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at. Chem. Biol. | IFITMs拦截病原体的分子机制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FITMs 1, 2和3)是一类重要的先天免疫效应因子,能够阻止脊椎动物的多种病毒感染。然而,这些小膜蛋白的细胞内机制和活细胞成像在病毒侵入哺乳动物细胞过程中一直不清楚。为了研究IFITMs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抗病毒机制及其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作者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建立了人源IFITM1、IFITM2、IFITM3突变细胞系,并建立了IFITM3位点特异性荧光标记,用于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活细胞成像。


   作者发现IFITM1、IFITM2和IFITM3在干扰素刺激的细胞中协同作用,对抗各种病毒(IAV、VSV、DENV、WNV和ZIKV),并促进内源性(激活的EGFR)和外源性(病毒颗粒)在晚期内吞小泡中向溶酶体转运降解。通过活细胞IFITM3成像实验,作者发现病毒囊泡与IFITM3阳性囊泡融合后,主要与宿主膜发生脂质混合或半融合。病毒颗粒和IFITM3-阳性囊泡的预融合共定位对限制病毒(IAV和EBOV) 是特异性的,并且loss-of-function的IFITM3突变体会使得这种预融合共定位显著地减少。

   实验还证明了Cys72位点特异性的s-fat -酰基化对于IFITM3转运进入IAV颗粒非常重要。综上所述,IFITM3能够与携带进入的病毒颗粒的囊泡结合,促进晚期内吞物进入溶酶体进行降解,这强调了IFITMs拦截病原体并阻止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普世机制。

   这篇文章的另一大两点在于介绍的位点特异性蛋白标记和活细胞成像方法可以促进病原菌限制宿主因素及其调控机制的功能分析。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18-0213-2

作者:Z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感病毒如何实现免疫逃避? | NS1蛋白新研究
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接种新冠疫苗? 看看科学分析怎么说
猪流感病毒是如何促进继发感染的?
周德敏团队将流感病毒改造为癌症治疗疫苗
《自然·免疫学》:流感竟可抑制癌症肺转移?浙大团队发现流感会增强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细胞毒性,激发持久抗肿瘤免疫丨科学大发现
与新冠病毒的战争,是一场上下求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