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庆学八天-第6天 | 潘志军《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下)

阿联笔记,第一手骨科新认知笔记。


阿联笔记国庆特辑

《四肢骨折内固定》原则版



感染这个雷

是我们创伤骨科医生都不愿意踩

但又必然会踩到的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有请浙二医 潘志军教授

为你排解难


(接昨天)

抗生素应用

 

关于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应用无非是种类、时间、用法,三个问题。

 

种类呢,在早期我们最好是拿到细菌的种类,对应敏感抗生素。


到了晚期呢,我们一定要利用一些好的,渗透性特别强的抗生素,跟我们其他敏感的抗生素结合起来。


那么利福平呢,目前来讲,是渗透性最好的。所以在慢性的感染里边,经常合用利福平。

 

时间。在我们中国呢,可能对抗生素应用还是比较积极的,所以来了只要怀疑感染,我们抗生素应用。这样子对我们标本获取确实不利。


那么在慢性的时候,慢性的病人里边,在国外经常是先取标本,后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应用,对我们感染的细菌获取,是有影响的。


但是在国内呢,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难做。你要先开刀,刀开了一拿出,把标本活组织拿出来了,然后用抗生素。这个大概比较困难。

 

用法:静脉,口服跟局部。那么一般早期,急性期用静脉,然后,接下去维持用口服。

那么局部要不要用抗生素?这个意见确实是不一样。

 

 

这是一些文章。在这些文章里边呢,我们都看到,大部分都是用利福平,为这个是慢性的。

 

那么关于这个,抗生素在局部应用,到底好不好?

 

 

我们讲呢,抗生素应用,全身应用,主要是在早期急性。


那么局部应用,为什么在我们骨科感染以后,经常用局部呢?


因为局部的组织,往往经过反复多次的手术,或者损伤疤痕化,全身用抗生素很少能在局部形成一个高浓度的杀菌环境。如果无限的提高全身,那么副作用就比较强。所以往往在局部使用抗生素。经常使用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等等。我们可以用骨水泥,作为一个载体放在里边。


但是,是不是会诱导局部细菌出现耐药性?我想这个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到目前为止,万古霉素在我们骨科,局部应用上,还是非常少引起那种细菌的耐药。但是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在内。

 

创面的覆盖


关于创面的覆盖。

 

 

创面的覆盖,不过是游离带血管用组织瓣把他覆盖掉。

 

 

那么这点呢,我想我们最好的,还是带上血管的。不管你是局部转移的,还是带血管的。


这个游离,完全游离的没有血运的,对我们感染上边,确实是有问题。当然底下,有组织非常好的肌瓣,你表面游离再皮植,也没问题。

 

 

这些都是一些创面覆盖。

比如说,这个是连血管,连这个皮瓣,一起过来,来修复骨跟组织的缺损。

 

那么如果有骨的缺损,因为清创以后,彻底清创经常会碰到有比较大的骨缺损,或者感染性骨不连,怎么来治疗?

 

 

无非是:

  • 骨的移植

  • 骨的移位

  • 骨的搬运

  • 骨的替代

  • 骨的再生

那么在这个里面呢,我们知道,有血运的有活力的方法,是最佳的。比如说骨移位,骨搬运。

 

 



 

那么游离自体骨移植里边的带血管的骨(移植),这些都属于带上血管,有血供的,有机体防御能力的。这些对我们抗感染就特别(好)。

那么,游离的本身是失活的。


这种没有血供的,可能就相应的缺陷。

所以呢,这些游离的骨移植,带血管的移植,(骨)移位、骨搬运、骨膜移植等等,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适用。

 

骨搬运


谈一下骨搬运。

 

 

骨搬运在十多年前开始在我们国内应用的时候,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它的好处很多。因为可以搬运,所以呢,它可以消灭死腔。


骨搬运的慢慢来,就把空隙给他除去掉,它清创就特别彻底。因为搬运的时候,你缺五公分缺六公分,没有太大区别。所以清创的时候,就特别的彻底。


第三个呢,它愈合几率高。因为它搬运的是带上自己的骨头自己的组织的,是带血管的,所以在搬运的途中,它是有血运的。


所以呢,抗感染能力特别强,愈合的机会比较高,操作比较简单。打一外固定把骨头截断,治疗的疗程也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


但是并发症会比较多。多在哪里呢?

