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书摘:在中国,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吸收了网络互联和社交特点,真正实现了信息之间的智能化连接,借助移动通信技术随时随地的特点和互联网开放互动的功能,以更加多样的接入终端、更加稳定快捷的传输技术、更加方便人性的用户体验,为用户随时随地地提供诸如位置精确定位、移动电子商务等在内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作为移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交互的产物,继承了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两者的行业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确性

作为在传统PC互联网基础上开放、延伸的产品,用户在移动场景下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时,服务器与后台管理员可以得到用户的位置、语音、消费等线上和线下信息,从而方便的通过用户这些信息的精确分析,了解用户的行为特征,实现对用户的精确定位。

二、便捷性

移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接入无线网络,把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穿插到一天的各个时间点里面,让互联网的服务渗透到更多的时间缝隙中,用户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价值。

三、拓展性

移动用户会发现,似乎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移动应用与移动产品、服务中找到解决办法(虽然这种特点有时候会过分的打扰到用户的正常生活)。移动开发平台的开放性保证了移动互联网规模的强大和发展的可扩展性,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移动互联网强大而便捷的功能成功的激发了企业主投资该领域的信心,使得不论是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还是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上都迅速积累了用户人气,成为各个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宏观战略。

据联合国下属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TU)2013年发布的全球互联网年度报告《2013年信息社会分析》报告,2013年,全球网民达到27亿,移动网民数量超过20亿,移动互联网连接数突破68亿,其规模已经接近全球人口的总体规模。

从区域分布情况上看,27亿移动网民中,美洲移动宽带用户达到4.6亿,亚洲地区移动网民数量达到8.95亿,占人口的22%,每年平均增长达到45%,亚洲地区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成为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最为主要的推动力之一,而这其中又以中国和印度为主。

发展中国家作为移动互联网设备增长与网民数量增长最为重要的推动力,其2007年到2013年移动网民的符合增长率达到75%,远远超过发达国家20%的移动网民增长幅度。

而美国网络媒体BusinessInsider总编辑兼CEO亨利-布洛格特(Henry Blodget)20143月所发布的全球《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产业发展报告刻画了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规模。

从《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产业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2013年全球可联网设备中,PC个人电脑仅仅占有整体16亿台市场规模的2成,约3.2亿台;而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电视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则从2004年的不足2亿台发展到2013年底的13亿台,成为这个阶段可联网设备的主力军。

而在这其中,智能手机作为移动智能终端的代表性产品,2013年的出货量已经接近10亿台。

截至到201312月份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达到2.171亿台,相较于2012年的1.442亿台,增幅达到50.6%,平板电脑正式成为这场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硬件设备竞争中的胜利者。

而以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作为移动智能终端新兴的发展业态,预计到2013年底,可穿戴设备全球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亿美元,而到2018年,这个数字预计将突破12亿美元大关。可以预见,移动可穿戴设备在未来的数年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硬件终端领域发展最为迅猛、增长幅度最快的领域。

虽然现阶段的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在与传统的PC互联网终端设备的竞争中胜出,但随着移动用户积累的逐步完成、新型移动终端设备更新频度的放缓,未来的增长幅度将日趋下降,逐步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这种特点在发达国家的移动市场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经过快速发展,在201310月份达到65%的峰值之后,增幅日趋放缓。


美国智能手机的年同比增幅,基本维持在了30%左右的幅度上,稳定增长成为发达国家移动终端设备发展的主旋律。

未来移动终端设备销量的增长、全球市场的发展重心将逐步由发达国家过渡到发展中国家,发展机遇将主要由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中国和印度)提供。

在中国,顺应全球移动互联网良好的发展环境,结合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国情和经济体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1月份所发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2013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

 

而艾瑞咨询数据也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长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达到6000亿元。移动互联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大中型城市智能手机逐渐趋向饱和,移动终端设备开始不断向三、四线城市渗透、智能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国产智能手机占比日益扩大是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呈现的几大特点。

而从移动互联网的细分市场来看,以移动购物、移动营销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应用占比继续扩大。2013年移动购物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中占比为38.9%,移动营销的市场规模占比也达到14.6%,显示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新兴的使用需求不断的丰富,移动互联网所承载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呈现出各细分领域全面增长的发展态势。

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一方面是由于移动互联网随时、便利的特性,很好的迎合了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碎片化的使用习性;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在用户数据收集的覆盖面上远远超脱于PC互联网,能够有针对性地给予营销和推广信息,不仅提升了宣传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营销成本。成本优势的逐步凸显配合以移动网民数量的日趋攀升都刺激广告主、营销业者投资移动互联网热情的不断高涨,在需求层面上推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基于上述因素,移动互联网在发展的初期就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移动互联网将将成为助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仍然处在发展的早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变化”仍然是行业今后发展的主要特征,革新与突破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我国未来数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深化:

一、  移动终端设备日趋丰富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现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电视机、车载设备正在成为终端,眼镜、手表等媒介,都可能在未来成为泛移动终端,让人们以更加多样化的触媒介质,随时随地的体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诸如指纹识别技术、语音输入技术等高新科技将逐步运用于各类移动终端当中,将为移动用户的智能生活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二、催生新的应用模式

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线下产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两者紧密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扩宽传统行业业务推广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改变着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形态,催生新的应用模式。

三、  移动生态体系将成主要载体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将逐步告别现阶段“群雄割据”的发展格局,形成3-5个集成、统一的移动生态体系(除了BAT互联网巨头各自构筑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我们还会有惊喜吗?),在生态体系上网罗包括功能应用、内容投放、账户管理及硬件开发等多个环节的功能,使移动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一个体系下就能享受全方位的服务,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业者也能基于统一的标准,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四、 互联网数据库将日趋成熟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移动互联网在数据层面上将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所能搜集的信息将突破传统PC互联网时代对用户信息的界定,在信息覆盖的广度(不仅包括线上,还拥有线下数据)、信息收集的深度(不仅拥有用户个人基本属性数据,还有地理位置信息数据、定位数据、消费数据等等)、信息覆盖的宽度(跨越了平台、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上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同时针对用户个性化定制的应用服务和营销方式将成为发展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各细分市场持续爆发
移动互联网市场井喷 智能手机将取代PC
浙江天搜详解:中国手机游戏产业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解读
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习惯和新需求
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运作者”们
移动互联网:新的掘金宝藏 可关注三大类4只个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