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个12 平米极小空间改造实验 | 青年建筑师在做什么

最近一直在思考城市的未来,相比于以建筑师的自我情怀去思考这个行业,现在我喜欢用一个码农的视角去观察行业和时代的发展。从人的感受出发,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下的新产品与现代人产生的种种交互体验,带给了人类生活最深入且广泛的影响,他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时空感受。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上个世纪之初的技术进步的基石上完成我们建筑学的思考,而忽视发生在身边的种种现象,在我看来,这样并不能有力抓住过去的历史文化,也不能坦然地思考未来,一味的“承上”并不能“启下”。

 

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时空感受也促使建筑师去重新思考建筑与人的关系。以下两个小空间的改造项目是一个青年建筑师团队以互联网的思维抛开单一的设计师身份,把自己定位为城市更新开发商,以策划、运营等多重身份出现,将设计产品化直接面向用户的实验。



建国西路362号

 12 平米= 一个卫生间 茶室空间 影院空间 双人

休息空间 工作空间 双人大衣柜 齐全的家电


1
背景

房间的位置是朝南面对着建国西路,建国西路是上海法租界一条有名的林荫道,其街道的面貌和氛围都有着浓郁的老上海风味同时带有现代艺术迸发的活力因子。房间和城市的关系可谓是本次设计重点考虑的一个不唯一出发点。



现场 · 三个棘手问题


其一:卫生间在阳台。卫生间是一个私密性的空间,而阳台是一个与城市街道交流的空间,我们希望把卫生间挪回到屋里,把景观面好的阳台空间开放出来。



现状照片


其二:整个房间只有12 平米,只有12 平米,只有12 平米,重要的数据说三遍,我们希望能同时容纳一个卫生间,茶室空间,影院空间,双人休息空间,工作空间,双人大衣柜和齐全的家电。


其三:老房子的楼板是木制楼板。防水和隔音都是全新的挑战。


现状照片


3
策略


把卫生间移入套内,运用榻榻米的地台解决卫生间同层排水,污水管重力找坡的问题同时与阳台形成一个茶室与居室空间。


榻榻米地台高度为25cm,使其恰好与阳台的玻璃窗下框齐平,非常巧妙地把阳台转化成一个具有180°落地景观玻璃窗的空间,另外25cm 也差不多是一个在木制楼板基础上订制卫生间的防排水高度。


榻榻米的设计思路其实是一个很理性的考虑,不光是效果上的考虑,同时希望它能解决小空间家具布置,卫生间防排水,阳台转化为室内空间三个技术性目的。

 

轴侧图


居住行为分析

刚性防水 卷材防水 埋管

埋管完成刷一道防水涂料 整体式不锈钢槽内嵌翻边


榻榻米台面完成


晚上窗外的灯光


设计师亲自画饼


“有园”计划,有园计划不只是我们在墙上画了一个饼,而是一种设计观念,在生活之外的居所应该有一个空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古代叫做园林,我们“有园”来表达现代空间中的生活容器。


榻榻米初步完成


我们思考房间和城市空间关系的时候,试图在白天和黑夜两个时空背景下,将房间作为城市空间的微表情来对应室内居住人的起居需求。


具体的操作手法为,在房间与街道之间加了两道卷帘,一道是白色的遮光帘,一道是半透明的竹帘。关于私密性程度的全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空间状态完全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和心情变化来调节。空间上的隐晦关联,拉开与不拉开,都能比较好的形成各自完整或不完整的空间。


空间效果一


空间效果二


空间效果三


空间效果四


对于这个12 平米的房间希望加入如此多的功能属性,我们的空间设计策略是


其一:所有的家具尽量定制,而且是根据产品尺度和人体尺度定制,比如沙发的定制设计,床头柜和沙发边柜的相互转化,家电的归纳整理。

一体式家具

同时有沙发,书筒,床头柜,床边柜,储物箱的功能的家具


橱柜定制

橱柜完成效果


其二:不同使用性质空间的可能性转化和边界的模糊处理,比如影院空间和工作空间的相互转化,休息空间和茶室空间的相互借用。



可以放书的靠背


在具体的装修上,考虑到房间面积小,希望通过木工的一体式家具设计试图在空间上有不同层次变化,从而让人的空间感受比较大。


另外考虑到人触摸的心理感受,我们尽量把人能接触到的地方用杉木指接板。此外对于不同的微空间用细腻的灯光设计来烘托不同区域的氛围。


4
整体效果


进门整体效果


从写字台向窗外看


阳台向内看


“有园”