因为它是有外固定架,长期带一个架,针道感染可能畸形。这个都会发生。

 

Masquelet技术



那么最近一段时间呢,又出来了膜诱导技术,所谓Masquelet技术。

 

 

那么这个技术,它的做法呢,就是把清创以后骨缺损,我先放一个抗生素骨水泥,把它堵在里边。


我们刚才知道,任何组织只要有活力,它就会在没有活力的,组织上边形成一层组织膜。骨水泥放进去,它是没活力的,组织就形成一层膜。这层膜形成以后,就是相当于我们的骨膜。


然后我们过一定时间,一般四到六个礼拜,我们把水泥拿掉,里面就空了。一个腔隙,然后我们再取上自体的松质骨,给它放进去,把这层膜再给它包起来,那么这层膜里边的骨,就会非常快的形成一个骨段,成活。就避免了我们普通游离植骨,骨的溃疡,骨块颗粒被吸收。


这个最近几年,就用的比较多。

 

 

因为有人研究过,这些膜富含血管束,血管很多,有血运。它就可以带来我们机体的防御系统。


这些各种因子,可以带来抗生素。它里边还可以分泌出,多种成骨的活性因子。这些我们基础研究,就给我们临床上应用,带来了非常好的方向。

 

 

这是Masquelet10年发表的文章。


这么大一段骨头,清掉以后放一骨水泥,然后呢,骨水泥把它切开以后,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边的骨膜非常好。然后把这个骨松质,给它填在里面,最后就愈合了。

 

 

这个Masquelet技术,因为它操作比较方便,所以呢,一下子就铺开了。


很快,所以不管是骨感染引起的缺损,还是肿瘤引起的缺损,还是骨不连引起的缺损,等等,都有报道。利用膜诱导来治疗骨缺损。




任何部位,只要是管状骨,基本上都可以用这些方法。有股骨有胫骨,有脚趾头,指骨也有锁骨等等,都可以用这些。


 

 

这是我们用的一些病人,胫骨干感染。


我们把它切掉放上水泥,然后用一个外固定架,作为钢板外置,作为外固定架,最后形成比较好的。这是胫骨。

 


 

这是股骨,清创以后我们填上。当然要内固定。




这是术后CT,看到骨的形成。这样术后五个月,就看到良好的形成。


Masquelet技术,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在治疗感染上边,应用比较广,推的比较快的一种方法。

 

 

以前还有开放植骨技术。对于一个小的骨的缺损,清创干净以后,换几次药,里边有肉芽新鲜形成,我们用点游离的髂骨放在里边,碎碎的骨粒,然后肉芽,就有组织渗透上来,营养这些松质骨。然后就在我们的骨表面,形成一种疤,最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愈合。骨的缺损也修复了,组织表面形成的疤痕,也覆盖了。


这种相对比较小的创面,边上组织活力比较好的时候,你可以采用开放的植骨技术。

 

骨缺损治疗,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从自体的骨质,异体的、人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什么骨搬运,骨移位等等。

不同的骨缺损,不同疾病造成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说,我把它这个常用的归纳在上边,

我们对自体骨移植,一般小于三公分到五公分,我们自体骨移植是可以的,游离的植骨,如果大于五公分以后,自体骨移植就要被吸收。除非你说Masquelet技术,Masquelet技术做的最多的,平均长度,是在五到十公分。

五到二十四,所以Masquelet技术是比较好的,比较简单的一种。


当然我们也可以做骨搬运技术,自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在阶段型骨缺损上边,是非常好的。它因为是唯一一个自己带上血管一个骨段接上去。

但是呢,它需要,把腓骨取下来,需要一定的的技术,以及供区里边的一些损伤。所以呢,现在用的并不是太多。但是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

 

 

 

这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治疗骨缺损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现在用的不多了。比如说,腓骨直接靠到胫骨上去,把两个融合起来,利用胫骨来做腓骨的愈合。

 

 

或者把腓骨切断,把它搬过去,这叫搬移,不是搬运。

这个迁移,直接靠过去这也可以。

但是腓骨需要一段时间,可能五年十年,才会慢慢形成比较大的胫骨。

在应力的刺激下,这个病程比较长。

 

那么在这个骨折的修复重建上边呢,存在有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

就是什么时候做?一期还是二期?

