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膜大蒜与鲜食玉米连作栽培技术

 

地膜大蒜与鲜食玉米连作栽培技术

 

地膜大蒜与鲜食玉米连作栽培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该模式是在同一块地上大蒜收获后清茬再复种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紧凑,对于大蒜是从9月下旬开始播种,到第二年的 6 月初收获,而鲜食玉米是在6月中旬播种,到8月底或9月初就可以收获了,做到露天蔬菜周年生产,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且从植物的生长特性上来看,大蒜是耐寒蔬菜,对一般灾害性天气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即使是在严冬季节,只需在土壤封冻前提前覆盖一层地膜就可以安全越冬了。而且,大蒜还属于葱蒜类蔬菜,它的鳞茎,叶下表皮和其它组织里都含有挥发性的“蒜素”,即硫代丙烯,它本身具有的香辛味,有杀菌的功能,对大多数的土壤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用大蒜作前茬,与玉米交叉感染的病害较少,对两种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这种连作方式稳产保收,是促高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这种栽培方式最适宜在土壤肥沃的一年两熟的区域推广。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马家庙村自2004年以来就开始推广了地膜大蒜与鲜食玉米连作的生产模式,面积逐年扩大,每亩地投入少,农民容易接受,收效高,市场需求量大,销路好,菜农不用出地客商就来争相收购了。这种管理技术简单,易操作,对生产者的素质,技能要求不高,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这种栽培技术。 

首先我们来说说地膜大蒜的栽培方法: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大蒜的适应性较强,但在某些关键生长时期还有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采用更加科学的合理的栽培方式,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地膜大蒜栽培技术 

1、首先是整地:在上茬玉米收获后,要清除地面上的秸秆、残叶以及杂草等,然后在地面上撒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这种栽培技术的有机肥要求提前堆沤,主要是动物粪便,具体方法是:选择在夏季7、8月份的季节沤肥,因为这个时节天气炎热最易把肥沤熟,肥并不是随便堆放的而是要将有机肥堆成2-3方大小的堆,然后在肥上面覆盖地膜,地膜要盖严并且在膜的上面用砖或石头压实,以免膜被刮开,这样作的好处一是杀菌灭虫,二是防止生粪烧苗。撒施时用铁锨将有机肥扑撒地面并且要撒的均匀和充足,每亩大约要施入5000公斤的有机肥,撒完有机肥后,用旋耕机旋地,一般要旋2-3遍,深度约在2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做到地面平整,坷垃细碎,土壤疏松。然后是打埂了,旋完地后用要打埂机打埂,为了确保埂打的直,可以每隔20米在地面上插一个标杆,要求埂宽是10-15厘米,高15厘米,栽蒜的畦面宽度在1.6-2米之间都可。打完埂后,还要将埂低洼处用铁锨铲平,作到地面平整。 

2、第二步就是播种了: 

1)首先要选种:蒜种应该选用高产、抗病、蒜头大、抽薹率高的山东紫皮大蒜,并且还应对选好的种子去粗取精,去掉小瓣、残瓣、烂瓣蒜种,发软,虫蛀的蒜瓣以予淘汰,严格选种,减少带毒率,一般每亩用蒜种约140公斤左右。 

2)播种方法:大蒜的播种日期一般在9月23日-10月1日之间,播种时要按行距20厘米,开5厘米深的沟,开完蒜沟后,要在沟内施入磷酸二铵和硫酸钾肥料,用量为每亩大约施入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撒肥时要均匀。接下来是撒种:先将要栽的蒜种倒入盆内,然后一手拿盆,一手撒种,撒在地面上种子也要均匀,撒完后人工将蒜种挨个塞入土中埋好,要求种子排列得均匀,每个蒜瓣之间距离约8厘米,密度为每亩4万株左右。为了省时、省工、省力,大蒜播种后要及时的在上面覆盖上一层土并且搂平,覆土的厚度大约在2厘米,然后顺着蒜垅用脚踩实,这样做是为了蒜种与土壤紧实,防止土壤散墒漏风,跑水。最后,在播种后要浇一次蒙头水,浇蒙头水的作用是使土壤地表湿润以确保大蒜出苗齐全。 

