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点追踪之肿瘤类器官

机会稍纵即逝,目前肿瘤类器官大有可为,诸君万莫错过!



2009年Hans Clevers研究组发现小鼠肠道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拥有小肠隐窝和绒毛结构的类似小肠的器官,开创了类器官(organoids)研究时代。


随后肝芽、微型肾、微型大脑等类器官被逐步培育出来,类器官的研究逐渐占据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前沿阵地。


2014年纪念Sloan-Kattering癌症中心的Yu Chen研究组将类器官引入肿瘤,建立了人前列腺癌的类器官,之后胰腺癌、肝癌、乳腺癌、膀胱癌等肿瘤类器官在这几年中接连取得突破,频繁登上顶级期刊的舞台。


今天荷叶给大家分享两篇肝癌类器官的文献,分别发表于2017年12月的《Nature Medicine》和2018年7月的《Cell Reports》期刊,通过两文的比较和大家梳理下目前肿瘤类器官的研究套路。(公众号回复“180829”,可下载两篇文献)


文章对比


注:以常规HE染色形态结构观察,类器官与其来源肿瘤组织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


注:类器官的肿瘤标志物与其来源肿瘤组织相同。


注:类器官的DNA基因突变与其来源肿瘤组织极其相似。



荷叶的几点感想:


1、两篇文章研究思路基本相同。整体思路是:其一,建立肝癌类器官并通过各种方法验证肿瘤类器官与原发肿瘤特征相似,包括组织形态学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免疫学染色、基因突变谱在DNA水平观察两者相似性,移植实验验证肿瘤类器官的成瘤性和肿瘤表型的稳定性;其二,肿瘤类器官在药物筛选中应用。



2、荷叶觉得三维类器官体系在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毕竟二维的细胞培养技术与体内的差异比较大,而动物实验体内干扰因素太多且实验周期长、成本高。有可能再过几年类器官的技术会像常规细胞培养技术一样普及!!!


肿瘤类器官在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上可能有广泛的前景。想象一下:在肿瘤患者治疗前取得肿瘤样本,一部分样本培养成肿瘤类器官,如同抗菌药物一样做化疗药物的药敏实验,筛选可能起作用的化疗药物,一部分样本检测DNA的突变和异常的转录RNA,针对异常的信号通路、分子定制个体化靶向药物。


3、目前因肿瘤类器官培养的难度,限制了肿瘤类器官的应用(也因此类器官研究稍有突破就会发表在顶级期刊上!)。肿瘤类器官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开发,如建立各类肿瘤类器官库,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或者研究肿瘤耐药的机制等等。


科研汪们,你的研究能用到肿瘤类器官吗?赶紧紧跟潮流利用肿瘤类器官在CNS期刊上搏一搏吧!


参考文献

1.Broutier L, et al.Human primary liver cancer-derived organoid cultures for disease modeling and drug screening.Nat Med. 2017 Dec;23(12):1424-1435. doi: 10.1038/nm.4438. 

2.Nuciforo S, et al.Organoid Models of Human Liver Cancers Derived from Tumor Needle Biopsies.Cell Rep. 2018 Jul 31;24(5):1363-1376. doi: 10.1016/j.celrep.2018.07.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at Cancer:利用功能性类器官筛选鉴定出靶向实体瘤中癌干细胞的抗体MCLA
体外培养的类器官(Organoid)不能完全代表脑细胞
国自然(NSFC)连续3年建议研究肿瘤类器官模型
类器官培养效应和单细胞测序效应的区分
高分综述:超火的类器官
肿瘤类器官研究发展大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