 

 

那么一期做有什么好处呢?

病程短,清创以后直接把骨头就放进去了。不管你是做搬运,游离带血管的移植,Masquelet技术,直接放进去。

二期就是,我先把感染控制掉,创面覆盖了,然后再过上三个月四个月,我再把骨的缺损给它重建,哪个好?

各有利弊。

但是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感染比较轻,组织缺损比较小,边上的组织活力又非常好,你选用的骨缺损的重建方法又是带有自身活力的那些组织,你可以一期。

否则的话,建议二期比较好,因为更加安全。

 

分型治疗

 

上边讲了治疗原则,接下去呢,我们就根据不同的类型。我们谈一下分型治疗。

因为骨折内固定术后,表现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式。

治疗方法是有不同的,那么我们要把它变成各种不同的形式,需要分型。

虽然我们知道,骨髓炎有很多分型,但是内固定术后感染分型,现在还没有。

 

 

不是说没有,没有大家公认的,现在还引用的,是Cierny&Mader 1987年提出来的分型。

他把这个骨感染分成:

  • 髓腔型的

  • 浅表型的

  • 局灶型的

  • 弥散型的

但是他没有内植物在上边,内植物术后感染,还没有好的分型。那么这个分型里边,比较值得提倡的,他就把组织活力放在里边。

 

 

他把人分成ABC三类,他说组织活力,在我们抗感染上边,非常重要。所以他必须加上生理学分类。


A类宿主,就是正常人群。小伙子一个,你细菌来了它就把你杀掉,你创伤了它修复。这种叫A类宿主。


第二类B类宿主,多少有点问题了。糖尿病的心脏病的,或者局部有疤,血管损伤又有血供不是太好,神经有损伤等等。


那么C类宿主呢,这就不行了,都快到最后了,手术治疗耐受不了的。那么这种人,你要给他做什么清创?


可能人就没了。所以不适合于我们的手术治疗。

 

为什么要分这一类呢?

如果对A类宿主的话,我们可以按照刚才的原则,我们好好做,这个一般来讲他治疗了,正常反应我们可以预估。


但是到B类宿主以后小心,因为每个病人,他都有可能存在这个,存在那个。如果你不把这些,所谓他的缺陷障碍,给他解决掉,你单纯去做感染的治疗,效果是达不到我们的预想目的。


哪一些?

 

 

比如说,慢性淋巴水肿,局部的大血管紊乱动脉炎,如果伴有这些情况,你想这个肢体上边把感染弄好,再做什么皮瓣。血管都没了你接什么皮瓣?

是达不到的。


所以你看全身,低氧血症,免疫恶性肿瘤,什么糖尿病这些,如果你不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我们的肢体感染,是很难控制的。

所以呢,这些分类系统,就把两个结合在一起。

 

 

这个Cierny他曾经总结了一下,把所有认为对骨的重建里边,各种方法放在一起,然后他把这个宿主变成A类和B类。


A类你看不管用什么方法,还是肌瓣,还是松质骨植骨,开放骨折,开放植骨技术,还是骨搬运的,你看他都是八十九十以上。A类宿主,只要我们规范用什么方法,倒不是太重要,都是有八九十。


但是到了B类宿主,看都是七十几。


所以这个,我们一定要去了解全身的局部的组织情况。在我们感染的控制上,它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

 

那么谈到这个,如果分型,那我们简单的,再把这些原则,在每个型里边,给它应用一下。

 

 

比如髓腔,那就是髓内钉术后感染。怎么办?


