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瓷如诊病

鉴 瓷 如 诊 病

分类: 瓷器鉴别 | 修改 | 删除 | 转自

jiaqf888 | 2人转藏 | 2009-09-03 02:07:50

鉴 瓷 如 诊 病

现在文博界在鉴定瓷器上十分混乱,同一件器物各位专家意见都不一致,尤其是新老更是如此,意见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事,但同一件瓷新老不辨,让人有些看不懂,连一些文物贩子都说得十分清楚的老东西,到了某些文博人员手上,辨来辨去会说成是新的东西,岂非拙拙怪事?瓷器鉴定真的那么难吗?
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比如识别一个人。某人看过一、二眼,隔半年或更长时间,碰到这个人多数还是认识的,人是活的各人又是千差万别,为什么不会认错人呢?因为我们识人,主要从人的体貌、特征,如男、女、胖、瘦、高、矮、头型、脸型,是方脸、圆脸、瓜子脸,记住了,就不会认错人。很少有人从人的服装式样、颜色、头发长短、卷直去识别一个人,什么道理?因为体貌特征是识别人的本质所在,是不容易轻易改变的,而服装、头发是标,是可以随时随地改变的。一个人冬天穿件棉袄,到夏天穿了件短袖衫,说这个人不认识了,这是件十分可笑的事,这就是识人求本的基本常识。瓷器鉴定,为什么这么混乱?为什么大家都看的懂的开门老货,到了某些专家手上都成了假的了呢?我认为瓷器的研究方法,教课书,从一开始研究方法,发生了问题,把一些头发、服装“标”的东西作为重点研究特别强调,一点不对一票否决,而对本质性的东西研究不够,在衣服、头发上,甚至在衣服的厚薄、颜色、大小上,在头发的长短、直卷上研究的再多,100个正确的标捆在一起,充其量是个标,不是本,是个方向性的失误。方向错了,鉴定肯定发生混乱,发生错误。什么道理?因为物质的东西是“本”,是很难仿的,非物质的东西是“标”,是很容易仿的。比如:您仿个真人给我看看,这个太难了,简单点您请美容医学专家仿个老年人脸上的皱纹、老年斑,恐怕也是仿不出来的。国外一个顶级医学专家用了靠10多年的时间,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才在老鼠的背上好不容易才仿出人的一个耳朵,世界上只有他一家别无分店。木头和石头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物质,人类巳经使用了上百万年,木头和石头在建筑上用量巨大经济效益可观,想仿的人很多,但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仿出木材的,人造大理石是仿出来了,但和真大理石相比不管外观和物理性能都相差很远,一般人一眼就能识别。您叫个懂点技术的裁缝给他三天时间叫他仿件衣服,不会是太难的事吧。叫个发型师在半天内仿个头发的发型也不会太难吧?
言归正转,鉴瓷如诊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它们都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有它们的共性,所以对它们的研究方法是一样的。世界上所有自然科学的鉴定研究方法都是相通的,所谓触类旁通,鉴瓷和诊病原理一样。中医学特别强调人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瓷器的研究也应该从瓷器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识瓷,鉴瓷求本”上去研究才对。
中医治病,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的信息,经过“辨证施治”和“治病求本”,去伪存真的过程,找出疾病的本质,经过治疗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鉴瓷也应该把“胎、釉、料、画”四诊合参收集的信息,经过辨证、去伪存真,达到鉴别瓷器真伪,断窑口,定朝代和价值的目的,这就是鉴瓷的整体观念。那种片面强调器型,纹饰、工艺、绘画,更有甚者是那一笔画法不符合或器型没见过不对,重量不对,抓住一些看不见、摸不着不着边际的东西,一票否决的一点论鉴瓷的方法,都不是正确的鉴定瓷器的方法,鉴瓷只有综合“胎、釉、料、画”四诊合参,所得信息经过“辨证识瓷,鉴瓷求本”,才能得出一个完整的鉴瓷结论。
