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是怎样一点点被养脆弱的?


常听一些老人讲,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娇气”了!

 

这话其实也不全是抱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问题:


现在的小孩子个个被培养的成绩优异、十项全能,可是心理却普遍比较脆弱。

 

曾经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小学生因为跟爸爸说不想去上学,被爸爸批评了几句,就从20楼跳楼坠亡。

 

还有这样的案例:一个7岁的孩子,一次跟同学讨论问题时,对同学无意中的一句话“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知道啊!”耿耿于怀,从那以后,他拒绝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独来独往。

 

如今生活、学习条件日益改善,绝大多数家长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兴趣培养,唯独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一个心理脆弱的孩子,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会陷入负面情绪,自我内耗过多,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

 

心理脆弱的孩子主要表现为这4个方面:

 

1. 过于敏感自尊

 

这一类孩子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卑敏感、气量小,比如在幼儿园受了老师一点批评就一直低落,抗拒面对老师,甚至拒绝去幼儿园。

 

2. 虚荣心强

 

现在的孩子常常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家长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喜欢盲目地夸奖孩子,孩子逐渐产生物质和精神上的虚荣心,导致孩子过高地评价自己。

 

这一类孩子很喜欢攀比,别人有的东西我也一定要有;如果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往往会感到强烈的失落感,心理失衡,陷入嫉妒、沮丧的情绪中。

 

3. 输不起

 

有的孩子心气高,不论是小游戏还是比赛,赢了就非常开心,如果输了就难以忍受,会发怒、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

 

4. 难以面对挫折

 

同样是玩积木,有的孩子堆倒了材料可以平和地看待,继续想办法堆好,可是心理脆弱的孩子只会哭闹、耍脾气,不能面对。

 

再比如,和小伙伴玩的时候受了点小委屈、家长没满足他的要求,就喜欢哭鼻子,闹情绪,总是调整不过来。

 

在挫折面前,这类孩子缺乏积极的思维方式,只会心灰意冷、退缩逃避。


 

怎样让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还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的努力。


分析成因,调整教养方式


养出一个心理脆弱的孩子,根源在于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有些家长对孩子期待过高,方方面面的管教比较严厉、苛刻,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是惶恐的,负面情绪积攒过多。

 

他们害怕失败、犯错后父母的责罚,所以会对成败得失看得比较重,会畏惧挫折,不敢轻易尝试有挑战的事情。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赏识,孩子心高气傲,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别人的半句批评指正,也不能正确看待失败,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

 

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对孩子摔跤、受到委屈或是一点点小事就反应过度,大惊小怪。孩子不知不觉就会被父母的情绪和态度影响,性格胆小脆弱。

 

因此,家长需要仔细反思自己日常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避免踏入以上雷区,为孩子营造较为宽松的成长环境。


不娇惯,不过于严厉,不过度保护,不拿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给孩子多与同龄人、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在这种开放式的环境下,孩子才能自然地形成他那个年龄该有的纯真品质,重在关注自身,充分地释放内在潜能。


走出舒适区,充分感受体验


任何人的成长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


如果孩子总是待在父母的保护下,想要什么总是能轻易获得,那他必然会在将来面对挫折时感到无所适从。

 

小时候让孩子吃点苦、遇点挫折不是什么坏事。家长应该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走出舒适区,接受各种挑战。

 

比如参加班级竞选,报名参加某项比赛,站上讲台发一次言,自己和超市阿姨对一次话,等等,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引导孩子体验和享受这些自己努力的过程,不过分看重成败得失。

 

经过努力成功完成挑战的孩子会发现,原来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可怕。最可怕的其实是害怕本身。


这样的经验多了以后,孩子在遇到事情时会更加淡然、沉稳、勇敢,逐渐形成强大的内心。



转变思维模式,提升孩子挫折商


有一个很老的例子,讲的是面对同一杯水,喝完一半的时候,有的人会开始悲伤,觉得“已经喝完一半了”;有的人却快乐地想着“还有一半呢”。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思维模式的不同。

 

面对挫折时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就体现了一个人的挫折商。

 

很多人在面对自己可控的事情时表现十分优异,可是会被一个挫折打倒在地,自我否定,从此一蹶不振;


而那些积极思维的人,不会沉溺于自我否定之中,他们会跳出事件本身,理智分析自己哪里做的还不够,然后调整行为,继续尝试,直到成功。

 

很显然,在充满逆境的当今世界,后者必定是更容易取得成功的那一部分人。

 

家长要帮助心理脆弱的孩子,从消极的思维倾向转变为积极思维模式

 

首先,这就要求家长自己能够正确看待孩子的输赢,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重点引导孩子享受过程,汲取经验,进而帮助孩子正确看待成败。

 

其次,夸奖孩子时,不要泛泛而谈、夸孩子“聪明”这些先天因素;要重点夸奖孩子的努力、为做成一件事情付出的精力。

 

真正对孩子负责的父母,不是一味地关注他的成绩与才华,还要关注孩子心理世界。

 

孩子有时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在所难免,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常常耐心和孩子交流,接纳孩子的情绪


在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后,再去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样的话,您跟孩子说过吗?
五大窍门教孩子拥有好心态
五心十法轻松应对高考
一名心理咨询师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孩子的高情商来自好教养 那么家长该如何教养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适合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