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性关系,简单比复杂好



个为都市成熟懂爱女性存在的公号


 



1

 


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里写了这么段话:


以前我认为大城市的好处是,很多的工作机会,可以认识很多人,可以有更好的提升机会,可以有更好的医疗教育等等。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大城市最大的好处是不用社交。零社交才是最好的生活。


 

每天除了接送孩子,上班,读书,打球,更新之外,我极少出去聚会,好像也没有一定要见的朋友。我越来越喜欢这样的生活。如果要我选择一种生活模式,我会选择,在大城市里隐居


我只需要和几个亲近的人见面就可以了。其他的,反正和我也关系不大,也就懒得见。

 

这些年出差某个城市,如果有特别想见的人,会告诉他我来了,看能否见面,如果没有特别想见的人,办完事马上飞回来。我不想让每日的读书都中断。


如果我时间和精力允许的话,我也希望这里每天都能更新。而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时间毕竟有限。带孩子还是我的主要职责。

 

简单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享受属于你的孤独,和每个人保持必要的边界。不需要太多繁琐的关系,只需要去认识人心。这种关系放到两性上也如此,简单比复杂好。


其实性本身是很简单的事,两个人互动即可完成。复杂的是人心,是贪婪,是想得到更多的欲望。




2

 

 

任何知识,都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时间的积累。我从不相信会有一条捷径能够让自己接触到深刻的知识。我不会偷懒说读一些二手的资料,我只会去读一本本厚厚的著作。这是我获取知识的态度。

 

读诗才是我最大的兴趣。两性不过是我表达的一个窗口,而内核从来都没有改变——我对自由的理解。

 

我写两性关系的文章,都基于一个观点:简单比复杂的好。


如果你真的想找一个情人,就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有个人陪你聊天,解决你情感上的慰藉,那就别奢求太多。


如果你真的是纯粹解决生理需求,这种关系更容易寻找,不用有太多道德负担。


如果你真的忍受不了婚姻,那你就在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结束。婚姻结束的最好时期,并不是你落魄的时候,而是你状态最好的时候,那意味着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树洞里很多问该不该离婚的,我肯定不会给出答案,因为每段婚姻,每个人在婚姻里的角色都不一样,怎么能够有一套标准呢?

 

有些会因为自己老公一次的偶尔出轨,而愤然离婚,因为她在情感上有洁癖;而有的就算老公外面有很多情人,也会选择原谅,因为她知道维系婚姻的不易;有的因为没有钱,所以老公怎么辱骂也会选择忍受;有的因为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只要稍微觉得是消耗就可以选择离婚;有的因为种种原因暂时不离,但某天自己觉得强大了,还是会选择离。

 

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情,那就只能看你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认清楚你自己的内心比什么都重要。

 

 


3

 

我们这个社会,整体上对女性的恶意大于男性。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男性也很难从内心里真正的尊重女性。


男性会觉得对你好就足够,如果你稍微提出其他需求,会认为你不懂事。不考虑孩子,不是好妈妈,不是好妻子,认为离婚的女人可怜,大龄女生没人要都有心理问题等等。

 

几千年来,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甚至以后很长时间都很难改变。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越是如此,而有这种思维的不仅是男性,很多女性也是这样。这个说不上是好是坏。因为很多东西是经济基础决定的。

 

如果女人本身不够独立,而要她去做很多独立女性该做的事,就是害她,本来她在一段关系当中,虽然说不上多幸福,但也总归是平静的,如果她的能力不足以选择更自由的生活的时候,那就安心待在里面。


这个没有什么不好。

 

而能力更强的女性,她拥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不在意很多世俗的眼光,去做别的选择,我觉得这也很好。而且这类女性在一线城市会越来越多。


总体上来说,我们的婚恋观念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不会想着要求永久捆绑,但每个人渴望爱的心不会变,

 



4

 

虽然我说得很轻巧,也说简单就好,但实际上,还是很多会陷入复杂当中,深陷其中的人,很难说让自己保持绝对的客观。绝对理智的人是不存在的。

 

爱就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所以,我觉得树洞存在本身的意义,就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没有任何利益参合,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家人,更不是爱慕你的人,又见过成百上千案例的人,会不会理性一些?


因为情感的陷落,很多并无道理可言。如果你说自己每次都很理智很客观,因为你就是没有遇到让你沉底陷落的人。

 

偏见就是价值。罗素自传里,说他为什么写《西方哲学史》的时候,他说:


我认为,一个没有任何偏见的人是不可能写出饶有兴味的历史的——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我认为他夸口自己不存偏见只能是空口说白话。况且一本著作像任何其他工作一样,应由其所持的观点结合所成一整体。一本由若干不同作者的论文集成的著作较之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作品所以较少兴味,就是这个缘故。因为我不承认有不存在偏见的人,我认为,写一部大部头的历史,最好的做法是承认一个人的偏见,而允许不满意的读者们去寻找另外的作者去表达一种相反的偏见。



我写两性关系的文章,肯定会有我的偏见。就像无数的人会骂出轨,用道德来说教的时候,我从来都不用,这是我的偏见。


很多人会用一种道德制高点对他人的情感指指点点的时候,我从来不用,这是我的偏见。


很多人一棒子把婚外寻找情感的人都打死,认为他们就是不守约定不守规则的人的时候,我从来不会去指责这些人,这是我的偏见。

 

这种偏见本身,会让很多读者觉得我是不是毫无道德感的人,是不是会鼓励或者破坏婚姻这种形态。其实太高估我了,因为这世上99.9999999%我觉得应该可以加一万个9)出轨或者离婚的人,完全不会来看我的文章,他们早就是做了这个选择,我也只是说出来一部分人的心声而已。

 

把关系简单化,是因为可以让自己更自由的成长。让恨消除,因为恨会让自己内心煎熬。我还是喜欢罗素在自传里最后一段:


罗素:

我一直生活在对梦想的追求中,这种追求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个人的:喜欢所有高尚、美丽和优雅的东西;当洞察的时刻在比较世俗的时期产生智慧。社会的:在想象中察看所要创造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自由地成长,憎恨、贪婪和嫉妒因得不到养料而消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求婚干嘛?!不是要求男女平等嘛!
两性关系中的强权逻辑
被“取悦症”毁掉的中国女人,是时候走出幻想了
性关系中,寻求安全感有多难?
为什么女性都不愿结婚了?
历史上的三次性解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