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需求与欲望,迷与悟

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需求与欲望,迷与悟

西方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存在与思维,存在的客观,思维的主观,或者存在的主观,思维的客观。这些概念的产生是推动人类对世间真理认知的一把钥匙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概念没有太多的实在意义,人们更愿意接触物质与精神。

物质的客观存在是维系生命体征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必要条件之下,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会受到物质的支配,进而我们的精神便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人们日常的生活以消耗物质为前提,而随着资本市场的渐渐积累,人们的精神便以物质的需求而变化,这导致的直接现象是道德的沦陷。

在最原始的社会中,商品的交易是满足各自的需求,在以物换物的时代中,人们只为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而随着时代的推演,物质过剩的既定事实让一部分拥有支配物质的人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在这样一个绝对的话语权之下,基本的需求往欲望这条道路上发展并且越走越远。

在这样一个客观的事实下,人们的价值标准会以物质为中心,因此下一个阶段的“迷”就应运而生了。人这一生之所以会在虚妄中度过,最为根本的原因正是被众生的共业所迷惘住。

在物质为上的时代中,人们一生都在追求资本,不断地累积资本,不会真正地运用资本,导致的直接现象就是大家都很“迷”,企图用酒精、烟草等等麻痹自身,但效果甚微,最好地方法是明白自己以及所处时代的规律。

直白地说就是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必然关系,用我国古代的文字去描述则是领悟“道”,这需要“悟”,需要亲近善知识,明心见性。若能如此,从迷到悟只在眼前。

存在、物质与精神

生命,存于自然,行于自然,归于自然。人首先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精神又赋予物质以生命的活力。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最初阶段,精神必须依附于物质之上,只有强大的相对完善和完美的精神才能超越物质并影响物质,从而“独立”存在。这个“独立”也是相对而言,强大的精神也无法绝对独立存在,它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却依附更多其他的物质。

如果所有有生命的物质(比如人及其他动物)都灭亡了,精神彻底失去了载体,便会溃散开来,最终混沌一片,回复到世间周期伊始时的模样。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对于我们所存在的时空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无法抵达的时空来说也是这样。

能够超越物质而存在的精神定然是凝聚了众多物质的精神,并且是众多物质所向往的精神。“道”是以精神的形式传播的。可以说,上帝、神、佛所传播的都是“道”,这个“道”是世间道,是自然道。事实上,上帝、神、佛并不玄妙,他们离我们很近,因为他们同样来源于物质,并且聚焦了众多物质的精神之后才得以完善和“完美”,从而超越物质“独立”存在。我们向往神、佛的境界,向往的应该是他们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内涵,不是他们的存在形式。当一种精神超越物质以后,它已经无所不在了。也就是说,神、佛的存在形式是精神达到足够完善和“完美”之后的必然结果。

 无所不在的精神像空气一样,我们赖以生存,却只能用心感知它的存在、感受它的力量。

“无上的法力”往往是人们所崇尚和畏惧的。

人们常说:“佛法无边。”试问:“佛法怎么无边了?佛法为什么无边?”

也有人质问:“上帝和佛、菩萨怎么那么小气, 不敬重他们就要受惩罚。”

事实上,佛、菩萨是觉悟了的众生,持众生平等念。众生受到了佛、菩萨念力的感召,心向佛、菩萨,那么众生的念力又不断地向佛、菩萨集结,使得佛、菩萨的精神越发完美和强大。

众生无处不在。有人求佛,起心动念间,无数的念力都在相助。当一个心怀善念的人起心动念之时,就会感召无数的善念助佑他;一个心怀恶念的人起心动念之时,就会感召无数的恶念助佑他。需要明确的是,恶念来自私己的利益,所以恶念的最终结果肯定是恶报。

要特别说明的是,善念的助佑只能起到帮助和推动的作用,最终的成败还要靠自己去努力。这个努力包括用心生活,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也包括让自己的精神不断完善和“完美”。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懂得了,佛、菩萨都是众生的代表。爱众生就是爱佛、菩萨,爱佛、菩萨就要爱众生;佛、菩萨在心中,众生在心中。

现在我们明白了,有人对佛不敬,佛不会去怪罪。有些人求菩萨保佑什么事情,后来如愿了,那并不是菩萨保佑的,而是众生的念力帮助人们自身的念力强大起来,从而不懈努力得以成功。

学佛并不是困难的事。真正明白了道理,哪怕不打坐、不念经,只是一心向善、一心向净,一样可以圆满。但向善时不要有所求才好,当人有欲念时,心是静不下来的,更难以净。

我们都是凡人,心乱是正常的,乱了就要梳理,不能任由其乱下去。如果没有能力梳理,就把它搁置一边,去做其他的事情,让时间来慢慢理顺它。其实,如果内心足够善、足够广博、足够清明,我们的心念就是众生的心念,就是神、佛的心念,哪有努力不成的事呢?

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强调个性,强调自我,以“我”为中心。我们应该修正这个错误,要忘我。不要强调自己是谁,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可以。“忘我”是佛教中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真正的行为艺术。真正的忘我不是忘掉自我的存在,不是放下自我随波逐流,而是不突出自我,不强调自我,让独立的自我融于众生中,吸纳众生的念力(也可以说是长处),并无私地献出自己的善念(也可以说是力量)。

我们要自知、自强、尊师、敬己、低调、包容。具体做法是:一心向善,宽容豁达,做好自己,让心稳定,说好自己的话,做好自己的事,前后一致,顺应自然,不强调自我。

如果我们能一心向善,不贪婪,能让自己平静稳定,让自己的精神与众生相融,那众生的精神就会助佑我们,我们自然就心想事成、轻松自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在做,天在看
心念善恶与正负能量
菩萨界(佛、圣人)有五十二个阶级
一个人没有勇气,意味着没有智慧 | 胡赳赳新书
思想是疾病的根源
起心动念,皆“造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