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蟋蟀皇帝VS木匠皇帝:同样不务正业,结果天差地别

明朝皇帝:朱瞻基 VS 朱由校

奇葩指数:★★★★★

奇葩项目:斗蟋蟀和做木匠,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皇帝只是兼职。

有书君说

 

话说明朝有这么两位帝王,他们身为君王却有些不务正业,有人说他们是“兼职皇帝”,因为他们都在另一番天地里玩出了名堂从而闻名于世。


但这样的两位君主,命运和历史评价却截然不同。

 

今天,就来给您说说明代两位极具个性的兼职皇帝——“蟋蟀皇帝”朱瞻基和“木匠皇帝”朱由校。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君主,人称“蟋蟀皇帝”。

 

那时有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就叫“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促织即是蟋蟀。

 

王世贞的《弇州史料》中收录了一道宣宗颁给苏州知府的圣旨,里面清楚地记载着,宣宗一次性征蟋蟀就达一千只之多!


而四海之内,因其广收蟋蟀,使得价格飞涨,当时一只品相上好的蟋蟀竟能卖到数十两银子。

 

据明代《皇明纪略》中记载,当时江南一带,有一位粮长用一匹骏马才换得一只上好的蟋蟀,结果到家的时候他的妻子掀开罐子想一睹为快,没曾想这蟋蟀从罐中一跃而起,片刻便无影无踪。

 

这时她想到自己的丈夫花费千金才得来这么一只宝贵的蟋蟀,就这么没了。


顿时又悔又怕,于是三尺白绫,吊了脖子。

 

除了征蟋蟀,说到玩蟋蟀,宣宗皇帝更是行家,一个罐子,两只促织,小小一番天地,便如战场厮杀一般紧张刺激。

 

那时宣宗皇帝下朝后便约上三五大臣一起斗蛐蛐,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珍藏爱蛐出来比试一二,战果通常都是拥有良种蟋蟀的宣宗大获全胜。

 

对于这位好玩蟋蟀的皇帝,蒲松龄也在他的《聊斋志异·促织》一文中做了记载,此文第一句话便是: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足见这位“蟋蟀皇帝”的事迹已然流传后世。



 

而另一位“木匠皇帝”朱由校比起宣宗来,更是不遑多让!

 

熹宗朱由校,人称鲁班再世,自小酷爱木工,天资卓绝。


他曾在群臣面前展示过自己雕刻的木偶小人,那叫五官四肢无一不全,神情仪态栩栩如生。更厉害的是,他还是多项发明专利的持有者、作品曾卖出天价。

 

第一,熹宗发明了折叠床

 

俗话说吃喝拉撒睡,人这一辈子离不开床,这个理儿,古今都一样。


据史料记载,当时匠人们所打造的床极其笨重,有些甚至要十余人才抬得动,这床不仅重样式还简陋,有些就是干巴巴几块木板。

 

见到这又重又丑的床,心灵手巧的皇帝哪里忍得了?


于是,从设计到动工到组装全部自己动手亲力亲为,终于,耗时一年多,一种新式折叠床横空出世!

 

据说这床不仅可以折叠,移动方便,还雕上了许多精美的花纹,龙环凤绕,让满朝文武叹为观止。


第二,熹宗发明了最早的喷泉

 

据《酌中志》记载,熹宗好戏水,因为戏水还发明了新装备。


文中是这么写的:


用大木桶、大铜缸之类,凿孔削机启闭灌输,或涌泻如喷珠,或四流如瀑布,或使伏机于下,借水力冲拥圆木球,如核桃大者,于水涌之大小般旋宛转,随高随下,久而不坠。

 

这装备是这样的,在大木桶大铜缸上边打个孔,然后在里边灌满水,于是不一会儿,这水或滴滴喷溅,如白珠落盘;或奔涌如注,似瀑布倾泻。


最早的喷泉,就这样在他的手里诞生。


第三,熹宗的作品卖出天价

 

熹宗喜欢做木工,但作品当然不能仅限于自娱自乐,于是熹宗命身边的太监把他精心雕琢的作品拿到市场上去卖,每次卖出好的价钱他就龙颜大悦。

 

据说他的作品曾卖出三百万两的当世最高价,虽然不知这里面有多少溜须拍马的成分,但一件木工艺品能卖出上百万两,也足以证明熹宗的手艺名不虚传。




现在,我们回到这二人皇帝的身份。在历史上,人们对这两位“兼职皇帝”的评价却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宣宗朱瞻基,历史学家谷应泰在《明朝纪事本末》中评价道:


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在他的眼里,朱瞻基的统治,可以媲美西周的成康之治、先汉的文景之治,可见这评价之高。

 

而对于朱由校,那评价就没这么好了,汉学家崔瑞德说,天启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灾难时期,在明朝没出息的统治者中,天启皇帝(熹宗)名声最坏。

 

那是什么造成了这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呢?

