在家”,仅仅成为历史“曾经如此”的证明。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最古老的钟楼、鼓楼旁,西安城营建了最繁华的城市去处。靓丽的现代广场,迷宫般的地下十字路口通道,肩碰肩、脚挨脚的人流,如果哪个古代西安人复活,对这种景象肯定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肯定会产生强烈的异乡人之感。

  这种有趣的并置,或者说结合,本质上是青春与古老的结合。在此结合中,西安城的想法十分明确:既保留风韵,又脱胎换骨;既暗示曾经的辉煌,又营造当下的繁华。

  至少在我看来,这个随便一锹下去都会有大量文物发现的城市,达到了它的目的。

  不仅如此,穿过鼓楼城门,是一条繁华的小吃街,汇集了西安各色著名的小吃。街不大,但人山人海,宛如潮涌。沿街摊子上,热锅里的气味飘散出来,勾人肠胃。我们在第二次逛小吃街时,进了贾三的馆子,美美地饱食了一顿。

  在这条街上,我们感受到的是另一种繁华,属于五湖四海式的繁华。这里,天南地北的各色人等稍作停留,随后又匆匆而去。它不同于大街上张扬的繁华,而是从西安古老的传统中一直延伸出来,延伸到新的时代,新的人群脚下,但又保持着一份酱汁般的习俗。正是这种东西,让人看到另一个西安,一个生活于饮食中的西安,而不是文物的西安。

  某种意义上,这个西安才是更加美丽的西安。

壮丽的

  梦中的黄河,从来没有这么近地靠近它过。

  正是仲春时节,解冻已近尾声,在起伏错落的黄土高坡间,黄河像一条黄色的飘带,缓缓流淌。

  从车窗里向外望,黄河显得很低。没有一个人表示惊诧,都静静地注视这条伟大又浑浊的河流。以前曾有过两次越过黄河的机会,但都在夜间,人困马乏,又夜幕重重,始终没有看见黄河的真容。这次,我们沿着黄河河岸,从西向东,它也一路伴着我们流去。这增加了我对黄河的亲切感。

  但我还是感到震惊,震惊于它巨蟒般的形象,如此沉默有力,又震惊于它的浑浊,好像是一世的老泪冲刷了黄土高坡,才冲成了这条令人伤感的大河。历史上记载,黄河多次洪水暴发,冲决堤口,死人无数。难道真是这条河?眼前的黄河是那样的慢悠悠,忠厚老实得完全像一个没有性子的老好人,像这周围无数沉默不言的黄土高坡。

  其实这印象既对又不对。黄河的确有一种厚重、沉稳的本色,恰如它厚重的黄色;但它又是性子暴烈刚性的。这一点,等我们到了著名的壶口瀑布,我才深深地感受到。

  那天机缘十分好。一下车,老远就看见前方有滚滚的浊浪,奔涌而来,涌至一个豁口处,这浊水收势不住,直往下跌,溅起无数的水沫。导游看了一眼说:今天好水势。在风刮来的气息中,我们也都感受到了黄河的气势。

  等到靠近了,黄河宏大的气势越发强烈地扑面而来。越来越近的浊浪,简直成了一匹匹野马,如惊如悚,好像要冲向我们。我们探身下去,脸上溅上了浊浪冲激而起的泥点子。但顾不得这些了,只顾看豁口处一落千丈的水,耳中满是巨大的轰鸣声。

  看着黄河,又触着黄河。

  以前看陈凯歌的《黄土地》,隔靴搔痒地去理解影片中的黄河和黄土地,只是感觉到无边无际的巨大痛苦,没有贴身感受。而一旦站在黄河边,在它巨大的形象和震耳的声音中,我突然想到黄河是一条善于表达自身的河流。这种表达不同于江南丝竹的柔美和抒情,而是宛若交响乐般的雄奇和壮丽。

  事实上,不仅黄河如此,它两岸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坡也秉承了这种脾性。在这片视觉十分枯燥的土地上,诞生了性子同样刚烈的信天游。它常常在沉默中,突然爆发出一个高亢的音符,使人的心灵为之一抖,继而被它陶醉。

  我把走近黄河看作是一次精神行为,而不是一次游览猎奇。原因在于,黄河千万年形成的性格其实已经内化为我们这个种族的气质之一,只是我们平常从来不去探究罢了。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是迷失自我的人:既迷失在欲望里,也迷失在遗忘里,连黄河滔滔的棒喝也无法唤醒。

粗砺的

  延安给人的感觉是复杂的。一方面,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延安有多么神圣,另一方面,置身延安,我感到与外界的巨大落差。

  说延安是革命老区是名副其实的,不仅因为它在历史上确实是红色政权的根据地,还因为它像所有革命老区那样,在接受文明辐射时,总是要比其他地方慢上几拍。

  据说,穿市区而过的延河是一条水势壮观的河。然而,在我们夜逛延安城时,我们看到大桥下的延河已经几乎没有水了。整条河的河床大部分裸露,直对着夜空里的星星,只在河岸一侧河床稍低处有一条涓涓细流,不声不响地流着,好像一个做错了事贴着墙根走的孩子。

  延安市并不大,由于地理因素,呈狭长形状。这个城市在气息上并不现代化,既少摩天大楼,又少如潮人流。到晚上十点左右,除了一些游客外,市区基本上看不到其他人了,店铺也都打烊了。从这种城市生活节奏里,看得出,它背负着自身的历史,以此为荣。

