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抄袭之争”咋成了“政治迫害”

北大教授孔庆东回应著作涉嫌抄袭称系政治迫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多年前的著作《青楼文化》最近被读者指出涉嫌抄袭。孔庆东在微博回应此事,称“是政治迫害,每月一次,让他们炒去吧”。后来他又回应另一位网友时说:“是南方系的政治围剿”。孔庆东本人曾公开表达过对抄袭的批评。(33日《大河报》)

有网友指出,孔庆东的剽窃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改头换面,“就像是偷了人家一辆汽车,使用前重新喷喷漆”。对这种“窃取文义”式的抄袭,我此前曾在题为《面对抄袭质疑,央视不该继续沉默》的文章中提到过:“笔者是写评论的,见识过不少评论界的抄袭高手,他们寓抄袭于无形,只抄核心观点不抄形式,通篇简直没有一句话相同,都进行了‘改写’,让被抄袭者有苦说不出。”当时还以为自己很“渊博”、曝出了业内的“潜规则”。不曾想,原来早有人悄没声息地这么干了。为自己的浅陋汗一个,为某些人一边大骂抄袭一边“闷声发大财”道一声“佩服”。

类似做法是否可以界定为抄袭,目前看来可能有点难度;但毋庸置疑,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可耻的。千奇百怪的“抄袭”手法令人惊艳,而一些人被指抄袭后为自己找的理由更是没有最强大,只有更强大。“过度引用”、“被动署名”一类的说辞余音袅袅,“发现另一个自己”、“雷同情况纯属不谋而合”之类的说法更是天雷滚滚。可是,上述理由跟“政治迫害”和“政治围剿”相比,一下子全都“弱爆”了——别的说法都是取“守势”,“政治迫害”却是以攻为守甚至赤膊上阵,杀气腾腾、两眼血红,令人几欲生出回到那史无前例岁月的错觉。

抄袭虽然很严重,但顶多也就是抄袭而已,为何会跟所谓的“政治迫害”挂起钩来呢?“抄袭之争”是怎样变成“政治迫害”的?孔庆东教授如果证据确凿,何不痛痛快快拿出来,以揭露“阶级敌人”的“丑恶嘴脸”?如果并无真凭实据,就是这么顺嘴一说,那就别怪有人要怀疑你口出惊人之语,无非是试图把水搅浑以蒙混过关罢了。

事情其实一点不复杂。抄了就是抄了,没抄就是没抄,何至于要上纲上线到“政治”的高度去无限放大呢。虽然我们一再被教育要“讲政治”,但这点小事还是算了吧。说句不中听的话,孔教授虽然名满天下,但其影响恐怕还没大到可以享受“政治迫害”的程度吧。不要自我感觉良好。

由于种种原因,“政治”这俩字在中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有聪明人就绞尽脑汁在这俩字上做文章,一会儿将其变成刺向别人的尖刀,一会儿将其化为保护自己的“黄马褂”,可谓“进可攻、退可守”,与天斗与地斗翻云覆雨靠它,与人斗玩变脸更要靠它。可惜的是,“史无前例”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估计再也不会“后有来者”,靠政治的大帽子来唬人没那么好使了。你到底抄袭没有?请正面回应,别扯其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抄袭之争”咋成了“政治迫害”
【书评】欧洲汲取孔子精华 亚洲在“孔子曰”前举步不前
【白彤东】关于将刘清平教授逐出复旦的倡议|儒家网
印度学者巴尔伽瓦:欧洲的世俗主义够世俗吗?
纳粹时期的爱因斯坦
当年希特勒灭犹太人的目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