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下)



4
脱感染应该是防止感染者发病的最有效措施:

脱感染是指被感染者通过自身的免疫能力或外来干预将病原菌或持留菌清除。以往结核病学界无脱感染的说法,但在MTB感染中脱感染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临床实践中,某些感染者在后来的监测中发现结核菌素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我们也观察到有的结核病患者在治愈后不仅经细菌学检查未找到MTB,且结核菌素试验也同时转阴。笔者至今还有1例长期观察中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 TNF)-α拮抗剂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经过数月的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后,其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水平由上百倍正常值上限逐渐降至正常值以内。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尚缺乏关于脱感染方面的研究资料。

5
控制传染源是避免被感染的根本:

控制传染源有2个概念,一是隔离传染源,二是治愈传染源,以确保其周围人群在其传染窗口期不与之发生接触。有文献报道,在结核病疫情严重或中低收入国家,由于潜伏感染人群大、成本较高、可接受性差、治疗管理困难等原因,潜伏感染的检测与预防性治疗的成本效益低于治疗活动性结核患者[8]。目前我国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初治肺结核(36.9%)超过了复治肺结核(35.9%),上海的研究结果表明,初治肺结核患者中70%以上的任意耐药和60%左右的MDR以及复治肺结核患者中84%的MDR为耐药菌株传播所致[1,9,10,11]。试想对感染耐药甚至是耐多药MTB的感染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MTB潜伏感染管理指南'[6]实施常规的预防性抗结核药物治疗可能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因此笔者认为,我国这样的高结核病负担国家,MTB感染的干预关口前移——控制传染源才是最符合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即发现、治疗并隔离每一例结核病传染源,直至其传染性消除。

以上关于MTB感染的某些认识难免有个人的片面性,也许是管中之见,但却是笔者这些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一点体会,仅供读者参考和争鸣。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5-08-18)

(本文编辑:李文慧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1/4人口感染致病菌!打喷嚏可能中招!别感染结核病还不知道
哈里森感染-精选(第28期)丨结核病
实事求是抓住核心 脚踏实地精准防控
【科普】关于结核病,你了解多少?
“一人感染,全家都要警惕!”千万要小心这种病!
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流程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