3、接下来是田间管理:这一时期的管理方法很重要,不能忽视。 

1)盖膜前的田间管理:等到蒙头水渗透后,人可以在蒜畦内能田间行走时,应掌握在大蒜出苗前,立即喷洒施田补除草剂,锄草剂的用量约为每亩100-150毫升,喷施除草剂时还要选择好天气,应注意在晴天没有大风的天气进行喷施,一定要喷洒均匀,不可以重喷。同时为确保地面药层不被破坏,能够起到很好的封地效果,打药时要求人要倒退着走。3-5天后大蒜就出苗了,以后的冬前管理主要是以浇水为主,在栽蒜后20天左右需浇一次水,然后在盖地膜前3-4天需浇一次水,注意一定要浇透,浇水的作用:一是防止土壤干旱,影响大蒜的安全越冬;二是蓄足底墒,防止冬季土壤温度骤降,造成大蒜冻害的发生。 

2)盖膜期间的田间管理:覆盖地膜的作用主要是在严寒的冬季帮助大蒜抵御严寒,保温保墒,确保大蒜安全越冬。地膜覆盖的时间一般都在小雪节前后2-3天内完成,也就是11月份的下旬,对地膜也有一定的要求,宽度应该与和蒜畦的大小为准,厚度约为0.014毫米。这种栽培技术的盖膜方法有两种,可以任选其一,下面我们一一向大家具体介绍地膜是怎么覆盖的:第一种是纵向覆盖地膜法:也就是在选好的蒜畦的畦埂内侧用铁锨挖10厘米宽、10厘米深的沟,然后一人站在蒜畦的一头,用双手拽住地膜的一端,另一个人顺着畦的走向一边倒走一边捯放地膜,再把地膜平铺在蒜畦上,将地膜的两头和两侧都放入刚挖的沟内,拉平,再用土掩埋,最后用脚踩实,地膜掩埋完后,在地膜上每隔一米处要压盖1-2锨土,因为冬季大风比较多,防止地膜被风掀起刮坏。第二种是横向覆盖地膜法:具体方法是在相邻两畦最外边两个畦埂内侧用铁锨挖10厘米宽、10厘米深的沟,在相邻两个蒜畦最外侧的一个畦埂处,一人用双手拽住地膜的一端,另一个人则横跨两个蒜畦,也是一边倒走一边捯放地膜,然后把膜平铺在蒜畦和畦埂上,这时候注意相邻两块地膜交接处要重叠,重叠的宽度在10-15厘米左右,同时在地膜交接处,每隔50厘米压一锨土,然后纵向每隔一米再压一锨土,同时还要在相邻两畦的共用埂上顺埂压一行土,这样盖土的作用也是为了防风。大蒜盖完膜后蒜苗在地膜的保护下就可以安全越冬了,冬季的田间就不需要管理了,只需等到来年春季揭膜就可以了。 

3)揭膜后的田间管理:进入第二年的2月中旬,天气转暖,就必须扫去地膜上面压盖的土了,扫土时不能太用力以免划破地膜,这样做有利于春季苗的生长。到了3月上旬,大蒜开始返青,也就是夜间气温稳定通过零上二,三摄氏度时,就应该及时揭掉地膜。揭膜方法:首先用铁锨铲去压在埂上面的土,这样被土压在下面的地膜就露出来了,然后顺梗用手轻揭去地膜,一边揭地膜一边抖落地膜上面的土,这样揭下来的地膜会很完整。揭完地膜后还不要忘了把蒜梗重新整理平整,这样做是为以后的田间浇水作好准备。3月20日以后,结合浇返青水,每亩还要追施尿素20公斤。进入4月上旬,需要做的就是结合人工除草,进行锄挠松土,松土后破除了地表板结从而提高地表温度,更有利于苗的生长。当大蒜种瓣“退母”后,是大蒜管理肥水的关键时期,也就是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新叶不断增加,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时期,需肥水量增多,因为大蒜叶虽属耐旱生态型,但根系入土浅吸收水分能力弱,所以在营养生长前期应该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过干,应5-7天就得浇一次水,地面要见干见湿,在蒜薹未伸出叶鞘前,结合浇水随水冲施一次氮磷钾含量比较高的液体肥料。如超浓缩活性冲施配方肥或强力冲施肥等,一般每亩冲施15-20公斤。具体的施肥方法是:在往蒜畦里灌水的同时要准备好一个空塑料桶,能盛水15公斤左右,在桶底下穿4-5个直径在3-4毫米的小孔,然后往桶内加入一定的肥料,加水,将肥水搅拌均匀,在进水口的位置上放两个木棍,把桶放在木棍的上面,这样,桶与地面之间就有了空间,同时要不停的搅拌肥料,防止肥料把桶底被堵住,并且还要不断向桶内蓄水,这样从桶底孔中漏出的肥就顺着流动的水流入蒜畦,省力并且操作简单。在冲施肥时,根据蒜畦大小不同,冲施肥用量也不同,一般是面积60平方米左右的蒜畦,每桶可放冲施肥1.5公斤左右。在蒜薹抽出后一般3-5天浇一次水,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抽薹前7天必须停止浇水。为以后进地抽薹做好准备。 

