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窗》:这个男人到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呢?

文丨足迹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1954年8月4日,派拉蒙电影公司在纽约百老汇Rivoli戏院举办了一场慈善放映。


2000多名观众中,既有来自联合国的高官,也不乏社会名流,而当场所得门票款项,全都捐给了朝鲜战争后新成立的美韩基金会。


在银幕上,他们见证了一起被窥视的“谋杀事件”。


第二天,《纽约时报》影评人Bosley Crowther刊出影评,批评这部电影“没什么价值,关于人和人性,它所呈现的尽是些肤浅、表面的东西”。


六十多年后的今天,这部名为《后窗》看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的电影已成为影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


一切都得从柯内尔·伍尔里奇说起。


即便对如今喜爱看悬疑小说的读者而言,这个名字也令人感到陌生。


但当时光倒回上世纪中期的好莱坞,伍尔里奇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雷蒙德·钱德勒这样的王牌作者。


1903 年生于纽约的他创作的小说形形色色,恐怖、悬疑、侦探都有涉足,大多发表在通俗文学杂志、畅销读物上。据统计,由他作品改编而来的所谓“黑色电影”,数量冠绝群贤。


《后窗》,正改编自他 1942 年的短篇小说《这一定是谋杀》。


1944 年,伍尔里奇将自己的六部短篇集结成册,《这一定是谋杀》也收入在内,但却换了个新名字:《后窗》。


翌年,一家好莱坞小公司以 9250 美元购得这六个故事的影视改编版权。


此后数年,版权几经易手,最终落入希区柯克经纪人的手里。


1953年夏天的希区柯克,一边忙于《电话谋杀案》的拍摄,一边和派拉蒙公司谈妥了长期合作的协议。


按计划,《后窗》将是双方联合推出的第一部作品。


为此,他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名为 Patron 的电影制作公司,公司合伙人正是 6 年前与其合作过《夺魂索》的男星詹姆斯·斯图尔特。


以 3D 形式拍摄的《电话谋杀案》进展格外艰难,不过希区柯克仍利用拍摄空隙,着手筹备《后窗》,包括游说《电话谋杀案》女主角格蕾丝·凯丽继续担任女一号。


为此,她放弃了与马龙·白兰度合作《码头风云》的邀约。



筹备之初,希区柯克便已决定,全片只用一个场景拍摄。


这并非是他第一次冒险,《救生艇》与《夺魂索》都是先例,只不过相比一条船、一间屋,这次他要用的是一栋楼。


1953 年 10 月 12 日,剧组进驻派拉蒙电影公司 18 号摄影棚,在美术指导约瑟夫·约翰逊的指挥下,开始搭建布景。


11 月底,影片正式开拍时,呈现在演员面前的不像是个布景,更像是一栋真正的大楼。


它高 12 米,宽 56 米,深 30 米,包括地下室共六层,共有 31 间独立公寓,其中 8 间作为主要场景,配备了全部家具和摆设,而且做到了通水通电,换句话说,真的可以拎包入住。


此外,整套布景还包括屋顶花园和消防逃生梯,背景中的天空、小巷和街道,前景中的大院子也都一应俱全。


这也成了派拉蒙公司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型内景,其搭建和维护费用高达 20 万美元,占全片 100 万美元预算的五分之一,超过演员片酬的总和。




在它的对面,还搭建了男主角的公寓楼,它不仅是影片主要场景,也成了希区柯克的指挥室。


所有照明和演员指令全都由他在此发出,而对面公寓楼里的演员也都戴有微型耳机,导演会通过无线电指挥他们,该如何动作。


如此复杂的布景,为实际拍摄带来不少难度,这尤其表现在摄影照明上。


为把整栋大楼以及院子照亮,剧组共使用了 3000 盏灯具,创下派拉蒙公司的历史纪录。


据说,电影公司把当时所有没在使用的灯具全都集中提供给了《后窗》剧组,可即便如此还是不够,他们只得又从米高梅、哥伦比亚等公司借调了不少照明设备。


结果,大量灯具发出的巨大热量,时常导致摄影棚内的消防喷淋系统被触发,所以在拍摄期间,希区柯克身边始终备着把雨伞。



最终,影片在 1954 年 1 月 13 日杀青,落后进度 15 天,超预算 26 万美元。


派拉蒙为《后窗》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主打的正是“偷窥”主题。


而希区柯克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坦率地说,这就是一部关于偷窥的电影。我想这是人类的天性,是人都爱偷窥,如果不用担心被抓的话,人人都会这么做。”



8 月 11 日,影片正式公映,媒体几乎一面倒地予以肯定,《时代》称其是“《39 级台阶》后最具娱乐性的希区柯克作品,全片无时无刻不在他巨细靡遗的掌控之中”,《综艺》也评价它“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是凶杀娱乐片中少有的精品”,只有《纽约客》杂志以“哗众取宠”为由,批评了影片“愚蠢的”单一场景设置。


最终,影片收获 530 万美元拷贝收入,位居当年第 5。


此外它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剧本、摄影和录音四项提名,结果却无一斩获,负于《码头风云》等影片。


从 1954 年 8 月到现在,《后窗》先后经历过全球范围内多次重映、有线电视台的反复播出,由录影带到蓝光各种载体的传播。


和所有希区柯克的经典名作一样,它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影迷,始终焕发出不老的影像魅力。


