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观永乐青花的时代特征

近观永乐青花的时代特征 - 期刊杂志|免费杂志|电子杂志|杂志下载 [原文地址]

分类: 永宣瓷器 | 修改 | 删除 | 2011-01-18 09:11:22

最近“鸭梨”好大,进来轻松轻松吧~

近观永乐青花的时代特征
[url=/user/tuijian.aspx?id=ac7607ab-f8cd-47e0-bbc8-dbf6b54d8ed8]推荐本文[/url] 



□ 萱草园主人

类似漏釉问题在永乐早期罐类的制作上也能表现出来,如同时期的青花龙纹罐(见炎黄艺术馆编 <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 P106 图48),本人所见传世品在颈部也有明显的施釉不均现象(见图11)。(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书中,该器罐身龙纹与罐盖牡丹纹不配套,原罐盖应当为与罐身形状一致龙纹。)

二、永乐琢器胎体上下接口处特征

洪武、永乐甚至宣德时期的琢器,在上下部分连接时候,由于当时工艺还不很成熟,一般上下接口处的凸出部分处理不完美,一般显示出上凸特点。洪武官窑最为明显,严重者甚至能直接看见接缝、胎骨(见图12),类似情况到宣德时期有很大改善,基本消除了露胎骨现象,减小凸出部位。据笔者所接触,至少成化早期的玉壶春瓶还没有完全消除类似凸出现象。
永乐青花缠枝花纹罐由于暂时鄙人没有在景德镇遗址中发现类似出土品,因此确凿时代不好确定,仅就其制作技术成熟精湛,釉与胎以及绘画等方面都处理的相当得体,可以推断该器不为永乐早期制品,后期制品可能性很大。它的腰部接口处,凸出也很明显(见图13)。其它如梅瓶(见图14、15、16)、扁瓶都有类似现象。就永乐早期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而言,器身接口竟有三道,即颈部最细处、颈部偏下处、腰部最宽处(见图17、18)。永乐后期的玉壶春瓶笔者曾上手过,基本只有腰部最宽处一道凸出了。

三、器物烧制时的缺陷

永乐宣德器物的大盘、大罐塌底现象并不多见,估计原因如下:1、胎体比较厚,相对来说比较结实。
2、主要原因可能是烧制时,盘底有物体支撑,类似情况可以参考许多永乐宣德大盘下面,有明显物体接触残留特征(类似情况参考该类图书,这里由于篇幅原因不多做理论)。
笔者所见除永乐早期玉壶春瓶及某些罐底略有下塌。永乐后期玉壶春瓶则没有类似情况。另外,有些器体由于修胎有出入,导致部分胎体部位较薄,烧制时出现局部下塌,这也是局限于永乐早期的器物。
永乐折枝秋葵纹玉壶春瓶(见图19)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见图2)皆在1994年7月景德镇市中华路龙缸弄一带的基建工地出土过类似产品瓷片(见炎黄艺术馆编 《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100 图42),该器在学术界也定为永乐初期产品,所以在口部釉面不均匀、接口突出、瓶底下塌等特征与图2器物基本相同,唯一有区别的是腰部偏下处修胎过薄,导致瓶身下面塌陷,瓶身部分倾斜(见图20)。

其他

由于篇幅原因,许多地方不能细说。暂时仅补充说明元末明初期间,釉层如果厚薄不均匀,釉面发色变化比较明显特点。呈色变化由由黄、牙黄逐渐变白,甚至鸭蛋青。主要产生原因是胎土不是纯白色,而是略黄, 釉则多为青白釉,淡黄表面上青白釉后,由于使用刷釉技术,釉面厚薄不均匀,随着釉厚薄程度而产生一定的呈色变化区间,这个特点在洪武、永乐时期常见,宣德也可见,但是以后随着胎土趋白,釉色透明,这些特征逐渐不明显。特别是现在的胎土洁白,这样的现象已经消失。
永乐青涛白龙纹大扁瓶为永乐早期产品,所以胎土发色接近洪武时期的淡黄(见图23),从底部能看出明显的刷釉特征(即刷子刷釉痕迹)。

以上照片,都是挑选时代特征比较明显的永乐瓷器的局部照片,具有一定代表性,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不少照片挑选自永乐早期特征非常明显的器物,属于一个特征突出的极端,例如漏釉现象,永乐的大盘、小盘、碗等许多圆器以及永乐后期的产品并不存在漏釉现象,产品质量非常高,说明制作工艺很成熟,只有在早期制作大型琢器时才出现类似现象。自己害怕这篇文章把大家引入永乐瓷器都是如此不规整的误区。毕竟永乐年间二十二年的官窑瓷器发展,使其前后产品质量有很大差别,最终发展到与宣德器无法分辨的结局。其中详细断代特征自己还需要逐渐深入,这里不敢妄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少爱好者通过看参考书和图录照片学习瓷器鉴定,基本是走马观花,难识庐山,很难发现瓷器的一些细微特征,有时,这样的学习还会进入盲区,起到误导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细节没有被多数仿者所发现,没有足够重视甚至是认识。综观现在制作永乐早期仿品大多是吹釉法所制,至少现在暂时从这点来判断真赝依然很有帮助。
现在,由于自己研究肤浅,关于永宣的明确断代还存在许多盲点和误区,要想更加清楚分清永宣瓷器,必须依靠景德镇的发掘工作了。这些照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认识永乐甚至宣德瓷器的某些明显时代特征,在发掘工作没有完成之前,这些特征可以说是永宣断代的重要依据。另外,本文中,由于发掘工作或其他原因在学术界比较确凿的认定为永乐时代的器物一般注释为永乐,对于介于永乐宣德之间的器物,学术界还有些争议的一般注释为永宣,这里还需要读者理解。
由于许多书籍以及研究者对这些问题没有深入,也致使不少人对这些特征认识不是非常深刻,促使现在仿品瓷器许多做工不到位,为大家的真伪鉴别带来很多便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永乐朝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特征
教你怎样鉴别古董瓷器
浅谈故宫藏洪武青花、釉里红瓷器
断代||元、明、清釉里红瓷器
【皇帝的瓷器】景德镇“明三代”官窑瓷器之永乐篇
明代瓷器(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