研究任何自然科学都存在“本”和“标”的问题,“本”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标”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鉴定瓷器必须要“鉴瓷求本”,瓷器什么是本呢?世界上物质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藏家所说的看东西说话。在瓷器上的物质,就是:
1、胎土(包括胎上老化和包浆);2、釉(包括釉面上老化土沁和包浆);3、青花钴料及五彩的颜料。这三样是物质性的是瓷器之本。物质的东西是看的见摸的着,人人都会看,而不是似事而非的东西。为什么?因为宋代瓷器胎土一般为灰白色,色阶有深浅不同,颗粒较粗,有孔隙和杂质,(定窑除外)。元到万历官窑器一般用瓷石加麻仓土的二元配方胎土(景德镇窑),康熙为糯米胎,这些胎土现在已经没有了,它是历史的,是不可再生的物质。釉:老瓷是用釉灰加釉果的钙一碱石灰碱釉,现在很少用,现在是用化学合成的釉。老瓷上釉是用刷釉,浇釉或蘸釉,新瓷是用吹釉。现在烧窑是气,煤窑所烧,老瓷是柴窑所烧,老瓷由于釉质好又是柴窑所烧,瓷器的釉面光滑如镜,温润如玉,肥如堆脂,光泽柔和古瓷釉面共同特征,这是赝品极难仿制的。料:元至成化前期官窑,用进口苏料,嘉万用回青,五彩和其它老瓷上用的都是矿物料,而且有些配方已经失传了,尤其是苏料,据许明先生实地去伊朗考证苏料是产自伊朗的伴生矿。60年前矿洞已经封掉不开采了。现在用料都是化学合成料,随着这些真材实料消失,此三项巳失去了仿制老瓷的基本条件。嘉万仿成化斗彩,清三代皇帝同样用矿物原料,不惜工本下令仿制永宣青花,嘉万五彩,由于苏料已不进口,五彩料配方已失传,任何物质配方一但失传就很难恢复,可以说无一件仿到位的,以后乾隆朝只好用青花点花,代替永宣的铁锈斑,效果和永宣差远了,可见仿制物质的本难度是很大的,而现在用的是化学合成料,仿制更难了,即使是仿的较好的,有经验的鉴赏家也一眼能分辨出真假。所以仿标容易,仿本难,鉴瓷求本,必须在识本上下功夫,才能抓住本质要害,做出正确的鉴定。而瓷器的造型、纹饰、工艺、圈足、底款,这些是非物质性的东西,属“标”,虽然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时代痕迹,但它们是随时都可以改变的。如造型,就拿做官窑器泥胚工匠来说就不只是一个人,可能2—3人,各人的审美情趣不一样,手式不一样,不可能生产出一样的造型,只能是类似。梅瓶从宋代开始流行,宋、元、明、清都有生产,每个朝代只能是大致类型,用哪一件做标准器?“中国明代瓷器目录”一书中,同是永乐朝四个梅瓶图拍在一起,器型,尺寸,唇口,底径仔细看各不相同,用哪件做标准器呢?只要是类似都对。又如绘画纹饰,清朝除了朗世宁外,还有不少宫廷画师,他们画风、视角各不相同,拿了朗世宁的画作标准器,那么同朝的画师的画都要变成假的了。又如张大千的画,同样是他的真迹,为什么有的卖几百万,有的几十万,有的只有几万元,同一个时期同一个人,他的作品也有精品,一般和应酬之作,仅仅价格不同而已,不存在假的问题,如果机械的拿着他应酬之品作标准器,这一笔那一划的去比对,他的精品之作画的太好了,岂不都成了赝品了吗?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我们现在许多藏家的瓷器精品,就是被博馆藏的粗品标准器经过某些专家的比对打入冷宫的。画辨真假、新老,除了他画的风格外,更注重的是他用的纸、印泥和墨汁,这种本质的东西辨认真伪,这种方法更可靠更科学,瓷器的鉴定何尝不是呢?画还有落款、签名好辨,瓷器好多无款无识,如何去辨?再说全国烧瓷不仅是景德镇一处,福建、杭州、河南等多少窑口,多少画师,怎么可以用一个标准器去鉴定呢?竟管各朝窑工、画师众多,但他们所用的胎土,就那么几个坑,每个矿也开采了几百年,大区域胎土质地也基本相似,它们的成分也比较接近比较容易识别,我们抓住了胎土、釉、料,这种不太容易改变的事物本质去重点研究,既简单又不至于出大错,这就是鉴瓷求本的道理。而我们现在某些人只重视器型、纹饰、工艺、圈足、款识,这些“标”人为可以改变的东西大做文章,如头发长、短、黄、白、直、卷,衣服由中装到西装,由棉袄到短袖,细致到衣服上打个补丁都不放过,抓住“标”的东西拼命研究致深致细,却把本质的东西放在一边,这种本末倒置的研究科学的方法,怎么不大错特错呢?有些人会说,你不是说研究瓷器,要“四诊合参”,强调鉴瓷的整体性吗?那么造型、纹饰、工艺、圈足、底款,这些综合起来不是整体性吗?同志呀,这些是事物的“标”不是“本”,100个标捆在一起,它还是标不是本,只要鉴定出胎土、釉、料这个本不对,100个正确的标加在一起还是错,不顶事,就这么简单!只有抓住胎土、釉、料这三项本质东西,重点鉴别,再加上其它标的东西作参考,这才叫“四诊合参”,才真正叫鉴瓷求本!再加上胎土老化和包浆,釉上老化东西,确定了这些,就等于把鉴瓷上了把双保险,必真无疑!