它就髓腔感染。所以难点就是,怎么清创?怎么消灭髓腔这个死腔?

 

 

那么刚才讲过了,你就清创。

 

 

但是清创时候一定要知道,你用扩髓器扩过去,里边的脏东西往哪里去?


所以你要在最远端,也是我们一般在交锁钉的位置,把它挖个大洞,上边清进去,把下边脏东西就推出去,然后反复冲洗,这样子就可以把它做得比较彻底的清创。

 

 

死腔怎么消灭?


那么就两种。现在常用的,当然可能每个医生,有自己的方法。

但是用抗生素链珠,或者骨水泥棒,是他消灭死腔一个常用的方法。

 

 

这是我们做的抗生素骨水泥棒。


前边感染了,我们抗生素骨水泥棒,清创以后放进去,感染控制。做过两次,过了一段时间,感染的各种指标都下降了。比较正常了,然后我们换成正常的金属髓内钉,最后呢,到达一个骨愈合。

 



浅表型,髓腔还完整,就是骨表面,这样子你只要把表面的坏死的东西,给它清除掉。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磨钻,用锉子,把这骨表面清除到有出血,所谓辣椒征。然后你想办法,上边有缺损,你可以用什么抗生骨水泥,又可以皮瓣局部转过来等等,都可以。

 

那么局限型的怎么办?

 

 

局限型到髓腔里去了,所以你彻底清创,把髓腔打开。

 

 

如果比较简单的,你就可以局部的肌瓣就直接转过来填。

但是如果确实是感染还比较轻的,那我可以用抗生素骨水泥去填,然后想办法把局部的创面给覆盖。那么如果有骨折,我们可以用外固定架来保护,稳定。

 

 

 

这些呢,就是我们的一些病例。


胫骨下端感染有两个孔,这是股骨,那么我们做了清创。里面还好,因为他是个时间比较长的,已经局灶化了。

 


那你清掉以后,就把抗生素骨水泥,就放在里边,一起就缝起来。




这个呢,就最后得到了感染的控制,和骨的愈合。

 

 


 

这是一个双侧,胫骨远端的骨折,术后也出现了感染。

那怎么办?

 

 

原则还是一样,把内固定拆了。因为慢性,所以清创,反复清创。我们采用外固定架,来稳定骨折,然后我们在局部消灭死腔。


我们用带抗生素的骨水泥,进行填充,最后呢,外固定架达到感染控制。骨呢,也得到良好的愈合。

 

 

这是开放骨折的病人,一样,进去以后,就彻底清创。

骨折没有愈合,怎么办?


用外固定架进行稳定骨折,所以原则还是清创,消灭死腔,引流,骨折的稳定,然后抗生素的应用。

 

 



 

然后这样子,最后我们用外固定架稳定骨折,最后得到了骨愈合。

 

那么最严重的,就是所谓四型的,所谓弥漫型。

 

 

一清创以后,可能范围非常广,甚至就有阶段性的骨缺损了。这个时候,前边的清创,引流,死腔消灭,骨折的稳定,都差不多。


但是最终呢,可能就留下来的,可能有大段的骨缺损。

 

 

需要我们来利用刚才讲的,带血管的骨移植,骨搬运,骨迁移,Masquelet技术等等各种方法,来重建这些弥漫性骨感染清创以后,留下来的阶段性缺损。

 

 

比如说这是,我们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感染。这个开放骨折,一期做内固定,到了术后感染,钢板外露,软组织缺损,怎么办?

 

 

清创引流,消灭死腔,我们用抗生素骨水泥;

骨折稳定,我们用外固定架;

抗生素局部可以用,全身也可以用;

然后创面,我们采用皮瓣的覆盖。

这个方案一定好。那么你就按照这么做。

 

 

当然清创不一定一次,也可以反复多次,一定要等到组织,都进入新鲜的肉芽覆盖了,然后进行软组织创面的覆盖。有骨折的就重建,最终就达到一个良好的愈合。

 

 

 

这也是一样。

开放骨折,虽然做了外固定架,但是把所有的游离骨块,都给它放回去了,当然就出现了感染。感染以后经过反复多次的换药,最后留下来就是创面骨外露,骨坏死,所以怎么办?

