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年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万的大灾 清末“丁戊奇荒”

核心提示:从1876年至1878年,整整三年,包括直隶在内,整个华北地区遭遇二百年未遇的旱灾,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万,震撼整个世界。

本文摘自《中外书摘》2012年第3期,作者:雪珥,原题:清朝人是这样抗灾赈灾的

“丁戊奇荒”

从1876年至1878年,整整三年,包括直隶在内,整个华北地区遭遇二百年未遇的旱灾,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万,震撼整个世界。这场旱灾,是大清国继太平天国动乱之后,面临的又一次严峻挑战。

灾难爆发之后,大清朝廷的行动相当迅速,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统筹抗灾事宜。

“丁戊奇荒”爆发时,大清政府早已被之前的内忧外患掏空了国力,“竭全国之力而不能救其十一”。但是,这台政权机器还是在惯性的驱使下,强行启动,勉力而行,依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清廷迅速下令,减免受灾地区的皇粮国税。根据美国汉学家、时在大清海关任职的马士记载,清廷免征的赋税总额高达一千八百万两以上。

在李鸿章的统筹下,朝廷运用国家权力,调集手中持有的大批粮食,从江南的漕粮到东北的库米,支援灾区。

李鸿章兴办的洋务实业,此时开始发挥巨大作用。轮船招商局调集大量人力和运力,开赴奉天、江苏、安徽、湖广等无灾区,对粮食进行大规模征收,并集中到天津。

李鸿章多方筹措经费,朝廷给一点、地方筹一点、民间捐一点,也开始接受境外慈善机构和西方在华教会的捐赠,甚至不惜挪用军费,甚至不惜加大“捐纳”力度——朝廷公开出售一些官职,与后世人们不假思索就痛加批判的不同。这并非“卖官”,而是“鬻爵”:所出售的其实只是官员身份和官员级别的荣誉头衔,而非实际掌握行政权力的官位。

在直接发放赈济粮之外,李鸿章还将重点放在了“平粜”上:以比市场价更低的价格,向尚有余资的灾民们售粮。这一方面是为了平抑灾区粮价,抑制奸商囤积居奇;另一方面也是实现了部分灾民自救。家有余资的灾民因此早得救命粮,他们的购粮款则可以转而救济更多的一无所有的灾民。李鸿章对此十分重视,认为“平粜同属救荒事无二致”。

比钱、粮更为棘手的问题,是运输。抗旱救灾大本营天津,积压了大量粮食,难以及时转运。李鸿章集中精力,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官方转运网络,仅为重灾区山西就设定了三条通道:北路在保定转运,天津的粮食从水路至此,换早路经获鹿进入山西;中路在山东馆陶县转运,经南运河至此转至苏曹入晋;南路则从南运河至河南道口,转经清化镇人晋。

在救灾过程中。李鸿章大力整顿吏治,将贪污腐化、玩忽职守的地方官员们,参的参,罢的罢,关的关,同时也大力提拔了一批在救灾当中表现得有能力、有操守的官员。这对稳定灾区的民心士气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当然,也趁机换上了李鸿章的亲信人马。

救灾工作的推进,尤其是粮食转运网络的设计建设,对李鸿章手下的洋务人才们来说,是一次执政能力的考验和历练,也是战争结束以来,大清国在非战争状态下首次大规模地建设应急机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绪年间, 丁戊奇荒死伤超一千万人, 为什么没有一人敢造反?
一场恐怖灾荒,造成上千万人死亡,背后竟暗藏着人祸
清代的洪灾记忆
晚清发生两百年不见大旱灾 李鸿章挪用军饷救灾
海地救灾只做一件事:收尸
我国古代救灾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