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政策 | 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频发,是政策太急,还是官员怠政?

数据造假已经是环保政策收紧以来各地的普遍现象。2016年,空气检测权上移,给地方来了个措手不及,多地的数据不降反升,“数据污染”问题大面积出现。

为了创造好看的数据,各地官员“煞费苦心”。堵塞采样头、利用雾炮车注水、删除监控视频等等手法花样百出。

“带上口罩与帽子,在黑夜的掩饰下,一人蹑手蹑脚地给空气采样系统带上滤膜或者布条,希望通过在采样系统上动手脚,让检测数据能够达标。”这个如同谍战电影的画面就出现在临汾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中。

2018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利用雾炮车,将当地环保局大楼及其监测站点被喷成“冰雕”的事件,更是让人捧腹。

对待造假现象政府的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造假现象仍旧难以全面遏制。这一方面说明了地方政治站位不高、对生态文明精神认识不深;另一方面说明了有些地方的压力确实比较大。

不少地方在环保层层加压的情况下,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困局。以临汾为例,临汾是典型的能源型城市,以煤炭和钢铁为工业支柱。这样的城市钱来得快,污染来得也快。从2016年底开始,临汾连续污染“爆表”。

事实上,在空气质量监测权归属地方管理的时候,不少地方的空气数据造假就已经存在了。数据造假仅仅是表层问题,本质上依旧是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矛盾。部分重工业城市要在短期内见效,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对于这种情况,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其问题的特殊性,整治措施要切实可行。比如当下做的数据排行实在没有任何意义,排名靠前的不见得就数据达标,排名靠后的不见得就没有做工作。环境治理要对症下药,各地因其地理、经济等各方面的差异,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不能一刀切。

当然从地方来看,不管基本情况如何,都应该积极整改,把工作做扎实,不能把心思放在数据表现上。毕竟数据再好看,环境没改变也还是过不了关。地方政府的造假,也间接导致了现在的被动局面。

从官方对该类事件的态度看,日后弄虚作假的行为再也行不通了。经过数据造假这一风波,政策的精准度、针对性会进一步加强。这也意味着环保对实际问题的把握将会更加切实、准确。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环保局长指使作案者戴头盔 这场造假案堪比谍战剧
深陷数据造假案漩涡 先河环保内控缺陷遭关注
棉纱堵住空气采样器,这样的环保监测还有多少
员工自曝环境监测造假的8种“绝活”...比碟中谍还惊险!
焦炭:临汾事件或助推焦价快速反弹!
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现场检查 及数据造假案例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