鉴定瓷器、胎、釉、料,老化的东西是“本”,是鉴定新、老瓷器断窑口和大致朝代的根本方法。而造型、纹饰、工艺、圈足、款识只是“标”,它们对瓷器的鉴定新、老只能是辅助作用,而对文物的具体断代,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是目鉴瓷器的方法,再加上用现代科技的机检方法,现代机检为啥科学?因为它主要捡测瓷器物质性的胎釉成分,只要数据库全成功率很高,机检从不对非物质性的绘画,工艺,款识进行机捡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目前鉴定瓷器最正确的科学方法。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鉴瓷的方向性问题呢?
--文化断层造成的观念错误
国内没有元青花,好的珍品都在博物馆,老百姓手上怎么会有官窑精品呢?这些观念是错误的,由于历史原因博物馆藏品产生文化断层,要么是传世出土精品,要么是收集了土层浅表老百姓生活用的粗瓷,缺的是土层深处中等层面的文物,这些中等层面瓷器大多是商贾,官宦,小帝王窖藏和陪葬之物,相对民墓出土东西当然要精的多,这些博物馆不收,拍卖行不卖,专家们又不认的流浪儿多数散落在民间,被民间收藏者所收藏,这就是我国文博界文化断层遗物实际情况,这些文化遗存因为博物馆没有,不少专家不认识,所以产生国内无元青花,老百姓手中怎么会有官窑瓷器?等错误观念,这是文化断层造成的不能完全怪罪于文博人员,博物馆一些老百姓日用粗瓷,决不能代表我国古老文明精华,民间收芷一些古瓷精品,(如元青花系列,明永,宣,成化官窑,辽金镶瓷系列)和现代器物没有多大区别,它们所用材料精良,造型优美,绘画一流,有些工艺已经失传甚至现代已复制不出来了,那些才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精髓!即使是现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只是我国中等层面的东西,真正代表古代文化最顶极,应该是仍然沉睡在祖国大地秦始皇,汉武帝,大唐昭陵,乾陵等大帝王出土之物,因为文化断层,现在我们连自己祖宗尚留给我们中等文物都不敢识,不敢认,岂不愧对我们的列祖列宗!
二、一些文博人员本身是搞研究出身,从未做过工,又不太跑市场,这是他们认识问题不足的缺憾。他们从未做过工,说到仿想当然认为火箭、飞船这么高科技都能做,认为无所不能仿。但他们错了,宇宙飞船固然能造,国家用了多少顶级专家、多少先进科技、多少费用才完成,仿瓷能用的起吗?瓷器的胎、釉、料、画、老化作旧,每项要仿都要经过设计、绘图、施工、做旧,每个工述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尤其是高仿,都要经过千百次大量试验,投入技术和成本,才能仿得象那么点。而现在仿家大多是个体小作坊,不可能像清三代皇帝,不惜工本去仿,仿品用材料和真品相差很远,自然仿不像。“要想穷,仿朗红”,仅仿单色釉大家朱文立,他经过多少年的千辛万苦,汝瓷天青釉釉面才基本仿成,但胎骨至今还做不到和真品汝窑一样薄。黄云鹏先生仿元青花,放在元青花会上和真品相比,不管是胎,釉、料、画都差一截,用他自己话说仿象80% 巳经不错了,可见仿本之难,不是一些人想象的象吃豆腐一样容易。浙江有个极品王(王极炳)先生网站,他在网站上招榜打擂,仿一件元青花给100万元,又是上大图又是傻到给微观图,并说要什么资料都可去他处去取,并动用公证法律程序,在网上向全国全世界打擂,他既然有这个胆量和魄力去打擂,他的身价不止100万吧,如果输了赖账,他在全国丢不起这个人吧!并指名道姓托某人转告某仿瓷高手去仿元青花,居然有3~4个之多,真为他的作法捏了把汗! 300~400万元对工薪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吧?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仿的条件竟是无论怎么仿,只2—3条简单意见。现在高科技了,出个主意弄个电脑照样出个三维图,弄个一模一样的造型不是件难事吧?用电脑配方调色,再用电脑在瓷器上绘个图什么的,那不是小菜一碟!或在釉中添个什么微量元素之类,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那些仿制高手们为什么放着天上掉下来这么大个馅饼不吃,(制成功一件真品,要高仿一卡车瓷器),确拼命仿制几千元,一万元一件瓷器,尽干些抓芝麻丢西瓜的傻事,实在让人看不懂!极品王是个什么玩意?竟在网上夸下这么大海口,如果我是仿瓷高人,一定把他几百万元奖金全部拿下,叫他来个倾家荡产!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俗语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榜在网上贴出3~4年之多,竟然没有一个人能仿出来,甚至没一个人去揭榜,岂非拙拙怪事!这些老兄一点面子不给,真不够朋友,真没意思。说大话容易,真枪实弹上战场刺刀见红,这些人则缩头了,事实胜于雄辨实践证明高仿品就是不行,不信拿来比比看,剩下的只能是仿真品难,难以上青天!