4)蒜薹的管理方法:到了5月20日前后,当蒜薹长至15厘米左右,蒜薹尖自行打弯成称钩形时,就可以收获蒜薹了,值得注意的是要选择在晴天下午4点以前抽薹,原因是在晴天抽薹的好处一是便于采收,二是采收后伤口容易愈合,防止阴雨天造成伤口感染,影响大蒜后期产量。抽薹时采用的是“拉抽法”也就是用手在大蒜薹顶部2-3片叶之间轻轻的抽出,同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弄伤蒜叶,影响根部蒜头的生长。抽出够一把儿的蒜薹后用绳子把它们捆绑在一起,便于收集。然后对刚抽出蒜薹进行整理,剥去蒜薹上面的叶片、叶鞘,最后打捆,一般每捆重0.5公斤左右,一般每亩产蒜薹300公斤左右。 

5)蒜头的管理方法:大蒜抽薹后,蒜头进入快速膨大期,这时候应该保持土壤湿润,需要较多的水份,应每隔5天浇一次水,然后叶面还要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绿能肽、绿尖大使等叶面肥2次,防止大蒜干尖、黄叶,卷叶,促使蒜头膨大。一般在5月底,即收获蒜头的前5天应停止浇水,降低土壤湿度,以促进假茎的成熟和提高蒜头的耐藏性,以免因高湿高温缺氧引起烂脖,散瓣,蒜皮发黑从而降低品质。进入6月上旬,也就是在抽完蒜薹后的半个月左右,大蒜顶部的叶片由绿变黄,假茎变软时就可以收获蒜头了。具体收获方法是:在离蒜垄7-8厘米处,用铁锨顺着蒜垄挖10厘米深的沟,这时候我们能够看到蒜头已经漏在外面了,然后用手顺着蒜垄拔蒜,轻敲去蒜头上面的土,摆成一堆,为了便于销售,拔出的大蒜要按蒜头的大小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再把蒜头编辫,一般是每辫50头,便于悬挂,储存和运输。这样种植的大蒜每亩可产蒜头在650辫左右。 

4、病虫害防治 

在给大蒜浇水施肥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的在蒜苗中期生长过程中蒜田内会发现有个别蒜苗枯黄、矮小的症状时,这时可进行药剂防治,我们可以在抽薹前每亩用48%乐斯本乳油500毫升或释入50%辛硫磷乳油1000毫升,稀释成100倍随水灌根,操作方法是在空桶内加入水,然后滴入一定量的辛硫酸,将药与水搅拌均匀,然后用底部钻有三孔的水瓢将稀释的药液随水流入苗田。这种方法也可以防治根菌的发生。当大蒜上发生紫斑病和霉斑病时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防治。同时为了防止根蛆发生的危害,在施有机肥时一定要充足。 

这时候的土壤中的大部分的病原菌已经被大蒜抑制并杀灭掉了,为种植玉米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来我们向您介绍大蒜收获后的连作鲜食玉米的种植方法:

 

二、鲜食玉米生产栽培技术 

玉米对气候土壤湿度的适应性也较强,所以种植起来比较简单,其管理方式易操作,只要注意玉米生长期的几个特别的时间段就可以了,这样农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其他的农作物了,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呢?我们来看: 

1、首先是整地与播种:大蒜收获后,一般在6月中旬就可以开始进行整地施肥了,具体的步骤是:先用旋耕机旋地做到地面平整,土壤疏松,然后用玉米播种机播种,在本片中我们使用的是施肥播种一次就可以完成的播种机,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在播种机的一个槽内倒入优质复合肥,每亩施用肥大约在15公斤左右,然后在另一个槽内倒入玉米种子,选种时要选用优质种子,鲜食玉米品种大多数选用的是中糯一号或美国超甜8号及金甜糯玉米,种子包衣或者是药剂拌种,用量每亩大约为2公斤。同时在播种时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要求足墒下种,播种深度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一般约为2厘米左右,株距约为25厘米,行距约为75厘米,密度约为每亩3500株左右。 

2、田间管理。 

1)定苗中耕锄草:对鲜食玉米的第一个管理阶段就是当幼苗长出两三片叶时,这时候就该定苗了,所谓的定苗就是两棵拔一棵留下一棵,拔除小苗、弱苗、病苗,每亩大约3500棵苗,这样做有利于大苗壮苗的生长,并可以促使玉米成熟时更加的颗粒饱满。这一时期的田间也会出现杂草,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锄草了,由于种植的甜玉米或糯玉米田内不能喷施除草剂,因此,必须实行人工除草,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定苗和锄草同时进行。在锄草时应该注意的地方是:在锄草时人手握着锄头在田间倒退着走,锄去田间杂草的同时还要拔去小苗、弱苗、病苗,以及多余的苗,这一操作过程疏松了土壤,促进根须对土壤养分的更充分的吸收,为以后的植株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中后期管理:第二个管理阶段是植株张出8-10片叶时,这时候也要中耕锄草,疏松土壤,锄去杂草,同时还要对植株追施尿素,每亩大约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并且在玉米抽雄前这段时期也很重要,此时要为玉米胚乳的生长储蓄营养,所以遇到干旱的天气时应该及时的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以促进雌穗的小穗小花数,粒行数增多而且整齐,增加穗粒数,争取大穗,增大花粉量,防止后期叶片早衰,提高光合作用,利于灌浆增加粒重。 

3。玉米收获:鲜食玉米采收的标准是:当玉米花丝大部分变色变干,撕开玉米棒外面的叶,此时能看到颗粒饱满,胚乳已经成熟了,用手指掐破玉米籽粒后能够流出浆水时,即可采收了,采收时间一般在8月中下旬。 

4、病虫害的防治。由于鲜食玉米含糖量高、口感好,容易发生粘虫、玉米螟等虫害,当发现有虫害发生时我们可以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大、小斑病和青枯病时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防治。 

根据实践证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培育同一种植物,会使土壤中的某些元素缺乏,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会给某些病原菌和病虫害造成适宜的生长环境,容易发生病虫害,并且在连作栽种中大蒜最忌在同一块地上连续几年耕种,而我们片中介绍的大厂回族自治县马家庙村的地膜大蒜鲜食玉米连作的栽培方法,避开了这一弊端,按照植物生长的特性,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使土壤中的某些元素不致由于连作同一植物而造成贫乏缺失;减少了病虫害,改变了病虫害的适生环境,使它们失去原来的生存条件而死亡,从而大大提高了产量和质量,根据当地农民的情况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收益是什么样的:第一茬大蒜每亩收获了蒜薹325公斤,亩产干蒜头1250公斤,再加上下茬收获的玉米,除去各项生产成本后,比种植小麦连作玉米的效益还要高。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栽培技术是省工,节本,增效的可行的使用技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也实现了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走出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蒜覆膜栽培
大蒜栽培技术
[农业]大蒜技术综合
高产大蒜的秋播种植技术介绍
大蒜科学种植,创造低成本、高效益基础,这些技术要掌握
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