阳台 茶台


工作区 家庭影院

卫生间


塑木板滤水铺装同时保护不锈钢面层


可吸附iPad的精巧装置,上厕所时同时看大片


简单整修的楼梯间厨房


技术图

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九江路202号

12平米极小户型纵向空间探索——用轻型结构解决承重,

塑造空间,完成装饰,触发体验,及主要的照明。


1
  背景



房间的位置是在南京东路步行街边上的一栋百年集合住宅里,里面设施简陋,居住者大多生活质量较低且在此居住有很长一段时间,部分居民现在还没有独立洗手间。而这里曾是百年上海滩风口浪尖之地,如今默默消隐在人流密集的步行街旁。


如何让简陋的老房间换发新的生机,如何让新与旧有能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碰撞是这套房子的不唯一关注点。


2
现场


第一:房间面宽只有2.35米,进深5米,层高4米,房间被满满分割了2层,小面宽,大进深,加上每层层高不到2米,使得室内的采光非常差,而且唯一对着天井采光的大窗却被卫生间占了,基本上房间内需要24小时开灯。


第二:基于这样超小面宽,大进深的房间,考虑到人行流线,室内的布局很难正常地展开。


第三:老集合住宅只有楼梯间是混凝土,其余部分都是木结构,且房间四面除了开窗面,其余三面都是隔墙,没有承重作用,唯一起到支撑作用的天花的密肋木梁,在结构上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3
策略


对于采光的问题,我们的策略是把卫生间挪到房间进深的端头从而把采光面解放出来,其次靠窗的空间我们打算做局部挑空,让更多的光线进来,这样的空间层次也使得室内空间感受不显得那么压抑。



有了最基本的布局之后,面对这个2.3面宽却有4米层高的空间,纵向空间上的探索成为本次设计的关注点。


三层的空间节奏和层次很快有了初步构思,我们又希望“第三层”不影响房间的采光,同时不消减挑高空间的空间感受,又根据“有园”计划,我们希望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独特的体验空间,最后我们决定在挑高空间的上方加入一个“浮床”,对于下面的空间,他正好又是房间的一个大吊灯。


基本上的思路是想用一种特别轻质的介入完成我们“第三层”的构想。




居住行为分析


结构上整个房间起到支撑作用的只有地面和天花的木梁,为了不破换原有的结构,我们决定加入一个全新的结构体系,这个结构可以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只要跟原来的木结构通过铰接来传力。


面对这个结构挑战,既然他是一个完整的支撑体系,又是房间里主要的架构,我们希望把这个问题解决到极致,希望它能用一种结构形式语言同时解决承重,引导流线,塑造空间,完成装饰,触发体验,及主要的照明和局部的家具。这也是第一次把结构作为一个设计的切入点,去综合解决各种问题。


最后的设计是一个轻钢结构网架体系,视线上通透富有节奏,各部分又承担各自的功能,组合起来能整体受力。实际施工上根据不同部位的受力计算选用了2cm,4cm的方通管为主要的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的感结构受力完好,于是我们决定保留我们需要的那一部分结构,之后与新的结构焊接。


原来的钢梁与钢柱



考虑到运输和安全,我们把需要新置入的结构拆分成了4个部分,4个分在厂家定制而成,最后在现场组装完成

所有的部分都拼接完成后,上白漆3遍


不锈钢片收边


安装LED灯带


安装吊床麻绳


羽毛球拍式无痕编织节点


4
整体效果


夹层上与夹层下


整体夹层效果


坐在一楼躺椅上看二楼的效果


灯光与吊床


二楼俯瞰一层

一层休息区


一层功能区


卧室

空间体验

睡在吊床上


坐在吊床上


从吊床往下看


从一层上二层


从二层上三层


在钢化玻璃上


坐在写字台上

细节设计

铁丝网,灯光,与麻绳网


钢化玻璃写字台

网格与木梁


楼梯踏步


楼梯


保留桌椅


技术图


5
总结


根据上海市总体规划,我们可以发现在未来新土地几乎零供应前提下,大量的资金会涌向城市更新升级,改造与复兴将是未来上海老城区的新生命。


BNB 只是我对一个改造项目从“拿地,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的一个全流程尝试,这个尝试让我跳出纯设计师的身份,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开发商的角度,设计师的角度和用户体验的角度综合地权衡这个设计产品。


