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寒露节气艾灸三个穴位,让你秋冬季节少生病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母亲因为骨折前一段时间住院,从住院开始到现在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她的便秘问题越来越严重过了,之前两三天还能排便一次,现在服用开塞露还是大便干结,甚至得用手抠才行,请问老师这个问题该怎么办?

因为秋季最重要的就是空气中的「燥邪」,燥邪导致很多人体内的水分和津液流失,嘴巴缺水容易口唇干裂;咽喉缺水容易咽干咽痒,扁桃体炎;鼻腔缺水容易流鼻血;大便缺水容易便秘排便不畅……

所以,秋季的主旋律一直都是滋阴润燥

唯一不同的点在于,秋季的前半段的同时,需要祛除夏季遗留的热邪;秋季的后半段在润燥的同时,需要顾忌到冬季的寒凉邪气。

对于寒露节气,我们重点说三个点:

(戳上图,可进店)

1


润肠

■.大家可以注意观察下,同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秋冬季节出现大便干结的几率比其他季节略高。

对于便秘问题,上面的这位患者,这平时按揉艾灸四个穴位:支沟穴,天枢穴,照海穴和内庭穴。并且多喝点蜂蜜水,每天煮一碗海带香油汤,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调理,大便干结已经缓解了。

蜂蜜水有润肠通便的效果,大便干结的朋友可以多喝点;海带香油汤的作用和蜂蜜水类似,比如香油也是润肠通便的。

支沟穴+天枢穴,是对抗各种类型便秘的首选穴位。

■.照海穴,是肾经的穴位,且和阴跷脉连通,有很强的滋阴效果。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内庭穴,是胃经的荥穴,可以清降胃火,对于舌苔发黄,有口臭,吃的多容易饿的患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穴位。

「位置」: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2


温阳

■.寒露节气之后,很多的中老年朋友,以及体质较弱的朋友,频繁出现脖子钻风发凉,腰部发凉和腿脚冷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深秋季节我们的阳气和气血开始内敛,在加上气温变低,人体的阳气不足以把外界寒邪抵御在皮肤之外。

在这里避免做好两点:

■.第一:足部保暖。

中医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的说法。因为足部有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经过,如果足部受寒,足部的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被寒邪入侵,人体十二条经脉,有一半都会受到影响。其结果势必导致脾、肝、肾、胃、胆、膀胱等脏腑功能衰弱。

所以,寒露以后露脚面的鞋子就不要再穿了,同时,晚上足浴泡脚,也可以提上保健日程了。

■.第二:保养脾胃。

我们之前讲过,南方和北方在饮食喝汤上面有差异。南方喜欢饭前喝汤,北方喜欢饭后喝汤。

饭前喝汤,可以开胃;饭后喝汤,可以暖胃。

饭后喝汤,就是为了暖胃,避免脾胃受寒,因为寒露之后气温大幅度下降,稍微不注意脾胃受寒,就会导致一些列消化不良的表现出现。

比如,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溏泄、四肢不温,湿气痰浊产生,最明显的就是大便粘马桶。

■.推荐多艾灸可以促进脾胃消化的中脘穴。

「位置」:肚脐上4寸。

3


养肾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为春天和夏天阳气生发,阳气主要在体表,内在阳气少,所以需要养阳;

秋冬季节正好相反,秋季和冬季阳气内敛,阴气汇聚于体表,内在的阴液不足,容易是我们的五脏六腑特别的燥热。这就是为什么秋冬季节要注重养阴。

阴液的根本在于肾,「肾五行属水」,补肾水,就是滋阴全身阴液的源泉。

■.推荐艾灸:然谷穴。

然谷穴,是肾经的荥穴,「荥主身热」。比如在《类经图翼》记载“此穴主泻肾脏之热”,肾为水性,其热自为虚热,所以艾灸然谷穴可以滋养肾水,滋阴润燥。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然谷穴更是必灸的穴位之一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没有问题,但是经常是口千舌燥、内心烦乱,究其原因就是阴液不足以压制体内的阳气,阳气肆意妄为导致热证频繁。

后来,就让他重点艾灸了鱼际穴,内庭穴和鱼际穴,并且每隔一天服用一次百合银耳山药粥,经过一两个月的调理,现在烦热的情况已经消失了。

「位置」:内踝尖前下方大概2cm左右,有个高骨,就是舟骨。舟骨前下方凹陷就是然谷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露丨暖身滋阴益脾胃,艾灸让你美过秋色
处暑过后,最易出现6种病!记住5个“三”,入秋保健康!
处暑养生,重在润秋燥,这个方法太有效了!
处暑节气艾灸:滋阴润燥,温阳祛湿。
【节气养生】霜降,该如何养生?
冬季艾灸好处多,补阳好时机,千万别错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