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十年的经历与变迁》连载​之十一:知识改变命运,教育重振家声

观兖州 知天下

徐洪芝《七十年的经历与变迁》连载之:知识改变命运,教育重振家声

纵观本人七十多年来的经历与变迁,我们这个家庭最大的变化是我下一代的子女、孙子们,大都能勤奋学习,学有所成后用学到的知识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建设作奉献,重振了我徐氏家族的家声。

第一节 曾经辉煌的家族
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号召弘扬传统文化,重视发掘家风,族训不忘乡愁。我在我们街头村徐氏家族中不能算作是富有的,但是我想把断代了几十年的《徐氏族谱》自费续修起来,免费赠送给本族宗亲。可喜的是全家人都支持我这样做。过多年来到处追根溯源,寻根问祖,得知我徐氏祖籍是江苏省淮安山阴县。明永乐年间,徐九思奉旨到济宁担任疏浚大运河的总督,在汶上赵庙村定居。徐九思即为徐氏迁汶上始祖。他在治河工地上因操劳过度以身殉职,成祖皇帝降圣旨表彰,并御赐诗曰:“汶水湖波平川静,淮徐思者功德高”。同时册封其夫人为诰命夫人。徐九思后裔在汶上赵庙村修建徐氏家庙,供奉徐九思,岁岁香火不断。
清代末期,徐氏一支迁往兖州府滋阳县南进贤乡北辛王社街头村。村中徐氏曾出现过几位孝廉方正、文林郎、兖州知府里的九品官员和秀才。村中大街上曾立有徐氏文林郎石牌坊,徐氏有功名人家的大门楼上和客厅里有官员赠送的匾额,徐氏祠堂里供奉着徐氏祖宗的牌位、族谱。徐氏在街头村也曾是名门望族,是一个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书香门第,也曾为兖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过贡献。最近三年来,本人不辞辛劳为续修《徐氏族谱》而到处奔波。为了能把本村徐氏宗亲一家不缺地记载入族谱,在不方便挨家去登门拜访的情况下。每到除夕下午我冒着刺骨的寒风,蹲在去村中百姓墓林的路边打听徐姓祭祖的人们,记下他们家庭的资料。2019年春节前,我续修多年的《徐氏族谱》终于印刷出版,择吉日免费赠送给了街头村徐氏宗亲们。