 

 

那么坏死,所有失活的组织,都必须切掉。

切掉以后就变成一个阶段性的骨缺损,一定要清的非常干净。

那么骨缺损怎么办?

 

 

我们选用了骨搬运技术,来修复这个。随着骨搬运,骨的缺损就慢慢消失。然后搬运端呢,就自己有成骨的现象。

 

 

在这个搬运当中,骨以及周围的组织,一起往下搬。

一起往下搬的时候,它开放性创面,就慢慢靠拢了。

 

 

所以呢,有些时候,就发现,我不需要做软组织的修复了。它的创面就慢慢又小掉了,所以我们有时候就把它称为动态的奥氏疗法

 

 

最终,骨头接牢了,都愈合的非常好,然后创面也自己就愈合了。

 

 

当然这个做骨搬运,特别长阶段的,缺损的骨搬运,这个时间比较长。

所以针道感染,还是留在那里,有些时候搬运到一定程度,需要做二次对毛病端进行清创植骨。


有些时候搬运的过程,如果有松动,会出现畸形。

有些时候在大腿,在股骨,由于对髂胫束的限制,可能会出现膝关节功能的障碍。那么病人呢,可能带着架子,不太舒服。这个呢,一定要在术前跟病人谈好。

 

 



 

当然内固定术后,经常会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分期治疗的问题。

什么叫分期治疗?

就是早期我们把感染,把它分成早期跟晚期。


早期呢,主要是炎症坏死,这时候以清创为主要失活的全部清创,引流一定要彻底。


然后怎么样消灭死腔?

怎么样稳定骨折?

考虑抗生素,怎么合理的应用?

到了晚期呢,这时候我们多考虑,这个创面怎么来解决?

这个骨的缺损怎么解决?

要把它分开考虑,这样子在我们治疗上更会简化。就是说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做。

 

 

同样一个,比如清创,有各种不同的清创,引流不同的引流,骨折的稳定,有不同的骨折稳定,抗生素的应用,有不同的抗生素可以选择,比如说口服、时间等。


但不管怎么样,一个目标:

就是最终,要把感染给它控制,然后得到一个骨的愈合。

 

所以呢,今天我们谈了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我们小结一下。

 

 

第一个,怎么样早期诊断?

因为只有早期诊断,有可能获得感染跟骨折的,一期都能解决。这种我们刚才讲到,有人得到70%以上的愈合,这就非常好。


所以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诊断的关键,主要是提高认识,千万不要侥幸心理。这个是金属过敏,这个是脂肪液化,所以要提高认识,把病史、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以及我们常规的生化检查,要结合在一起,针对不同的个体,来综合判断:这个是不是感染?


第三个呢,我们今天谈的治疗:彻底清创,充分引流,死腔的消灭,以及创口的处理,骨折的稳定,抗生素应用,还是我们骨折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变。


变的是什么呢?就是不同的方法。


比如说,带组织活力的组织的移植,负压吸引技术,抗生素骨水泥技术,骨搬运技术,膜诱导技术,等等这些方法,出现了变化,和不同的应用。


但是原则还是上边这些,在这个原则里边,我们现在更加重视的是怎么样改善组织活力。


不管是局部的,还是全身的,还是我们采用的各种方法,包括带血管的游离,虽然现在带血管的组织移植,这样子是比较好。可惜我们现在,用得相对比较少。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那么对我们,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现在要讲起来,就是要综合治疗。

分分型,不同类型不同方法,然后要精准引导,每个个体都有每个个体的特性,所以要针对找准,它的主要矛盾在哪里?

我们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治疗,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志军 4 | 阿联笔记 ——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之治疗手段集合
【科室动态】骨二科——骨膜牵张术—糖尿病足等肢体缺血坏死患者的福音
【综述】Masquelet技术重建骨缺损研究进展
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长骨骨髓炎的研究进展
病例详解 | 诱导膜技术如何拯救感染性骨缺损?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一期翻修的技术细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