而一些瓷器爱好者,他们拿着自己的血汗钱去买东西,不搞透了不敢轻易下手,这些人中不少是高学历学有专长的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医师,教授,干了20~30年的技术工人,他们懂技术、懂工艺,知道什么东西能仿,什么东西就目前科技来说还不能仿,即使能仿出来成本代价有多高,无这个技术和资金去仿。他们经常去古玩市坊,用自已所学专长和理论鉴辨古瓷,有些人他们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他们只能对照博物馆和权威图册,用最原始目鉴,按识别人特征的方法,对胎土颜色、釉面上罩着一层黄色的土沁,对颜料颜色彩头和图册上本质特征一样对他们就敢拿。就这么简单的鉴别,他们却抓住了鉴瓷的特征和本质,所以他们成功了。如同识别人,抓住了人的体貌特征本质对,又有些不能仿的胎土土沁和釉面土沁,样样都对,怎么说东西是假的呢?想不通,于是和某些专家产生对立情绪,矛盾越结越深,根本道理一个是抓住了“本”的特征去买东西,一个抓住了“标”的东西拼命诡辨,东西多了,辨来辨去,真理只有一条,最终抓住本质的东西去研究买瓷器的才能是真正的大赢家!
三、参照物或标准器不对路。馆藏的标准器,50%左右是老百姓用的粗瓷,如若用同一层面的瓷器,这个标准器或许有用。但拿这个层面的标准器去对照一般或精品层面的瓷器,第一无可比性,第二对比出来的结果可能多数是赝品。用这种排比方法鉴定瓷器,扼杀和误杀了大量宝贵文物,是极其错误的鉴定方法。我国五千多年,灿烂文化决不是那些馆藏粗品!真正中等层面或高等层面及其精品,在老百姓藏家手中!某些文博人员,目前对这些文物还不认识,逐步会认识的。此次开封元青花会议,不是不少专家转变了看法认可了吗?专家也是中国人,他们更热爱文物,保护文物是他们的天职,许多新生事物突然出现,他们没有思想准备不认识,这是极其正常的现象,一但认识,他们比我们保护文物心情更迫切!毕竟他们是靠保护文物吃饭的,决不会轻易敲自己的饭碗!
四、现在鉴定瓷器的真假总拿馆藏标准器来对比,好些藏家手中真品真没法和馆藏品标准器相比,怎么办?我认为对比法有二种:一种和真品标准器相比,一种无标准器是否可以和现代高仿品相比?真品比现代高仿品在材料,造型,绘画,工艺各方都胜一筹,是否可以认为是真品呢?做此事并不难,文博部门组织几个行家,到景德镇去一趟,拿几个你们认为还可以比的瓷器,去买几件镇里公认仿制高手仿瓷,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对比对比,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东西一比不都全明白了吗?这种最简单的调查研究的事,对文博部门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吧?如果经济有问题,只要你们肯干实事,博文论坛的网友凑几个钱可能问题不大吧?事情不能总拖着不解决,总归大家想想办法怎么能确认现在出现的新问题,解决中等层面的文物鉴定和保护问题迫在眉睫,这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广大藏家和文博工作者的责任,把保护文物是天职这句话落实在行动上,不要空喊口号!大家出主意,认真解决这个悬案!这是广大藏家和老百姓的心声。
以上是收藏瓷器一点体会,不对之处,请多多指正。

参考资料:
1,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
2,冯先铭;“中国陶瓷”
3,北京故宫博物院瓷器藏品
4,台北故宫博物院瓷器藏品
5,海博物馆瓷器藏品
6,博文论坛许明先生伊朗之行及论文
7,中国元瓷
8,网上浙江极品王(王极炳先生)每一日品,关于元瓷老化微观图。9、王局刘志诚先生“论古旧陶瓷的自然痕迹”。
10,博古斋陈纪平先生网站“瓷器及论文篇”。
11、台湾中统文物馆藏品。
12、博文论坛阳光先生收藏理念及藏品
13河北冀宝斋网站藏品
贾立生 吕希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瓷器鉴定秘诀
专家详解:中国民间到底有无元青花
万历五彩胎釉彩到底是什么样的?
永乐青花瓷器鉴定精要,大行请进
这大罐收藏品级高于故宫,颠覆至正型元青花概念!瓷器鉴定真知堂|元青花|瓷器|至正
何为永乐青花瓷的肥亮感?承德避暑山庄这件文物告诉你|真知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