  显然,这座城市过于政治化了。

  在行程中,相比革命纪念馆、枣园等大名鼎鼎的旅游景点,我更加关注这座城市本身。虽然枣园是不错的,有着一种现场的直观,让人体会当年红色政权是在怎样一种艰难的情况下,百折不挠,最终取得胜利的。然而它还是过于符号化了,被简单地抽象成一种革命精神。

  我相信,如我之流的匆匆过客,大多数只能如此去理解延安。事实上,真正的延安,已经在时间的推进中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心底里说,我更愿意看见一个活生生的延安,而不是标本概念下的延安。

  这个活生生的延安,某种意义上,还是展现了出来。透过并不宽敞的街道、低矮的房屋、总体偏素的城市色调,可以看到延安慢腾腾前进的步伐,似乎生活在延安的人与这座城市享有共同的慢性子。据导游讲,在延安住宿或用饭,对女服务员绝对不能称“小姐”,因为她们在骨子里把“小姐”理解成灰色的人群。要知道,“小姐”这一称呼在稍外面一点的地方已经成为最习以为常的词。

  这种对自我身份的坚定认同,很好地说明了延安人的某种心理,也揭示了延安这座城市离席卷全世界的物质至上思潮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物质越丰富的地方,城市越精致,越漂亮,相形之下,延安就没有这份精致,而是如黄土般粗砺、朴实。

  这种粗砺,既打动我心,又令我伤感。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文明更快地辐射到那里去,但又不希望延安在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面对物质主义一退千里。

梦幻的

  兵马俑是我们的最后一站。这是我第二次走进兵马俑博物馆。

  还是如第一次那样,被地底下这支庞大的军队所震撼。注视着这千人千脸的兵马俑,我无端地生出一个想法:和很多地方一样,原初与游览毫无关系的兵马俑,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实在是一种历史的误解。但又合情合理。

  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这次看到的兵马俑,和上一次完全一样,更多的兵马俑仍然埋在地下。就已经出土的来看,几乎所有的兵马俑都已经褪色,现出跟泥土一样的色泽。有时候想,这样更好,泥土色正是它们的本色。

  导游用一个故事向我们说了兵马俑的巨大价值。据说,上世纪70年代刚刚发现兵马俑时,震惊国内外。有一个国家十分富有,竟然向中国提出要求:愿意出巨资购买兵马俑。他们出的价格是1亿美元一尊。但搜遍所有已经出土的兵马俑,发现没有两尊兵马俑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每一尊兵马俑都是独一无二的。当然,这个富得流油的国家没有买到一尊兵马俑。

  这个故事说的其实不是兵马俑的价格之高,而是其艺术性之高。就目中所见,每一尊兵马俑都栩栩如生,但又绝不雷同。可以想见,当年的能工巧匠需要花去多少心血,才有这壮观的景象。他们使每一个兵马俑都成为艺术上的“唯一”。

  不过,兵马俑的艺术性还不是我最关注的东西。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我被兵马俑震撼,是因为另一个理由:这支军队威武地站立着,呈现出梦幻般的气质。

  很少有东西能让人产生如此强烈的梦幻之感。面对兵马俑,我不仅感到了梦幻,还感到这梦幻像一个顽强的愿望、希望和许诺,一直在奔腾不息。这种感觉让人直接将思绪追溯到伟大的秦始皇。

  从历史来看,这个天纵奇才的人,骨子里是一个过于孤独的人。他虽然功业超人,但在生前却一边渴望长生不老,访仙求丹,一边又早早地料理自己的后事,为自己营建不朽的地下宫殿。在这样的安排中,秦始皇脑海中梦幻般的渴念呈现为物质的外壳,从而使秦始皇在可视可触可觉中获得精神上的巨大安慰。作为这个渴念的一部分,兵马俑暗无天日地沉睡了两千多年。

  可以设想,秦始皇正是想通过这支军队,在地下保佑他万世的基业。他始终相信他的霸业将千秋万代,然而这恰恰是世上最不可靠的想法。宇宙万物,除了能量之外,连物质和时间都有起点和终点。夫复其他!

  但秦始皇毕竟动用权力将一个梦幻化为了“不现实的现实”,不仅在死后占有大片土地,还建造了千军万马,供他统率。正如历史所显示的,这千军万马的兵马俑,如今只是成为游客的猎奇所在,与他的初衷完全相反,可以说,从出土那一刻起,秦始皇的美梦被彻底打碎了。

  秦始皇当然不朽。但他不朽,并不是因为他建造了这座地下宫殿,而是他在尘世的功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相对做梦无数、最最普通的人,真正做了一场清秋大梦的不是别人,正是几乎拥有一切的秦始皇自己。

  透过兵马俑的脸,我看到了一个孤独的秦始皇,一个不幸的秦始皇。他渐渐背离日常生活,在一片虚无里徒劳无功地寻找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陕西探古
西安攻略:古城旅游景点及线路推荐(组图)
走遍中国之陕西篇
西安市那些景点对70岁以上老人免票
西安-华山-延安-壶口 自由行八日(D4兵马俑,小雁塔,大唐芙蓉园)
老骥伏枥不忘旅游 全国优秀导游陈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