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届淮河乡土文学笔会

乔延凤

 

198210月,第一届淮河乡土文学笔会在安徽蚌埠市举行;会议地点在南山宾馆。

来自北京、上海、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黑龙江、辽宁等全国许多省市,近百名有影响的文艺界领导、作家和编辑家们,济济一堂,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淮河流域文艺发展的大计。

当时我在蚌埠市文联《淮河》编辑部工作,参与了会议的筹备、组织和接待方面的工作。

这次会议,陈登科自始至终参加了。

时任蚌埠市市长的杨杰同志,非常重视这次文学盛会,还特地请来了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和著名京剧演员李炳淑。

北京来的客人中,有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江晓天、文艺评论家阎纲,《当代》的主编孟伟哉、编辑部主任龙世辉、编辑王建国,《人民文学》副主编崔道怡、编辑王扶,《新观察》杂志副主编杨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赵水金,《中国文学》编辑徐慎贵;另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谢树,上海女作家戴厚英(颍上人),江苏《雨花》杂志的孙友田(萧县人),辽宁《当代诗人》的阿红(颍上人),也都应邀与会了。

张锲时任蚌埠市文联副主席,《淮河》文艺双月刊主编,这次笔会由蚌埠市文联来承办,邀请各地代表,特别是北京代表,主要由他来联系,他说,本来还邀请了《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水拍,有事来不了了。

省内作家贾梦雷、严阵、曹玉模、乔浮沉、吴树森、刘祖慈、高尔品等都与会了,高尔品当时还在芜湖,是作为芜湖市的代表与会的。

省内的各个地市都派了自己的代表队来参加。

安徽省主要的新闻媒体都来了,报纸有葛崇岳(《安徽日报》)、周根苗《安徽青年报》、胡永康(《安徽文化报》)等。

笔会的两次筹备会,省作协秘书长贾梦雷都参加了,具体的活动安排,都是在筹备会议上定下的。

这是一次文学的盛会。

会议期间,代表们在蚌埠大戏院观看了京剧《玉堂春》,这也是我看到过的印象最深的京剧演出之一;其中“苏三起解”一出,唱得尤其动人。

1935年,15岁的张君秋就是一出《女起解》唱红的,李炳淑主演过《龙江颂》,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而此时李炳淑又从张君秋学艺,这次演主角苏三的就是李炳淑。

第二天,大会上安排专题讲座,由文艺评论家阎纲讲,他一开头就说到了《玉堂春》,也是赞不绝口。

蚌埠会议结束后,我们去滁县凤阳参观,第一次走进了小岗村。

那时,小岗村大包干已经有全国影响,村上建有二层小楼,代表们就在小楼前拍照留影;其时,小岗村还是比较穷,有不少家还是简陋的草房。

采风中,会议组织了专题诗歌朗诵活动。

孙友田是个写诗的快手,每到一处,如需要朗诵,他都能立刻拿出诗来,他擅长用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写,常常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这给我印象很深。

当天傍晚,我们来到了临淮关。

这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也是淮河航运中一个重要的码头。

两千多年前,这里发生过庄子和梁惠王濠上观鱼的事,濠上就是这里。

这天,就安排代表们在镇里饭店吃饭,我在这里第一次吃到朱元璋家乡的酿豆腐,以前只是听说过,从未吃过。尝了后,才觉得这豆腐确实好吃,令人难忘。

晚饭后,我们就从临淮关乘上由淮委准备好的一艘船,十点多钟起锚,夜色中,顺流而下了。

笔会的后半期行程,就是乘船到江苏省的盱眙、洪泽、淮阴、淮安等地采风。

淮河进入盱眙地界,眼前顿时开阔起来,特别是快入洪泽湖时,河面上简直就跟江面一样宽了。岸边芦花怒放,绵延数十里,十分壮观。一群群的小鸟,在苇丛中穿飞,叽叽喳喳;而一座静穆的山,在船上老远就望见了,更增添了盱眙这座山城的气势。

这山就是龟山,山上“第一山”三个大字,为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书。

从大平原上来,这山是人们所见到的第一座山,故名第一山。

龟山有个锁巫攴祁的洞,传说大禹治水时,擒捉到了淮河水妖巫攴祁,便把它锁在了这个洞里。巫攴祁也是后来淮安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中降魔除妖的孙悟空的原型。

那次,我特地登上龟山,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胸襟顿时大开。伫立山上,抚今追昔,真是思绪万千。

淮安是周总理的故乡,那里不仅有周总理故居,而且还有韩信、吴承恩、施耐庵、关天培、窦娥等人的许多遗迹。

白天,会议安排我们去参观总理故居、射阳簃吴承恩纪念馆;晚上,我就一个人,特地来到胯下桥、漂母祠,寻访韩信遗迹。

现在,胯下桥的地点仍在,只是已经没有桥了,成为街市、道路了;而韩侯钓台,尚存为漂母建的祠和立的一块碑,记载着韩信和漂母的事情。

在这些地方流连,古今各色人物都交会在一起了。

离开淮安后,我们又继续乘船沿大运河而下,一直抵达扬州。

江苏省作协的海笑同志等,已提前到扬州来迎接,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笔会闭幕式。

安徽省作协主席陈登科就是江苏涟水县人,因此,淮阴专区、扬州专区的党政领导们,对他能带领这样一个有影响的作家团回故乡来采风,也格外重视。

那样的盛况,在苏北文学的历史上,也是仅见的。

在扬州,我们住在小盘谷,这是个非常别致的宾馆,过去是盐商的住宅,现在成了宾馆了,里面回廊曲馆,幽深别致。

在扬州的时候,我还和几个文友一起,到城外很远的雷塘隋炀帝墓看了看。

隋炀帝在扬州被宇文化及以三尺黄绫处死后,就葬在了大运河边上的雷塘了。我来看时,这里只是一片荒坟,隋炀帝的坟,比其他几座坟要高大些,在深秋的风声中,更显得孤寂。听说现在那座坟也已经被重修了。

三十年过去了,今天回想起来,笔会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那次笔会后,《安徽日报》和蚌埠市文联的《淮河》文艺双月刊,以及其他相关的报刊,都出了笔会的专版。

《淮河》文艺双月刊,用了一本刊物的篇幅来安排,非常厚重。

我写的散文《洪泽秋色》,还有另外一些诗篇,记载这次笔会的盛况,也都先后在报刊上登了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1102-15苏北休闲游(北京出发)
“里运河”名称的由来
超过大山东,江淮人的身高,为何能排全国第二?
【今日头条】快!点!看!蚌埠市文艺界2017年主题采风创作成果展开幕啦!
京杭大运河概况
“世界美食之都”淮安,凭什么南北通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