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髋置换术后影像学评估

写在前面:跟着老师上过一台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师对着片子说挺好的。我作为一个小白自然是一头雾水。术后查找了资料跟文献,该文献主要梳理了髋臼侧评估,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被广泛实施的手术之一。术后通过影像学指标评估临床结局是必要的。

髋臼旋转中心(COR)

旋转中心定义为股骨头在髋臼内围绕该点做旋转运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重建髋臼旋转中心。向上或内侧移动超过1 cm是松动的早期影像学征象。COR错位可能导致步态异常、外展肌功能不全、撞击和增加髋关节脱位风险。点D为旋转中心。

股骨偏心距及髋臼偏心距

股骨偏心距定义为旋转中心到股骨纵轴的垂直距离。全髋置换术后,重建的股骨偏心距改善了髋关节的屈曲及内旋,重建了髋关节生物力学。股骨偏心距恢复到与正常侧差异5 mm以内,就可以减少假体磨损。如果不能恢复到小于 5 mm,可能会导致疼痛加重和关节退化。偏心距减小会降低软组织的紧密度,并易于脱位。根据研究,良好定位的股骨偏心距可能是防止术后脱位的关键力学因素。髋臼偏心距定义为旋转中心到泪滴外侧壁的垂直距离。未改善的髋臼偏心距减小外展肌的力臂,使患者下肢外展受限。下图上AB测量为股骨偏心距;下AB为髋臼偏心距。

髋臼倾斜角(外展角)

不合适的髋臼角度会通过影响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引起假体磨损。当外展角小于45°时,屈曲和外展减小。另一方面,髋臼角度超过45°会减少内收和旋转且髋臼假体的磨损率也更高。下图ɑ为外展角。

髋臼前倾角

髋臼杯前倾方向应在5°至25°之间,以尽量减少术后脱位。术后X线片前倾角变化超过1.59°是髋臼杯松动的早期迹象,这可能表现为髋关节疼痛。髋臼前倾角通过Liaw法测量。前倾角(ɑ)为椭圆的主轴与连接主轴和短轴端点的矢量之间的夹角。

双下肢等长

双下肢不等长:最大的问题是10毫米以上的不等长,因为它们影响日常功能。它们会导致步态异常、坐骨神经痛和背痛。此外,其他并发症有跛足,骨盆倾斜。前后位X线片上的下肢长度差异是指通过泪滴点下缘的直线与小转子相应尖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差异。

总结

本文指出全髋置换术后X线片上需要观察的影像学指标,并对指标进行解释说明。术后想要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正确的假体放置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Budzińska,Martyna Barbara,et al.'How to analyze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Japa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vol.41,2022,pp.14-18,https://doi.org/10.1007/s11604-022-0133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读 | 如何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这篇全是干货!
老年人粗隆间骨折关节置换
【今日公开课】髋关节从初次置换到翻修,技巧要点都在这!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影像学评估要点看这里!
髋关节置换术影像学评估要点
髋关节置换术后影像学评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