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高产小麦品种特点及其合理群体结构调控技术
 
 
 
超高产小麦品种特点及其合理群体结构调控技术
 
农业书屋 收录于2011-05-23
 
 
        摘要根据超高产小麦品种应具备的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抗倒耐肥、灌浆速度快等特点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应符合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群体光合性能好、茎蘖消长动态合理等要求,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高质量整地播种和控促结合的看苗管理技术等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以促进超高产小麦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小麦;超高产;品种特点;群体结构调控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098-02
  
  实践证明,小麦大面积产量水平达到7 500kg/hm2以上,再继续增产难度加大。植株个体的一些内部矛盾将转化成阻碍单产继续发展的主要矛盾。要使小麦高产更高产,需特别重视高产新品种的培育应用,采取创新手段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处理好群体发育与个体发育的矛盾[1],努力实现超高产品种应用与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相结合。现根据笔者近年来小麦高产栽培的实践,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1超高产小麦品种特点
  
  黄淮海平原地区小麦生育期间气候特点是秋季气温适宜,光照充足;冬季雨雪稀少,温度变幅较大;春季多旱,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夏初温度偏高,干热风频繁。根据气候特点和本地生产条件,高产品种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中的有利因素,而对不利因素应有较强的抗性或耐性,应具备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抗倒耐肥、灌浆速度快等特点。
  
  1.1丰产潜力大
  一是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高。目前推广的小麦高产品种的经济系数已提高到40%~50%,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依靠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协调提高。生长发育健壮、同化产物合成和运输分配效率高的品种,具有对不利因素抗、耐性强,兼有高生物产量和高经济系数的特点。二是株型紧凑。高产品种应具有叶片宽短挺直、茎叶夹角小、叶色深等特点。这种株型群体的内竞争力和穗数对穗重的制约力小,能有效地利用光、热、水、气和其他营养。三是穗部潜力大。高产条件下穗数增加的限度很小,因而选用穗部潜力大的品种更有利于高产稳产。穗部潜力大的品种穗形较长,每穗小穗较多而小花结实率又高,有利于形成较大而整齐的籽粒。
  
  1.2抗逆性强
  小麦生育期间,一些非生物灾害或自然灾害(如冬季冻害、春霜冻害、干热风、干旱、涝害等)人为抗御力差,因此品种自身必须有较强的抗性或耐性,只有抗逆性强,小麦才能高产稳产。
  
  1.3抗倒耐肥
  品种的抗倒性与植株高度、茎秆坚韧程度、有无弹性及根系特征有关。高产栽培中肥水用量大,常使植株生长的协调性遭到破坏,从而加剧内部器官间的矛盾,导致贪青晚熟,因此高产品种应对肥水有较强的忍耐性,使其在肥水偏大,尤其是氮肥偏多时,能通过植株对氮吸收的自动调节,维持器官间生长发育的协调性。因此,生产上应利用半矮秆(株高70~85cm)、茎秆坚韧、有弹性、根系发达、耐肥水的品种,以增强抗倒伏性。
  
  1.4灌浆速度快,粒重较稳
  黄淮海地区小麦灌浆时间较短,灾害性天气多,人为调节余地小,因此高产品种应具有抽穗开花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粒重较稳定的特性。
  
  2超高产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特征
  
  2.1产量构成因素协调
  统计分析表明,构成小麦产量的3个因素在实际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穗数为47.5%,穗粒数为29.2%,千粒重为23.2%(梅楠,1990),其遗传率分别为4.6%~7.0%,24.0%~35.4%和52.0%~81.7%,说明3个因素的栽培调控潜力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由于高产田的有效穗数已基本趋于饱和,而穗粒数的变幅较大,因此实现小麦超高产重点是挖掘穗部潜力,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穗粒数,防止千粒重降低,确保穗粒重的提高。合理的群体结构特征应当是既要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又不因群体过大而大幅度减少穗粒数,降低千粒重,使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
  
  2.2群体光合性能好
  高产小麦群体对太阳光吸收或透射率高,受光状态好,光合能力强,净光合生产率高。这种高光效群体,除要求合理的茎数和叶面积之外,还要求植株个体健壮,叶片主体分布合理,挺而上举,能充分利用光能,实现超高产。研究指出,在群体总生物产量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挑旗后干物质的积累量,挑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应占总干物质的60%左右才能实现7 500kg/hm2以上的高产[2],因此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挑旗后群体的光合性能和光合产量,是小麦超高产的关键。
  
  2.3茎蘖消长动态合理
  高产麦田茎蘖峰值出现在起身期,到达峰值期后分蘖两极分化快、强度大,群体内部通风透光好。为促进茎蘖消长动态合理发展,应根据品种特点,从确定基本苗开始,实行全程调控,以控制分蘖峰值和促进分蘖两极分化,使高产麦田要求的峰值与某一品种预定群体指标相吻合。
  
  3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技术
  
  3.1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
  高产田确定合理基本苗数的原则是使植株个体分布均匀并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前提下,合理减少基本苗数,以协调群体内部的矛盾而实现高产。具体讲,就是根据不同品种的主茎叶片数、有效分蘖期长短、分蘖力强弱及单位面积上所容纳的适宜穗数来确定,即合理基本苗X=Y/Es。其中:Y为单位面积适宜穗数,一般以品种介绍或经验来确定;Es为单株可靠成穗数,可根据品种的理论有效茎蘖数(R)与实际分蘖发生率(r)来估算,即Es=R·r。理论茎蘖数(R)是由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决定的。它因品种总叶片数(N)、伸长节间数(n)和主茎拔节时有效分蘖应具有可靠叶片数(tN)而异。各品种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为N-n-tN+3。
  
  3.2高质量整地播种
  精播高产麦田主要采用在降低基本苗的基础上以促为主或促控结合的种植管理模式,为实现基本苗的齐、全、匀、壮,应特别强调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使土壤上松下实,地面平整无坷垃;播种时要有合理的宽、窄行配置,以改善行间光照条件,做到覆土深度适宜,下种均匀,达到“种不相挨,苗不相靠”的要求。
  
  3.3控促结合的看苗管理技术
(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本站论文合作网站:http://www.downpaper.com/)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和免费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down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
http://www.csscipaper.com/chinaeconomics/modern-agricultural-technology/220321.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一个矮杆、抗病、大穗超高产小麦新品种上市,亩产超过1600斤
【亲耕田】种小麦原来有这么多讲究,真不能瞎胡种了!选种、拌种、耕种问题一一解答
【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江苏农垦亩产800公斤小麦超高产攻关实践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几个问题
又一个超高产矮杆大穗小麦新品种上市,打破了我国小麦单产记录
我们终于吃到纯国产的面包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