在全球最大电影网站 IMDb 所评选的“影史最佳榜单”中,它也常年与《精神病患者》难分伯仲,同居前 40 名行列,堪称全球影迷最钟爱的希翁作品。


1997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下属的全国电影保护委员会将它纳入永久典藏,以表彰其“文化、历史和美学上的重要价值”。


2012 年,英国《Time Out》杂志邀请全球十位著名导演遴选他们心目中最优秀的希区柯克作品,英国导演迈克·李与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不约而同选了《后窗》。


迈克·李自称“算不上是希区柯克粉丝”,却独爱《后窗》,因为“那是希区柯克作品中少有的带着温情与人性的电影”。


针对有人斥责《后窗》展现“窥视癖”的说法,迈克·李斥之为“一派胡言”。


他说:“其实所有的电影都带有窥视性,观众就像是不为人知的闯入者,观察着我们本不该看见的一幕幕。”


在迈克·李眼中,《后窗》展现的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微观社会,芸芸众生外加一桩充满悬疑的谋杀案,而片中一个并不怎么起眼的小配角,每次观看时,只要演到她的戏,总能让迈克·李感动到热泪盈眶。


“扮演‘寂寞芳心小姐’的是朱迪丝·艾芙琳,她的演出并不为人所道,但却精彩无比。看到她幻想着自己的绅士男友,拼命讨其欢心,最终却不得不颓丧地接受现实,那一幕真是让人难受。在希区柯克的其他电影里,再也没有如此真实、如此让人同情的场景了。”




相比之下,柯南伯格可算是希区柯克的忠实影迷,每部作品都很熟悉,但论对其影响最大,还要数《后窗》。


“首先是情节扣人心弦,其次又有很多弦外之音,观众能够发散出很多联想。如今回头再看,我发现《后窗》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对我不少作品有过启发,尤其是《大都会》。”


弦外之音,引人联想。


柯南伯格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后窗》在 60 年后依然毫不过时的秘密所在。


相对于上世纪 50 年代评论界仅围绕娱乐性、单一场景拍摄、偷窥癖等命题分析《后窗》,随后的几十年中,随着文艺理论的发展和观影趣味的变化,受众对于《后窗》的剖析也愈见深入。


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演的男主角行动不便,只得借助望远镜窥视邻人,以打发时间,而观众也经由这些主观镜头代入人物,成为偷窥的同谋。


1960 年,法国影评人让·杜谢在第 113 期《电影手册》上发表文章《希区柯克和他的受众》,率先提出《后窗》本身象征的就是“看电影”这一行为,男主角就是我们这些“观众”的化身,对面的公寓楼就像是银幕。


1975 年,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发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在杜谢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后窗》的“窥阴癖”本质。


此后的数十年中,这种针对“男性凝视”的批评观点被大量运用在《后窗》的分析文本之中,以塔妮亚·莫德斯基为代表的女性影评人均将《后窗》视为男性权力的体现,包括女主角在内,一众女性形象都成了“男主人的娃娃屋里所羁押的犯人”。



针对这一论点,希区柯克研究专家罗宾·伍德曾提出不同观点,批驳穆尔维纯粹从两性观点上读解影片思路太过单一,并在《重访希区柯克》一书中对《后窗》做了有别于塔妮亚·莫德斯基的解读,提出影片具有“阉割”和“婚姻”两大主题,“向男人和女人都施加了压力”。


除两性论外,也有学者从别的角度对《后窗》做出分析。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大卫·波德维尔出版于 1985 年的《电影叙事》,在书中他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后窗》通过画面引导观众思考、分析、提出假设、理解剧情的叙事手法。


关于这一点,其实早在《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中,导演本人即以苏联电影先驱列夫·库里肖夫为例,指出了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所起到的共谋作用。


最后,说到《后窗》经久不衰的魅力,各种翻拍片和跟风制作也不能不提。


其中较为知名的是 1998 年“老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主演的同名电视电影以及 2007 年的青春版《后窗惊魂》,此外还有 1984 年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粉红色杀人夜》等致敬作品。




不过,要说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站出来翻拍《后窗》的,竟还是香港电影人。


1955 年 5 月,人称东方卓别林的喜剧明星伊秋水因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无人照顾,为此香港电影同仁不计报酬,义务拍摄了粤语版《后窗》(希区柯克的原版同年 3 月才在香港上映),在年底上映,所得票房悉数捐给伊秋水家人。


该片由吴回任执行导演,马师曾、白雪仙、红线女、梁醒波、吴楚帆、任剑辉、张活游等红星云集,而由张瑛饰演的男主角还起了个“余望远”的诙谐名字。


影片在成立不久的华达制片厂内搭景拍摄,照搬原片情节之外,还融入了大量接地气的“72 家房客”式幽默场景。


有兴趣的影迷不妨找来,与希区柯克版本两相对照一下,能发现不少令人忍俊不禁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格蕾丝·凯利居然骗了希区柯克!
悬念——希区柯克的标志
希区柯克《后窗》姊妹篇:美国悬疑惊悚电影《雾都疑案》(1956)
看电影目录:美国经典悬疑惊悚片《后窗》原声完整版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最佳悬疑片!后窗发现一起杀妻分尸案《后窗》
【佳片U约】美国电影:《后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