第二节 培育子女们的艰辛
清末民初,由于列强入侵,国家积贫积弱处于战乱时期的社会背景下,我父亲兄弟姐妹都没上过学,也没有什么成就,作为一个普通农民能养活一家人已经很不容易。放初期,哥哥、姐姐们只上过几年小学。大哥、二哥曾同在一个班级里上学学习都很优秀,两个人曾经在一个班里争当学习第一名。大哥高小毕业后被县印刷厂招工,二哥上到初小四年级,竟然为了交不起几毛钱的学费而辍学。父母、哥嫂竭尽全力供我上到兖州一中高中,却因文化大革命打破了我上大学的梦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在王因工商所里打工,每月最高时只有三十二元工资还要交一半到生产队里买工分。在那以农为主的普遍困难时期,我的四个女儿先后出生了。
我非常疼爱我的女儿们,在那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困难情况下,无论农活多么忙,多么劳累,我坚持都叫我的女儿们完成了高小、初中学业。因为家中人口多,生活困难,两个大女儿因为家务和照看妹妹、弟弟而没能考上高中、大学,成为了我的心病。1989年后,我到城里息马地市场上做生意,两个女儿帮着我干。1991年,二女儿艳影在我开的副食商店里,又注册一千元人民币自己开了一家分店。
当年我非常赞赏在社会上流行的两句话“再穷不能穷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毅然为一家人全买了农转非户口,让孩子们永远脱离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在1991年,我叫大女儿、二女儿到兖州技校上学,两人共花了1.3万元,两年后安排到九州大厦当工人。1992年我又花了三千元让三女儿到兖州商校学习,三年后被分到九州大厦工作。三个女儿上学、生活费用共计三万多元,当时这三万元在城里能买两个民房院落,到拆迁时能换四套楼房,因此,我在息马地市场干批发商店所辛辛苦苦挣来的收入安排了三个女儿的工作,也供四女儿和儿子上大学,读了硕士,又在西环路购买了一个门头房的新家。当年在我生意和生活困难时,不得己向亲友们借款度日。
三个大女儿工作后,我嘱咐我的另外两个孩子们,不管我有多困难,也要支持你们上学,谁能考上大学我就供谁上,我要把我失去的上大学的机会,从你们身上找回来。
四女儿、小儿子不负父母期望,都以努力刻苦地学习,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三节 教育重振家声
1991年,四女儿慧颖初中毕业考上我的母校兖州一中,199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北大学,成为我家第一个大学生。她大学毕业后在2001年参加兖州市招收教师考试,全王因镇40名考生中她名列第一,是在我家第一个教中学的教师。四个女儿们除早年在村里帮家里干农活,做家务外,都在我经营的商店里帮过忙,为我排忧解难的同时也为我带来欢乐。1997年为了庆祝香港回归,我在商店门口悬挂横幅表达我的爱国情怀我儿子俊凯自幼勤奋学习,忠厚诚实又孝顺父母,他1995年兖州一中毕业后,考入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烟台大学本科,2005年烟大毕业后,考取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5月获2005年度研究生优秀甲等奖学金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他又以突出成绩考取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
2008年,俊凯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毕业后,被母校济宁学院招收为外国语系教师,同时招聘我儿媳唐宇在济宁学院中文系任教。2017年,俊凯担任济宁学院外国语系党总支副书记。
十几年以来,我夫妇二人把全部精力心血积累全部用在五个孩子的学习和安排工作、结婚、出嫁方面共花费了六十多万元,其中就有借亲友们的钱。我始终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光明就在不远的未来。我夫妇俩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尤其是四女儿、小儿子都很争气,考上大学毕业后都在中学、大学里当教师,这在我们街头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我大哥、二哥家的儿子、孙子们学习也很优秀,大哥徐洪启的儿子俊伟烟台轻工业大学毕业后,在兖州二轻局担任会计工作,成为会计师,并连续多年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市党代会代表。大哥的长孙徐晓函是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次孙徐晓雨兖州一中高中在读生。二哥徐洪荣的长孙徐美岩兖州四中高中毕业后到北京创业。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在北京成立了一个经典丝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自任总经理。二哥的次孙徐洋是德州大学在读本科生。
截止目前,街头村徐氏我们这一支五家已出现了八个大学生、两个研究生,有多人大学毕业后任教或者创业有成,重振了我徐氏家庭书香门第的家声。
我的五个孩子们,个个都听话,争着孝顺父母,经常买东西送回家,帮着做家务,陪伴在身边嘘寒问暖,十几年前我因胃穿孔在医院做胃切除手术,几个孩子争着拿住院费用,争着日夜守护在病床前侍候我,我心里很满足。一辈子忍饥受寒,拼尽全力为了改变家庭贫穷落后的生活而劳作,现在终于住在城里夏天有空调,冬天有供暖的楼房里,过着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我时常告诫我的子女们,人要学会感恩,要感恩于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要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责任心的人。
儿子、儿媳在济宁学院参加工作不久都享受国家贷款政策,在济宁市区,买了高层带电梯的楼房、汽车,没用我花一分钱,儿子夫妇俩在济宁生活十年后,已生根开花,先后生下了我的孙子、孙女。老伴常年在济宁看孩子,我也常到济宁小住,我们一家现在既是兖州人,也是济宁人。我经常站在十一层的阳台上,眺望济宁市区,望着眼前一幢幢高楼大厦,望着街道上穿梭不停的一排排小汽车,我脑海里又呈现出四十多年前我连续十几年拉着地排车,骑着自行车天不亮就来到济宁小闸口市场卖地瓜、卖粮食的情景。寒冬腊月里,为了给一家老少买点布做过年的衣服,我起早拉着一地排车地瓜、胡萝卜到济宁小闸口市场上,来到这里天还没亮。卖完车上的东西,到饭店里买两毛钱一碗的菜汤,泡着带来的地瓜干煎饼,吃完后扯了布和过年的年货再拉着空车子回家。年小闸口粮食市场上只能见到农民们用自行车带来卖的少量的小麦、玉米、大豆,其余都是用地排车拉来的地瓜、胡萝卜、地瓜干。粮食市一边的菜市上,也只是些白菜、水萝卜、大葱、黄姜,没有其它鲜菜,市场一片萧条景象。
那个时候的济宁市区只限于老城区范围内,连个六层楼也看不到。马路上只有上下班的工人才能有自行车骑,偶尔才能看见驶过地委机关的一辆吉普车。现如今济宁市区扩大了二十多倍,到处是高楼大厦、绿地、广场,马路又宽又直还往往堵车,那一辆接着一辆,到处密密麻麻的高档小汽车,在市中心好像在爬行。公园里、社区广场里到处可见跳广场舞、健身的人群。各个超市里各色各样的日用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济宁四十多年来的巨变,真是太快了,太大了,变得令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农民难以置信,但是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现实。
想当年我历尽的坎坷、磨难,做梦也没想到晚年享受到的这般幸福的生活。“人生最好是老来福”,人老了能享福才算是真正的幸福。不久的将来,我夫妇二人将在儿孙的陪伴下,将作为一个兖州人也是济宁老人,在这座高楼里欢度晚年,每当想到这里,我心里总是甜蜜蜜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的孙辈们将在济宁市接受良好的教育,今后我徐氏家族后世子孙将会有更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出现,他们都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全文完,连载结束)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八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省徐氏宗亲字辈(四)
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女人.叱咤邹县兖州济宁几十年!成为土皇帝!
我们村,那个像“祥林嫂”一样苦命的女人
济宁公交91路开通联通任兖同城
【乡土兰溪】行走永昌街道高端村:前溪头何氏传家声
山东济宁带董姓的地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