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眩晕、眼花,头晕特效按摩方法
userphoto

2023.05.13 广东

关注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其特点为病人自觉周围景物旋转或自身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本病轻者闭目即可停止,重者如坐舟车,眩晕不能站立,严重的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昏倒等症状。

本病发生的原因,历代医籍论述很多。如《内经》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及“上虚则眩”。《金匮要略》指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以后,各家学说有所发挥,如《河间六书》认为眩晕为风火所致,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这些理论以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眩晕的病因病理,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内耳眩晕症以及贫血、低血压病、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眩晕症等疾患,均可参考本病辩证施治。

(病因病理)

1.肝阳上扰  忧郁恼怒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如肾水素亏或病后伤及肾阳,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2.肾精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房劳过度,肾精亏耗,均不能上髓,又脑为髓海,髓海不足而发生眩晕。

   3.气血亏损  久病不愈,耗损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生化之源不旺,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

   4.痰浊中阻  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运化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反聚湿生痰,痰气交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眩晕。

   眩晕的病因虽如上述,但往往彼此影响,互相转化,临证时须加注意。

  (辩证论治)治疗眩晕,应先辨其标本虚实,其本虚是指心、脾、肝、肾的虚损;其标则主要表现风(肝风)、火、痰的证候。根据发病原因及临床所见,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但以肝阳上扰及气血亏虚为常见。

(基本手法)

   1.推抹额颞降火法  详见头痛。

   2.按压四穴镇定法  医者两手拇、食指分别按压双头维,双风池,相对用力,沉稳按压2到3分钟。

   3.揉压印堂潜阳法  医者一手扶后枕,另手拇指按压印堂,后缓缓揉动,一般顺时针为宜,揉压交替进行。

   4.分推眉弓定眩法  医者用双拇指分别推抹两侧眉弓,从印堂分推至太阳,然后,双拇指对揉对压太阳穴。

   5.拿揉肩井疏畅法  医者双手指分别拿揉肩部两侧肌群;其后,两掌握拿肩井穴1分钟;两手空掌轻轻拍击两肩部。

  (分型施治)

   1.肝阳上扰  证见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多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时以上基本手法均可使用,加用推抹桥孔平肝法(见头痛)。扫散两颞潜阳法,以平肝潜阳。如偏于火盛,见头痛、口苦、舌红、苔黄燥,可加用双拇指按压太冲,以清肝泄热。偏于风盛,而见头晕甚,不能站立并伴有恶心欲吐,肢麻筋挛者,可加用舒筋取穴育阴法(见头痛)。双拇指同按双内关、双大陵,以镇肝熄风,降逆上呕。

   2.气血亏虚  证见头晕眼花,遇劳则更甚,面色光白,发色不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气短懒言,倦怠纳减,舌质淡,脉细弱。治疗时可重用按压四穴镇定法,分推眉弓定眩法,配用拿揉肩中舒畅法,加用提拿捏脊健脾法,搓擦胃俞温中法,推揉腹部和中法等胃痛基本手法,以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此外,若眩晕为肾精亏损,髓海不足,证见眩晕反复发作,发作时恶心、呕吐、不能开目,耳鸣,精神萎靡,心烦多梦,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治疗时除采用以上基本手法外,可酌情选用耳部手法,并加用双掌快速摩头部,以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颤证中医中药
中医妇科专辑
眩晕有哪些症状
不 寐
中医治疗闭经
颈椎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