他不是一个秀审美,秀品味的艺术品,他是一个全周期的设计管理实践。我们的思维不应该局限于设计师的主观意愿,如果说设计是一种对复杂问题的协调能力,那么我们应该站在更大的时空背景去处理这个复杂问题,当然美是不能缺少的。


开发团队:鹿头舍 Deerhaus/有园Upark

团队成员:卢骁 陈鹍 沙鹏

设计:卢骁 陈鹍




对设计师的小访问

Q:能简单介绍下你们的设计品牌鹿头舍DeerHAUS 和有园U park吗,鹿头舍和路透社有什么渊源?


A:鹿头舍是一个共享空间品牌,中文上的确和路透社谐音,比较容易让人记住,原本还有想同时发展鹿头舍沙龙聚会活动,鹿头舍空间设计服务,另外在英文上deer和dear又是一个音,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双关。Haus是家的意思,像bauhaus



有园Upark是一个设计品牌,希望除了功能之外设计能带给人一些新的体验和感受,在古代这样的空间更多体现在园林上,园林某种程度是一个体验和精神的追求。我们希望在现代空间中也能找到这种追求。


Q:鹿头舍这个共享空间的品牌目前除了这种airbnb的形式还有其他模式吗



A:除了 Bnb还有商务时租,给公司搞团建,聚会,会议,亲子摄影,人像摄影。


Q:所以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两个偏居住的空间以外,你们还有其他适合聚会的空间设计,还是你们希望这个空间兼具多种功能?


A:还有其它聚会空间的设计,这两套偏民宿,摄影,拍摄


民宿是1.0产品,时租可能是2.0产品,之后的3.0产品我们在想怎么把这些已开发的零散空间,用几个共享商业空间组织起来,让他们在一个城市空间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存在,打破原来很多综合体靠把很多空间塞到同一个建筑单体的做法。


Q:因为你们有3.0的计划,是不是在前期1.0和2.0的时候就要考虑区位和其他一些因素,如果这些空间距离很远的话,会比较难整合


A:对的,我们都会相对集中,都是膜拜距离。膜拜改变了人们短距离的通行效率


Q:你们的这个想法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 ,是设计产品化,直接面向用户,踢掉了甲方从设计师的单一身份转化成多重身份,能着重介绍下除了设计师以外你们在项目中做的事情吗 比如说后期怎么运营、推广 、吸引顾客


A:对,我们希望是互联网公司,定位是城市更新开发商,后期运营基本上90%的常规流程都在线上解决,自助入住,保洁也可以线上对接。客户上我们定期会举行一些活动针对老客户。推广正在和你们合作哈哈。


Q:那城市设计去你们那团建是免费的嘛(奸笑)

A:尬笑


Q:回到项目本身 现在这两个小空间的设计思路不太一样,你们是怎么来确定每一个空间里面要承载的内容,建国西路的小空间更多的是和城市的对话,空间更偏向于家庭生活,第二个感觉更像是独自一个人在这个空间里的探险,更适合独处


A:对 我们还是根据现状去想对策的,房子具有的优势和问题,用一种手段去解决问题同时强化优势,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理性的过程,像建国西路他本身具备了房间和街道可开发的条件,我们用榻榻米的方式在解决卫生间问题的同时强调了他和街道的多层次的连续性。


九江路在一个集合建筑的天井里,层高有4米,我们用一个钢结构架子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塑造了纵向的空间层次。九江路封闭性比较强,和房间钢结构的整体感觉比较能够触发幻想,也许比较适合独处吧。


Q:问一个个人好奇的小问题,你们现在的盈利状况怎么样


A:还可以(继续尬笑)


Q:好敷衍(擦汗)。。那今天先到这吧,祝你们生意兴隆


A: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种榻榻米设计,小空间高利用率的首选
万能榻榻米→史上最佳私人会所
多款榻榻米设计,给你自由惬意的生活空间
100平方的户型|想要书房 客房,拿出一个房间做榻榻米设计!
小户型做榻榻米做好搭配,让你空间大一倍!
榻榻米书桌的设计组合简直太赞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