 

有人说是历史潮流使然。

 

明宣宗即位时恰逢盛世,经过其祖父成祖朱棣和父亲仁宗朱高炽两代人的积


明朝已经有了相当雄厚的底蕴,国库充盈,政治环境稳定,宣宗上台后只需打败两位不安分的叔叔便不用再担心太多。



因此,历史上也有许多人称朱瞻基为守成之君。

 

可到了朱由校这里,那情况可以说很糟糕了。


那时明朝已经大厦将倾内外交困,在外后金不断壮大虎视眈眈,在内旱灾频发、四处农民起义。


1621年,努尔哈赤更是率兵攻克了沈阳。可以说朱由校从先辈们手里接到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所以对于熹宗而言,做木工,或许也是一个逃避现实的法子,就像他弟弟崇祯说的“亦一时精神之所寄也”。


可惜生在帝王家,你木工玩得再好,也只能戴上一个昏君庸君的骂名。




历史成就形势,形势影响命运。


但历史终究也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所创造的,我们在评判这两位皇帝时,如果抛开他们自身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那便会有失偏颇。

 

宣宗玩归玩,治国理政,人家可一点儿没落下。



第一,他广施仁政

 

“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这是宣宗朱瞻基的真实写照。


在外出巡,宣宗见一老农耕作,于是他立即下马,自己也拿起农具犁起地来,片刻便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朕小试农具,已是筋骨劳疲,农民常年耕作,其苦若何!”


自此减轻赋税,勤政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道理,宣宗比谁都明白。

 

第二,他处事果敢

 

二叔朱高煦密谋造反,率兵直捣京师,可那会儿,朝廷攻打安南,分身乏术。


就在大臣们争论不休之际,刚刚登基不久的宣宗当机立断,从安南调回军队,一举打败朱高煦,从而解决了明朝悬据已久的藩王问题。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机立断永除后患,在这一点上,宣宗很是英明。

 

第三,他礼贤下士

 

宣宗当政期间,一日深夜,他想找名臣杨士奇聊天,那时皇上想找臣子聊天再简单不过,一道圣旨,谅你不敢不进宫。


但宣宗却没有这么做,他亲自起驾到了杨士奇家里。


面对紧张而不知所措的爱臣,宣宗一句“士奇,朕在此”。尽显君臣之间的和谐氛围。

 

正因礼贤,宣宗皇帝文有“三杨”这样的名臣,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

 

而这熹宗朱高校就没这么优秀了,人们对他的描述是这样的:

 

“性又急躁,有所为,夕即期成。”

 

真没想到这么一个急躁之人竟然做木工做得这么好,也算是个奇迹吧。


但熹宗这个人就有些本末倒置了。他一做起木工来就近乎忘我,两耳不闻朝政事,一心只做木匠活。

 

史料记载,大奸臣魏忠贤最喜欢在他做木工的时候给他上奏折。


一开始,熹宗还拿朱笔批上几句,后来就只批一个“阅”字,再后来,干脆连“阅”都不批,朝廷大事竟全权交给魏忠贤负责。


后果可想而知,魏忠贤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明朝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末路。

 

从这个角度而言,性格决定命运,真不是说说而已。

 

一位蟋蟀皇帝,一位木匠皇帝,同样的“兼职皇帝”,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在这样的两位帝王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时代的洪流里,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也认清自己。


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平衡好爱好和事业,至关重要。


而就历史的角度来说,明朝永远是一个充满个性与魅力的传奇时代。




作者:犬儒,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木工皇帝是谁?朱由校为什么被称为木工皇帝
中国古代收藏家|皇帝群里最有名的“木匠”师傅——明熹宗朱由校
盘点明朝三位奇葩皇帝,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数明朝的奇葩皇帝
明朝之谜:不爱江山爱木工,熹宗朱由校究竟有多奇葩?
明熹宗有多荒唐?痴迷木工活,宠幸魏忠贤,任由乳母在禁宫胡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