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论:莫言成文化“国脸” 做客春晚是中国文学的悲哀

评论:莫言成文化“国脸” 做客春晚是中国文学的悲哀

春晚,对于观众来说,除了台上的明星大腕歌舞升平外,近几年很多网友也开始热衷于关注台下嘉宾席就座的“特殊观众”们。这之中有社会名流、行业楷模、文化学者,当然也不乏如今沦为阶下囚的山木、王奉友等人,对于春晚“特殊观众”选拔似乎一直是一个谜。而2013年春晚,或许一个人的出现则颇为矛盾,那就是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

早在2013年春晚筹备初期,总导演哈文就曾经为节目设置安排做过相关调查,公众的普遍意愿是希望在电视上看到“高兴的事”。回首整个2013年,莫言的获奖无非是中国文学界最令人高兴的人,然而将文学界的喜庆事儿放大到全部电视观众身上,能否取得收视效果先不说,而这很显然是对于莫言本人的再次过度消费。

在最近几天的内陆媒体对于春晚的报道中,莫言的名字多次与张学友、SHE等港台明星并列出现。不伦不类之余,反而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悲哀的感觉,难道中国的文化文学明星,真的只有在春晚这样的活动中,傍着歌星偶像的名号才能成为焦点?悲哀点说,如果没有诺贝尔奖,或者没有春晚或者张学友的名号,莫言还有可能登上媒体头条或者被观众网民所知晓吗?

与宁财神、痞子蔡、顾小白这些或专职编剧或网络作家不同,莫言背后除去几部电影改编作品外,并没有多少娱乐符号,更多则是代表着专业和严谨的“严肃文学”。甚至从某个角度来看莫言的作品连所谓的“畅销书”都谈不上。而这种严肃也正是莫言能够跻身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行列的关键。然而,在莫言获奖之后,我们看到的是故居、菜地、旅游等一系列附加商业运作,而这一切对于文学文化领域的推动则没有太多“有用功”。而当央视春晚邀请莫言的消息放出来之后,我们难免不产生焦虑,“面子工程”已经不仅仅限于地方商业行为,而正是登堂入室飞入国家级媒体了。

如果,要评选2013年中国“国脸”这一称号,依照目前的知名度和民众呼声来看,莫言当之无愧先拔头筹。然而,除了“国脸”之外,我们是否更应该注重“国文”“国书”这些更符合文学文化和莫言自身严肃气质的亮点。我推选莫言参加“N大杰出青年”、“XX名人录”的选拔,甚至推荐参选“感动中国”“中华脊梁”。然而,春晚对于莫言来说,或许有些过度高调和不严肃了。

莫言女儿曾对媒体表示父亲将在老家过春节,而莫言自己也曾经多次公开表示作家最重要的不是露脸和采访。而如今央视已经有了张学友、那英、SHE之类的一线大牌了,何必非要抓住一个小众的文艺青年的偶像不放呢?更何况,文艺青年属于最不可能收看春晚的那一批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视频 | 莫言演讲全编
独家评论:诺贝尔文学奖内在标准、艺术水准发生转变
获得诺奖的莫言,为何难容于国内读者?《酒国》的文学解读
【文学】莫言是我早就放弃希望的作家--肖鹰
读汪国真的诗,是八九十年代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
2017年国考必考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